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简介(精选43句)

2023-07-30 10:30:56

弗洛伊德简介

1、注意!如果人1)强壮(精神上),2) 积极,3) 聪明(或能干) ,那他就是善的 ,而不管有没有别的“恶”!

2、(3)社会语境的层面,压抑个体性欲的社会图景和社会规范已经不复存在 ,已经不再有效,享乐主义的宽容在今天占据了压倒地位。

3、1895年,他与神经生理学医师布洛伊尔(JosefBreuer)合作撰写了《歇斯底里症研究》,在书中记录了对AnnaO.和其他案例的研究,这本书奠定了精神分析实践的形成基础,成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开山之作。(弗洛伊德简介)。

4、弗洛伊德认为,人天生有性本能,而快感中心的不同,导致了一个人的人格发展,也即性心理发展,有五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

5、严苛的伦理箴言通常是这么说的:“没有尽到你的责任,是没有任何借口的!”虽然康德著名的格言“你能,因为你应该!”(Dukannst,denndusollst!)似乎为这一箴言提供了一个新版本,但他暗含的意思其实是这句箴言的奇特颠倒:“尽你的责任,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履行我的责任,但不能把责任当作借口,否则就是伪善。比如,用无情的纪律和折磨来虐待学生的老师为自己准备的(也对别人)借口就是:“我觉得这样对待这些可怜的孩子有点于心不忍,但是我还能够做啥——这是我的责任所在!”这就是精神分析的伦理所彻底禁止的东西:在精神分析中,我之所以有完全的责任能力,不仅仅在于我能够履行责任,还在于我能够决定我的责任是什么。(弗洛伊德简介)。

6、“神秘主义的全部秘密在于:人所不理解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一切。病态逻辑想要让一切变得清澈透明,结果就把一切都变得神秘。神秘主义者容许某个事物保持神秘,而其他事物便豁然开朗。……让我们看清一切的,正是我们见不到的那个造物主。神秘主义如同正午的阳光,用它自己耀眼夺目的不可见性阐明了其他一切。” 

7、安欧娜是布洛伊尔首创的“涤清法”的第一位受益者。她原是一位聪明伶俐的姑娘,她患病时才21岁,她的病是在她去服侍她衷心敬爱的父亲时开始发作的。布洛伊尔第一次接触这个女病人时,她的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包括全身痉挛性麻痹、精神抑制和意识错乱等。在一次偶然的观察中,布洛伊尔发现,如果能使她用言语表达出她在病症发作时的那些笼罩着她的幻想和妄念,就能去除她的那种意识错乱状态。

8、那么,精神分析在今天真的过时了吗?在三个互相交错的层面上看,好像是这样的:

9、拿我写文章来给你举例子吧,我写文章的时候,一旦受挫,就忍不住去找我心爱的饼干吃。我觉得这就是退行的一种,写文章是高级阶段,而在高级阶段受挫后,就要退行到口欲期的满足中,去寻找安慰。

10、“1937年,大规模制造的坦白认罪带来了多少痛苦!这些坦白不是为了任何实际的目的,不久就被束之高阁,被人遗忘。塔克尔猜测,斯大林要这些供认状,只不过是要向子孙后代证明,他的世界图景是对的——世界上还有很多敌人。”

11、  荣格指出,个人的心理活动有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感官知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方和向何处去。一般地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性格的八种机能类型。

12、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方法,主要采取的是观察记录法。通过大量的样本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关于梦的一系列观点。至于这些观点是否科学,能否经得起时间检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我想说的是,弗洛伊德对于访谈者(包括病患以及健全人)的观察及记录方式。弗洛伊德对他的访谈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将所有观察到的信息都记录在册。这些十分详尽的记录有益于弗洛伊德对访谈者的认识。如果想要深入认识自己,或是其他人,细致的观察和不厌其烦的记录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们以尽量客观的视角审视自己和他人,进而得出较为客观的观察结果。

13、对于疑病而言,我们发现患者同样将他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力比多撤回,并将两者集中在他所关注且令他痛苦的器官之上。然而,个体将自恋性力比多投注在某个身体部位的现象并非仅见于疑病之中,它同样出现在神经症之中,且身体任何部位都会获得性敏感区的特征并由此代替性器官的角色:“器官情欲的任何变化都会导致自我之中力比多投注的相应变化由此,某个性敏感区的力比多投注就与自我之中的某个力比多投注相对应,且这种投注隶属于初级自恋。

