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农谚的意思(精选48句)

2023-07-15 10:29:07

一条农谚的意思

1、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它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农村,芒种前后是一段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时间,既涉及收获,也涉及播种。

2、⑯补充式,意思是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属于同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于谦,字廷益,则来自《尚书》的“谦受益”,两者互为因果。

3、在农村中流传着不少“暴”的说法(读保)。如三月初三的田鸡暴、春雪暴等。从时间上说,一年四季都有“暴”。所谓“暴”,就是在这一天或前后一二天有一次明显的风雨天气过程。

4、风:朝风一夜雨/东风雨,西风晴,北风过来冷煞人/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5、“大雪满天扬,来年谷满仓”:冬天下了很大的雪的话,第二年谷物就会有好收成。

6、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7、⑩从宋朝开始,取名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家族中排“恪”字辈,他出生在寅时,因此取名“寅恪”。

8、雾:早雾晴,晚雾阴/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9、一般来说,冬雷祸,春雷福。冬天打雷是祸害,春天打雷是福荫。冬天寒冷,很难有冷暖对流天气,没有雷雨云,形成不了打雷的条件,冬冷下大雪,就是“瑞雪兆丰年。”要是气候反常,出现冬暖,那就会形成雷雨云,形成南北暖冷气流交锋对撞,那就会产生雷电了。冬暖就会导致春寒,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人生活。

10、⑫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字数上可以取一到两个字。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说起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条农谚的意思)。

11、月:小晕风伯急,大晕雨师忙/月亮毛东东,不下雨,就起风

12、云南省《百姓作家》纸刊已为我们开办“九曲专栏”↓↓↓

13、⑦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14、    父之兄曰(     ) 母之弟曰(    ) 兄之妻曰(   ) 弟之子曰(    )

15、春季是冷暖空气活动频繁的季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会出现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春霜不隔宿主要看两个方面:一看冷空气势头强不强,降温幅度大不大;二看西南地区有无暖湿空气东移,且速度快,就能维持两个以上晴好天气。谚语“霜后被风连晴天,霜后东风一日晴,霜后南风连夜雨”是有一定道理的。

16、娘是识些字的,但是绝对不多。所以,我基本否定了她能自己编造农谚的可能。但是,我娘所掌握的那些农谚,我却很少在别人嘴里听到过。

17、一般来说,冬雷祸,春雷福。冬天打雷是祸害,春天打雷是福荫。冬天寒冷,很难有冷暖对流天气,没有雷雨云,形成不了打雷的条件,冬冷下大雪,就是“瑞雪兆丰年。”要是气候反常,出现冬暖,那就会形成雷雨云,形成南北暖冷气流交锋对撞,那就会产生雷电了。冬暖就会导致春寒,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人生活。

18、C.“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紫砂壶壶形各异,不是方形就是圆形。

19、我国通行的历法有点复杂,农历中就有阴阳历,且又用干支历,许多人弄不清各历法概念界限,因为人习惯了阴历,以为农历就是阴历,二十四节就是依阴历来定的,这是许多人的一种错觉,无法分清阴阳历所造成。

20、红薯施什么肥料产量高?种植户:教你几招,科学施肥!

21、“暴”大致分三种,一种是以大气韵律活动来对应的,如:春雪暴;一种是以农历日期来定名的,如三月初三田鸡暴,九月初九重阳暴;一种是以农时节气来命名的,如:处暑暴、夏至三期谢秧暴,谷雨前后的芥菜黄梅小鸭暴等。

22、“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意思为:就是说有晚霞的话,以后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早霞出现的话天气就会变坏。

23、风:朝风一夜雨/ 东风雨,西风晴,北风过来冷煞人/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24、立秋前后为什么会有“秋啦啦”呢?这是因为大暑和处暑这一时期正是太平洋副惹高压带控制华东地区的时候,日照足,天气热,吹的大多是东南风或南风,这种风会带来大量的暖湿空气,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的蒸发上升。当水汽蒸发上升到一定高度时,遇到冷空气就会凝结成水滴,从空中飘落下来。立秋前后,阳光照射强烈,气流波动较大,水汽的蒸发忽快忽慢,上升得水汽与冷空气交流有先有后,所以天空出现的云状成条条块块,俗称“造桥云”。谚语说“造桥云,雨淋淋”。这种雨不会大,下得时间也不会长,所以崇明谚语又说“云里雨,吓小鬼”。“秋啦啦”有时一天会出现几次,给生产生活和出行带来一定麻烦。

