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精选27句)

2023-08-19 10:44:32

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

1、Philosopher:有这种感觉是不是总是好事?

2、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长久,有些爱情从一发生就注定了短命,当然,你也可以维持,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隐患,这种隐患是先天性的,很难通过什么努力得到改良,就好像鱼在水里游,鸟在天上飞一样,什么样的品种决定什么样的轨迹。(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

3、《姜人生哲学到底——20位哲学家的生命策略》

4、人们说,爱就是“占有一个人的心”,而不光是占有其肉体。但这样说是自相矛盾的,或仅仅是象征性的说法。因为“心”是不能“占有”的,能“占有”的就不是“心”。

5、因而,本质上来说,斐德罗实际上是将人这种为了自己爱的事物奋不顾身的精神广义地化为了“爱情”——为了自己爱的事物而献身。斐德罗把这种驱使人超越人的自我保存本能去追求某个目的的力量,称为是“爱神的礼赠”。这样的爱情让人伟大起来,使人勇敢地在这个世界上不畏艰险,寻求自我的幸福。

6、Philosopher:可是如果你的爱基于某种原因,这还是真爱吗?如果你的爱人爱你是因为你有吸引力,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他发现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女孩,他就会去爱那个女孩?如果你不再有吸引力了又会怎么样呢?

7、最重要的,莎乐美很清楚,眼前的这个男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婚对象——一如后来尼采给自己的比喻“太阳”,对于太阳我们当然崇拜它的伟大与无限的光辉,而选择待在它身边显然会有被烧死的危险。它们注定燃烧自己,将自己的一生献祭给那伟大的使命,成为那在遥远的星空中照亮黑暗的恒星,最后也在无人知晓的孤独中爆炸,成为吞噬一切的黑洞。尼采是一个好战的君王,他将征战四方,需要的只是一个愿意陪伴他见证自己的辉煌、也愿意为他自刎的虞姬——这便是莎乐美从尼采身上看到的命运。

8、爱情里头没有强迫这个说法,一切都是你情我愿——一个懂爱情的痴情汉能接受他所爱的人对他的拒绝,但不会接受所爱之人出于对他的同情而假装出来的爱。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被强抢,但是那人的灵魂却依旧不会跟随过来——爱是自由的。爱情是两个主体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自由意志联结的结果——这其中缺了任何一样,都不成其为爱情。不论是以自残的方式,还是以孩子来留住那离去的人,都一样不可能成功——这种强迫求来的只是妥协,而非自愿。

9、Philosopher: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会变得更强或者更弱吗?

10、宣布“上帝已死”,上帝便将尼采抛入了无人理解的疯狂之中;鄙薄世俗的幸福,学术界对于这个古怪又渎神的非科班出生却在研究哲学的语言学教授所报以的,便是学术上的封杀式沉默;带着鞭子见女人的他,终于还是没能得到爱情,最后却寻求了另一种补偿的方式——尼采的死因中,有一条值得让人注意的,便是“梅毒”(当然这是个存在争议的解释,是一位从纳粹批判的立场来批判尼采的思想的精神医学界权威,郎格.艾奇鲍姆所提出的,被当时希望抹煞尼采的知识分子所追捧。更为普遍的说法还是精神错乱带来的身体衰弱)。

11、Philosopher:这是否意味着爱情是一种分享的身份?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是简单地分享快乐和痛苦,我们也分享着一个身份。(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

12、Philosopher:你的观点使我想起来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讲的一个神话。我们现在的人只是原本的半个人。最初,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和四条腿。众神感觉受到了人类的威胁,就把他们分成了两半。因此,人类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完整的,只有跟自己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体的时候才感觉到是完整的。

13、尼采感觉莎乐美和李一起欺骗了他:他们俩是相爱的,都在一致反对他。这使他感到自己受到了羞辱,也因此做出了不理智的对朋友的诋毁,说李“才智出众但内心虚弱”,而“每个男人都应该有战士般的品质,每一个女人都应当或多或少地被培养成一个战士的妻子。”

14、单恋一个人也是恋,只要一直恋下去就不算失恋,爱上谁是我的权利,没有人能干涉,至于接不接受是别人的选择,没有谁能左右…

15、知道吗,最可悲的爱情,并不是像两条平行线一样遥遥相望,而是像两条交叉线,相知后又渐渐远行。

16、    记得初三时期曾和同桌谈起过一个北大出家数学才子---柳智宇。他有能力被保送上北大,也有勇气放弃某些东西到寺院修身,当时都是一番看破红尘和了此因缘的观点,现在过了五年再回头看看他,觉得他这是在选择一种重生的方式活下去。记忆最深的是他对爱情的理解。一个每日在寺院上殿,读书,劳动的尘外之人,当他回忆起曾经点点滴滴,也是那么令人感触。他曾在一篇《我理解的爱情》文章中说道“在爱情中,我们会觉得对方很美好而单纯,却不知如何让这种美好延续。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美好的东西就会想到去占有。我们的内心缺少一份敬意。”我觉得这份美好的东西通俗一点就像距离产生美,当两个人保持一定距离时,怎么看对方也是很美好;但当两人渐渐靠近与熟悉后,却慢慢觉得原本认为的美并不是那么美。也许是过于了解和熟悉后,不美的一方面也随之浮现出来。我们要全面看待问题,一种看似美好的东西也可能存在其瑕疵。敬意也许就是一种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成长,缺少敬意,也许会缺少欣赏之心。对待美好的事物,还是要保持敬意之心,不勉强不奢求,这也是一种成长。