14、传统上,精神分析期望让病人克服那些阻止他获得正常性满足的障碍:如果你不能“得到它”,去找分析师,他会让你摆脱压抑……然而,今天我们从四面八方听到的是不同版本的命令“享乐!”,从直接的性快感到职业成就或精神的焕发,所以我们应当更激进一些:今天的精神分析是允许你不享乐的唯一话语——不是“不允许享乐”即“禁止享乐”,而是让你释放享乐的压力。

15、口欲期(oralstage),时间是0-1岁,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部位;

16、出生于1922年的弗洛伊德经历过二战,有着那个时代的人特有的冷漠、惊悸的精神状态,他有着触及人性深处的洞察力,这一特点应该跟他的祖父有关,就是那位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如果你读过老弗洛伊德的书再来看这些画,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17、对此,玛格丽特•马勒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她看来,客体关系从幼儿共生自恋或初级自恋时期就开始发展,其演变进程与她所谓的“分离-个体化历程”发展相平行。此外,从精神病患儿面对离别时表现的恐慌情绪出发,她还引入了“共生性精神病”的概念。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她假设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都存在所谓的“正常共生阶段”。马勒的这些观点已被那些顺应个体心理学潮流的精神分析师们所继承,并应用于儿童和成人的精神分析治疗之中。

18、不过,人和猫并非是只有受挫时才会这么做,有时候退行,可能只是在留恋回味早期阶段的美好感觉。

19、  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外倾的,又是偏向于思维的,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的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机器是怎样开动的?为什么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成蒸气?等等。科学家是外向思维型,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解释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从而创立理论体系。荣格认为,达尔文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家在思维外向方面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外倾思维型的人,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点。

20、对于“自恋”、“初级自恋”和“次级自恋”,不论是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还是在精神分析专题文献中,都具有多种意义。比如,让•拉普朗什和让-贝特朗•彭塔力斯就指出,次级自恋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不像初级自恋的概念那样造成如此多的困惑。其实,弗洛伊德将“次级自恋”定义为“力比多在自我身上的返还,它源于客体投注的回撤”;而对于“初级自恋”的概念,弗洛伊德将其定义为“儿童将所有力比多都投注在自我身上的原初状态”。以上两位作者还说明,当试图确定这种状态何时形成时,我们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就会碰到许多分歧。比如,在弗洛伊德1910年-1915年期间的著作中,他将自恋期置于自体性欲期和客体性欲期之间;而在后来1916年-1917年期间的著作中,他又将初级自恋的概念回置于生命原初状态,在时间上甚至早于自我的建立,而生命在子宫内的形式就成为了它的原型。此外,拉普朗什和彭塔力斯还指出,上述“初级自恋”的概念在精神分析中往往指“一种完全非客体化或尚未‘分化’的状态,此时主体和外部世界尚未发生分离”。针对精神分析关于自恋的各种观点,他们在讨论中发现,初级自恋的概念失去了自我影像作为参考,而这又涉及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概念中所臆测的关系。

21、佛洛依德和荣格都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大师,荣格早起追随佛洛依德,发展精神分析心理学,后来因与老师有不同的观点,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梦的解析》和《心理类型》分别是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这两部作品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领域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两位大师从合作到决裂,其中的恩怨是非,各位看官请擦亮眼睛,提起精神,且听在下为你一一道来。

22、借这个问题,我可以做一个精神分析的简单演练。精神分析时,通常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试着去分析,为什么别人会提这样的问题。

23、  荣格根据里比多(libido)的倾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的里比多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性的人;里比多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性的人。外倾意指力比多的外向转移,内倾意味着力比多的内向发展,它表现了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否定联系。外倾型(外向型)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倾型(内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孤僻、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性格反应特有情境的两种态度或方式。

24、弗里德里希·尼采(《卡门》的仰慕者)是非道德伦理学的伟大哲学家,我们总能记得尼采的杰作的标题是“道德的谱系”,不是“伦理的”:两者不可混为一谈。道德事关我和别人关系中的对等性,其最起码的规则是“你所不欲,勿施于我”;相反,伦理处理的是我和我自己的一致性,我忠实于我自己的欲望。在列宁《唯批》(MaterialismandEmpiriocriticism)1939年版的后面的空白页上,斯大林用红色铅笔写下了如下笔记:

25、  这种类型的人,既是内倾的,又是偏于思维功能的。他们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他们对思想观念本身感兴趣,收集外部世界的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属于这种类型。荣格指出,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一个标准内倾思维型的人。内倾思维型的人,具有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玄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