25、(3)不能删。“大多数情况”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联系,但不排除没有联系的情况存在。如果去掉,则字的选取与名有必然联系,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6、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27、B.紫砂壶的出现晚于许多茶具,但一经出现,立即成为一品茶器,也成为文人的喜爱之物。

28、(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9、③陶渊明诗歌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茶饮还不普及,紫砂壶更未出现,否则“归去来兮”的他,捏着一把紫砂壶,在东篱下一边品茶,一边观赏着菊花,真有一种“人淡如菊”的情态。

30、    ①_________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

31、  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说要控制红薯的藤蔓生长,不能旺长,不然就会只长红薯藤蔓,而不长红薯了。在过去为了控制红薯旺长,不仅会在施肥方面严格把关,避免多施氮肥,而且还会对红薯进行翻腾。因为红薯藤疯长了,那叶子之间透风和透光都会受到影响,这样不仅会和红薯争肥,消耗大量养分,而且还容易造成病菌积累,加重病虫害。因此古人这句农谚,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要想红薯高产,就得合理控旺。以上六句老祖宗总结的农谚,对于红薯高产还是有帮助的,你还知道哪些呢?欢迎补充!

32、霉,潮汕话要读“棉”,指的是烂坏,水稻的根会被泡坏。这条农谚的意思,是说霜降那一天如果下雨,那么来年田间的早稻会因雨水过多而致稻根烂坏。

33、有些谚语——如果还能称之为谚语的话,就是我娘的原创作品了。比如,她会用一句“洼里跟闹鹅的一样”,来形容地里工作的人多。多到什么程度?闹鹅的一样。鹅,是很令人烦的一种家禽,这家伙一旦心中不满,要是叫唤起来,那是没完没了的。大概我娘也是烦鹅的叫声的,所以制造了这么一条谚语出来,常常以此来催促还在睡懒觉的我,很形象的告诉我,就算我马上采取行动,那也已经落在了许多人的后边。

34、歇斗的意思是中午停歇。这句农谚,说如果雨在中午停歇,那么接下来就会下个不停。用潮州话读起来很顺口,形象生动,还容易记住。

35、D.“号以寓怀”,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自取的,用于自称或文友间互称,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36、  红薯是其地下块根的膨大作物,因此土壤越疏松,往往所结的红薯就会越大。而农民朋友为了红薯能高产,不仅会选择土质疏松的土壤,而且在定植之前还会深翻土地,把地下的土地翻出来晒一晒,施肥之后,在平整一下,通过深翻主要是有利于地下块根的膨大,这样产量就会更高。

37、(20湖北荆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38、(1)①B ②A  (2)甲A 乙B  (3)示例: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的理念。

39、    ②_________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40、(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41、刚进入头伏(初伏),山里人就开始忙着种胡萝卜、水萝卜、红心萝卜等蔬菜了。中伏(二伏)则适宜播种荞麦。末伏(三伏)是播种大白菜的最佳时节,一到末伏,家家户户都在自家的小菜园里忙着种白菜。

42、通过以上对两条谚语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地区流传的一部分谚语还是对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43、A.古代只有男性才有字,女性没有。如《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

44、日: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45、以农时节气来命名的暴,如老少皆知的处暑暴。处暑在8月23日,这时正是由盛夏转入初秋天气的过渡阶段,台风、暴雨、雷雨的机会很多,所以处暑前后刮大风、下大雨的可能性很大,农民称之为“处暑暴”。

46、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4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大家都知道。我娘更多了一点诠释。她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意思也简单明了。你起的早一点,什么事都能做光。你起晚了,不知道忙这个还是忙那个,就会手忙脚乱心里发慌,就会做错事,就会耽误许许多多的功夫。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冰心散文精选(精选4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