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解释(精选48句)

2023-08-25 10:55:41

老子名言解释

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释义: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3、“幾语”:微言大义。“幾”,微妙而有关枢机、旨通枢要,虽则微妙,蕴含大义。“诚”:确实。确实,的确。《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战国策·齐策》:“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全”:保全。

4、老子从激烈的社会运动中感到社会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中认识到了一些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间相互依存、彼此消长的状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乐相合,前后相院。”老子特别注重物极必反的现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于是有的便认为自然才是道与天的根本,有的把老子这个自然的名称,拿它当作印度哲学中的自然,或后世科学上物理世界的自然,愈说愈乱,不知何所适从!如果我们了解在老子时代中,中文单字造句的文法,那么,对于老子所说的:“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就很简单而明白了,他的话,由做人的效法标准说起,层层转进,而推到形而上道。

8、格物致良知,心外无物理;执行当合内观求诸己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老子的这句话意思是正因为圣人不去争夺一些浮名小利,所以天下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11、看美国的不战而胜是多么的邪恶!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被这样解构的!政法大学教授郭继承带你深度解读美国尼克松

12、“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老子名言解释)。

13、甚爱必大费。老子认为过分地追求名声,人的思想和行动就会被其所累。

14、经史子集所记载的历史,并非非黑即白,绝非是非昭然,而是混混沌沌,因愚忠、愚孝而屈死的冤魂,在人世间游丝如织,比比皆是,因而人世间,恍若心灵之炼狱,正所谓“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创立“阳明心学”,以“致良知”、“知行合一”著称于世的阳明先生,其所创阳明心法,便是明朝官场之人间炼狱所得之真丹。阳明先生原名王云,五岁改名“守仁”,名、心相应,既然“守仁”,于是“始以直节著”,很快便是遍体鳞伤:”因“抗章救”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而得罪太监刘瑾,于是被谪贵州龙场驿丞;平定南康、赣州民乱,随后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继而平定嘉靖六年的思恩、田州土酋叛乱,然“当是时,谗邪搆煽,祸变叵测”,屡屡被人进谗言,无法当面觐见明武宗,不得已而“曲全”,通过太监张永上奏,最后,有“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阳明先生,却落得个心力憔悴,郁郁病终。由此可知,阳明先生之“直”,与波诡云谲的明朝官场之间,是如何的难以相容。

15、“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7、其实这话正是道家倡导的“无为两治”的生动喻语。而无为强调的就是行事应顺从天地自然之道,尊重历史规律,不妄为,不恣意行事,不用过多的法令法条强制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

18、“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傅佩荣)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自然。“企者不立”,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19、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类似的话题在生活场景中时常会遇到。

20、“这就是战争发生的根源之一。无止限的追求是可以让人心生狂念的。”老子说道。

2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2、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官令尹喜站在关门望见远处有紫色的祥云从东边徐徐飘来,便知道有圣人过关,

2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4、译: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5、这句话的意思是,“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傅佩荣)这是讨论解决怨恨的办法。一旦结上怨仇,其在双方心理上的影响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过调解,只是将显性的情感障碍变成隐性的罢了。怎样才能彻底消除呢?这也许是与人生存相始终的一个话题。只要是人,心理上的所遗留的恶劣感觉便不会轻易的消除,或者说补救的代价是无法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本着宽和的心态,在交往开始的时候,就控制导致结怨的因素。

2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27、释义:不尊重老师,不借鉴得失,自以为聪明,其实却是已经迷失了自己,这就是奥妙要诀啊。

28、“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29、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百人下跪,今天看的人都哭了....

30、“刍狗”是指祭祀活动中用草编织的猪狗祭品,老子就是看到了这些刍狗,然后产生了很多想法,最后说出了这句话。这句话在很多小说中被作者提及,用来激励主角愤世嫉俗,逆天改命。但若是让他们具体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内涵,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解释清楚的。

3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3、“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中国历来兵权最重要,“枪杆子里出政权”,而不是“选票箱里出政权”。有了枪杆子,统治者则应自觉克制不滥杀,恬淡为上,因为没有法制约束。

34、“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傅佩荣)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自然。“企者不立”,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3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解释: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3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治社会一切随人的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祸福不测。

40、忍耐是一种被多数人都接受的品质,因为世上的路都不是直的,许多理所当然的好事,做起来也需要经历艰辛曲折,如果不懂得忍耐人就会一事无成。

4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2、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3、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4、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陈鼓应)老子对这一点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用肯定的语气又说了一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很明显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被称为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刚愎自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45、做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比较好,贪了多少,都会还多少,这辈子还不尽,下辈子会接着还。为何有些人这辈子一直感觉自己在还债,处处好像欠别人一样,说不定就是上辈子欠别人太多,贪太多,这辈子才会如此。当一个人起了贪念,一定要学会克制住自己,多想一想贪了后的后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万不要觉得贪一点没有关系,贪是很容易上瘾的,一旦贪了,这辈子也就不会活得完美了。

46、“民之老死不相往来”语出《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7、“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陈鼓应)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可能大概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谦虚的名言和事例(精选5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