17、以上我们简略地概述了从古希腊至近代西方哲学家对爱情思考的线索和主要观点,这些思考在爱情认识史上不同程度地做出过贡献,其中一些思想和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和深刻的。当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他们的思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错误或缺陷。所以,对于西方哲学家关于爱情的思考,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并且通过反思得出我们关于爱情的结论。

18、柏拉图式爱情最早由MarsilioFicino于15世纪提出,与苏格拉底式爱情是同义词。柏拉图式爱情根植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同性恋爱风尚。

19、从“人”出发,西方哲学家在对爱情本质进行思考的同时,对爱情的价值也进行了颇多的思考。在这里对于爱情本质理解大相径庭的哲学家们,对于爱情价值的认识却表现了更多的一致性,尽管一致性的基础和立足点不尽相同。大多数哲学家都肯定了爱情存在的意义 ,认为爱情对于人是有益的。以精神需求为爱情基础的哲学家们称爱情为精神的“滋补品”,认为爱情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加崇高,品格更为优秀。以生理需求为爱情基础的哲学家则视爱情为合理地满足人的自然欲求的渠道,认为正是爱情才使人的天性得以实现,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20、Teacher:告诉我,你为什么会喜欢某个人?回答我的时候想着你的朋友们。要考虑为什么你更喜欢某些人。Student:这可以有很多的理由。有时候因为他很友善,有时候因为他很幽默,有时候因为他乐于助人,还有时候仅仅因为这个人有令人愉悦的个性或者我跟他相处时感觉很舒服。

21、与柏拉图相对立的一派则抓住了人性中感性的方面,从人的生理需要出发,认为爱情是根源于人的肉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欲念。它的直接目的是追求肉欲的满足,所以,爱情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本能。这种主张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以反面观点出现,虽然,没有代表人物与著作传世,但从柏拉图著作中可见在当时是有很大影响的。古希腊另一位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男女生理需要解说爱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这一派理论的继承。当然,亚里士多德在用生理原因说明爱情的同时,还强调了灵魂对爱情的影响,这又倒向了他的老师柏拉图。如果说亚里士多德是动摇的话,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则完全继承了古希腊先哲爱情产生于自然欲望的主张,并将其推向极致。他视爱情为情欲的蛊惑,把爱情直接等同于肉欲,完全否认了爱情中理性因素的存在。这种以肉欲为爱情的思想反映和助长了古罗马现实社会中两性关系的混乱与放纵。然而两极相通,极端地放纵肉欲必然地引出它的对立面——禁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在批判卢克莱修的同时,把柏拉图的思想向极端化发展。他们不仅否认人的感性欲望,而且以信仰来代替人的理性,完满的“上帝”代替柏拉图的“理念”,把人与上帝直接结合,取消了现实美这一中间环节,使人间的爱情失去了意义。在神学家看来,上帝是人类信、望、爱的惟一对象,爱情只能是人对上帝的无条件的爱。

22、可是对两个个体有利的选择并非对他们两个组成的整体也有利。如果他们真把他们俩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他们会选择另一个方案,一个对于他们两个个人而言要差一点,可是对于他们俩组成的这个整体却会更好的方案,比如说先一起工作两年然后再一起出国读书。

23、爱,热衷理性的哲学家通常都惟恐避之不及,但古往今来,从不乏有哲学家探讨爱这一伟大的奥秘。爱,在哲学里被描述成一种必须警惕的情感,要么因为它是虚幻的、折磨人的,要么因为它让人偏离智慧、道德等理想。从柏拉图、卢克莱修到蒙田、卢梭,从康德、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波伏娃,他们都对爱有着什么样的看法?本书揭示了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经历的感情变故、创伤苦恼以及他们关于爱的思考,对当今社会世俗化的爱情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对于我们思考何为真正的爱情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4、必须承认,女人的直觉确实很准确——他们俩注定都不愿意屈就对方,最终都奔向了自己的传奇命运。

25、赌气证明的爱,如果你爱上了一种类型的人,但是父母却觉得他(她)不太适合你,这就激起了一些人的叛逆心理,觉得一定要证明一些什么来进行反击,这个时候,你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理智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平静下来,认真辨别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和这个人相爱。

26、。西汉时期倒是出了个司马相如,冲破重重阻挠和卓文君有过一段浪漫爱情,最后还是做了负心人……人们向往爱情于是就有了“牛郎和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而西方则不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爱情的四字成语(精选51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