26、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人的社会性,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监督自我的行动。

27、随后,弗洛伊德考查了儿童初级自恋中这种强大自恋的去向。步入成年之后,这种自恋就会与外部世界的挫折发生碰撞。弗洛伊德认为,个人无法超越童年自恋期的完美愿望:这种愿望从未消失,不过它已经被心理内部形成的所谓“理想自我”或“自我理想”所取代。多年之后,弗洛伊德还对“理想自我”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换言之,成人投射在自己面前的理想自我不过是“童年对期失去的自恋替代物,而那时他本人就是自己的理想”。

28、除此之外,完全认同“现实的不完整性”和“大他者的不存在”的思想,唯有佛教。那么,答案就在佛教伦理之中了?这一选项是有若干理由的。佛教难道不是让我们“超越幻象”——克服造成我们的欲望的种种幻觉,面对每个欲望对象背后的虚空了吗 ?再者,精神分析和佛教的共同点是强调并不存在一个作为心理生活的实质主体的“自我”(Self):难怪MarkEpstein在他讨论佛教和精神分析的书中肯定地提及拉康早期“镜像阶段”的短文 ,提及其中作为客体的“自我”(Ego)观念,还有主体对它观念化地合成起来的自身形象的认同:自我是对主体性的实质内核的拜物教幻象,实际上那里空无一物。因此,对于佛教而言,问题不在于找到“真实的自我” ,而在于接受无,接受“自我”是幻是诈。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不仅要分析抵抗,而且最终“除了对分析的抵抗之外,实际上别无他物;不存在有待于释放其羽翼的真实自我”。自我是分裂的、虚假的,是意识和认知过程的一个不必要的隐喻:如果我们对认知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该明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是“没有思想者的思想”。要想指出我们到底是谁、到底是什么,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们实际上什么都不是,我们生存的内核是一个空无。于是,在佛家的觉悟过程中,我们并不为了另外一个真实的现实而放弃这个世俗世界——我们只是认同它的非实在性、变动不居和幻象特征;我们“不裂而碎”。在佛教的灵知主义模式中,伦理最终是一个知识和无知的问题:我们的欲念(欲望)——我们对红尘俗物的迷恋——是因为我们的无知,而得救来自适当的知识。相反,基督教的爱意味着一种不是基于知识(不管它是真的假的)的决定——因此,基督教就打破了涵盖佛教、灵知主义直至斯宾诺莎的“知识至上”的全部传统。

29、尽管如此,在认可大他者的不存在这一点上,精神分析和佛教是一致的。从根本上说,大他者乃是现象的秩序。(ThebigOtheris,atitsmostfundamental,theorderofappearances.)现象是本质的东西,它们从来都不“仅仅是现象”。这在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运作之中是很容易辨别的。人们往往把它当作最粗暴(ruthless)的政治体制,认为它最不晓得“仅仅是现象”。对斯大林的谴责一般有两种观点:(1)他是个犬儒,完全知道实际上发生的是什么(公审的被告是无辜的,等等);(2)他知道他在做什么,也就是说,他能够完全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新近公开的档案表明,事情恰恰相反:斯大林基本上确实相信(官方意识形态、他的忠诚领袖地位、被告有罪,等等)而且他其实不能控制事态(他自己的措施和干涉往往引起令他震惊的后果)。拉尔斯·利(LarsT.Lih)得出了令人沮丧的结论:“要是斯大林更犬儒一些,也许苏联人民的日子还要更好过一些。”——可是,对斯大林的“信念”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并不是他个人相信——他想要大他者相信。拉尔斯·利在原谅罗伯特·塔克尔(RobertTucker)的惊讶的时候,已经指明了这个方向:

30、选收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和《自我与本我》。这三篇著作简练地表述了精神分析学的基本理论要点,反映了弗洛伊德学说的精髓。第一篇分析了支配心理过程的“强迫重复原则”,探讨了本能和性欲的起源,提出了死的本能的假说。第二篇运用精神分析学的原理研究人的社会关系。第三篇概要地论证了精神分析学的三大理论基石: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分,人性结构的动力模式,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假说。弗洛伊德学说几十年来对西方学术界影响很大,本书有助于我国读者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了解。

31、弗洛伊德认为:梦,代表了人们潜意识里愿望的实现,梦不是毫无根由就产生的,同样也不是人们意识里混沌、荒诞的产物,它是人类思想里的一种有意识的精神现象,换句话说,也就是愿望的实现。它是在人们高度错综复杂的思想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们思想活动还处在清醒状态下的一种延续。

