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穿针的歇后语的故事(精选18句)

2023-09-05 09:53:47

张飞穿针的歇后语的故事

1、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2、张飞本人是长的五大三粗,而且眼睛也是很大像个铜铃一样,当他拿到针要穿线时,大家想想会是个怎样的情景,这么小的洞,张飞怎么穿得进去呢,于是只有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针的小孔了。所以张飞穿针歇后语答案二就是:大眼瞪小眼

3、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4、  公元208年赤壁战后,孙刘结盟进军夺取荆州城。因荆州乃兵家必争的重镇,故东吴主帅周瑜亲任南郡太守,坐镇荆州,而功劳甚伟的刘备却只能率本部兵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营。刘备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他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仅不借荆州,反而利用吴蜀联姻软禁刘备,使50多岁的刘备作了东吴的娇客。210年,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至今仍有“刘备借荆州,一借永不还”的俗谈。   其实荆州本是刘备同宗兄长刘表的地盘,当初刘表让刘备,他却不肯要。认为从别姓手里夺回才名正言顺。

5、  忠实的看门狗望见了,每一天都烦得要命。这一天,狗跑去猫那,用脚推了推猫,猫打着鼾说:“什么事阿!忠实的明星”狗说:“懒猫!别睡了,你看家里,老鼠成千上万,都在吃食物,咬家具,弄得乱七八糟,多不卫生阿!”猫说:“你别管。”狗又用脚推了推猫,猫生气了,说:“别管闲事了,看你的门去,别吵我了,再吵我,我对你不客气!”哎,无可奈何的狗又看了看家,愁眉苦脸地走到门前趴下。

6、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话)儿

7、    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又辅助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姜子牙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太公垂钓——不是为钓鱼,是为磨练毅力和耐心。而许多人都不明白他不图功名利禄的坦荡胸怀,认为“直钓”根本钓不住鱼,除非鱼自愿送死,久而久之,便演转成一句歇后语。于是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

8、历史的沧桑,总会留下许多厚重的文化和神秘的传说。巴中是一方历史的厚土,更是一方人文的沃土,纵横开阖的山河大地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巴中自公元91年,汉和帝永元三年,“分宕梁北境置汉昌(今巴中)县,属巴郡。为巴中建县之始。”迄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其间,跌宕起伏,兴衰更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追溯历史,放眼未来,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寻找我们的根,我们的魂。

9、张飞要去征战,他的妻子让他穿针引线。在妻子的.帮助下,张飞才成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别人一种道理等,都不能直接告诉她。

10、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1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眼大,《三国演义》描写他是“豹头环眼”,而针眼极小,故为“大眼瞪小眼”。比喻面面相觑、目瞪口呆的样子。

12、徐母说:“你当儿子?我那徐大憨,家里啥子活路都做得来,你除了会打仗,还会做啥子哟!”张飞道:“你老人家叫我做啥我就做啥,不会我就学嘛!”徐母说:“你给我穿个针吧!”张飞拿起针来就用线穿,穿了好大一阵都没有穿上,只是双眼瞪着针鼻子上的小眼,额上不住地冒汗珠珠,一直没有把针穿好。所以,后来当地有句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参考《巴中县志》)

13、比喻当别人要借你的东西,你要经过大脑思考,不然最后吃亏的是你

14、别看阿牛平时毛手毛脚的,可是干起正事来还真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啊。

15、另外,像成语三顾茅庐、危在旦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由分说、不出所料、一臂之力等等都是从《三国演义》中演化而来的。除了《三国演义》,其他记述三国历史的书籍也留下了很多说法呢。《三国志》甚至在日本都产生了影响,比如日语中就有很多谚语、常用语、成语都是来自三国历史。

16、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猪八戒)

17、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鸳鸯)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故事(精选7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