32、这个理论的重点,是在前三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程度和各种复杂心理,可以在6岁前找到各种对应。

33、这些学者坚持认为婴儿在出生后就即刻感知到了客体的存在,并将自恋现象看作是力比多攻击本能和个体防御的主动表达,因为这时婴儿感知到客体与己分离且不同于己。因此,隶属第二个派别的精神分析学家倾向于认为,可以根据当场发生的转移关系对自恋现象加以详细解释,而且他们尤其重视对医患关系中突然出现的分离焦虑进行解释。在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中,这里要介绍梅拉尼•克莱因以及后克莱因精神分析学者赫伯特•罗森菲尔德和汉娜•塞格尔,而安德烈•格林和奥托•克恩伯格又部分继承了前两位学者的研究工作。

34、  荣格并没有截然地把人格简单地划分为8种类型,他的心理类型学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用来说明性格的差异。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兼有外倾性和内倾性的中间型。上面用来说明每一种类型的模式都是典型的极端模式。纯粹的内倾型的人或外倾型的人是没有的,只有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情境的影响而一种态度占优势。每个人也能同时运用四种心理机能,只不过各人的侧重点不同,有些人更多地发挥这一种心理机能,另一些人更多发挥另一种心理机能。此外,外倾型或内倾型也并不影响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例如,李白具有较明显的外向性,杜甫具有较明显的内向性,但是,他们都成为唐代的伟大诗人。

35、从我(指弗洛伊德本人)对自己的梦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在梦的隐意里的确包含着儿时的某些经历,而且这些经历可以把整个梦都反应出来。

36、作为最早期的心理发展阶段,口欲的固着和退行,是最容易发生。

37、固着(fixation),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少或太多,都会导致这个人的性心理固着在这一阶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发展停滞在这个阶段,这个人会持续地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

38、弗洛伊德不仅仅革新了心理学,创立了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系统,他在社会学中也是一位有很多独到的看法。

39、“更为轻松:他只需要负责那些世界的居民们需要了解的部分。比方说,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可以暂付阙如,起码在有人‘挖地三尺’之前可以这样,到那时在填补所需空白也不晚。要是最遥远的星星太模糊了,也没有人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它们,并且发现那里缺少了些什么。”

40、然而,这种神学兼数码的方式是不是我们解读这一悖论的唯一方式呢?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仿真宇宙之中的标志,也可以认为它是现实本身在本体论上的不完备性的一个标志。在第一种情形下,本体论上的不完备性被转移到认识论上,也就是说,把不完备性看作是另一个(秘密的、却完全真实的)行动者将我们的现实建构成一个仿真宇宙所带来的后果。真正困难的是接受第二种选择,现实本身在本体论上的不完备性。这意味着马上面临大量来自常识的指责:现实本身怎么会具有这种本体论上的不完备性呢?顾名思义,现实不就是本体论的完备性吗?如果现实“真的存在于外部”,它就必须在“各个方面”都是完备的,否则我们面对的就只是“悬浮在空中”的虚构,是没有内容物的表象。这里恰恰是进入量子物理学的入口,提供了思考(至少是设想)这种“开放的”本体论的模型。巴迪乌(AlainBadiou)用他当作最终的本体论范畴的“纯多”(puremultiplicity)概念表达了同样的想法:现实是由“多”构成的“多”,它不能从某些“一”的形式中产生,既不是由某些作为其基本组分的“一”组成的,也不能还原为某些“一”的(“原子”)形式。“多”不是“一”的复合,而是不可还原的“多”,其对立面不是“一”而是“零”,本体论上的空无:不论我们如何推进我们对“多”的分析,我们永远达不到其简单组分的零水平——“多”的唯一背景是“零”,是空无。这就是巴迪乌的本体论突破:原初的对立不是“一”和“零”,而是“零”和“多”,“一”是后来才出现的。说得更透彻些,既然只有“一”才完全“真的存在”,那么“多”和“零”就是一码儿事(不是同一件事):“零”是没有了“一”的“多”(“一”确保了“多”在本体论上的内在一致性)。

4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42、接下来我便发现,小蝴蝶一辈子都是个严重的吃货,比如给它喂猫罐头,它会一头扎到里面,把自己弄得脏得不行,以至于要常给她洗澡。这种情况直到几岁大后,才有好转。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2021花式符号(精选1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