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精选64句)

2023-09-11 09:19:03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1、②这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2、(5)导致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影响科技的发展。

3、(2)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顾炎武思想。李贽是明朝人,故A项错误;黄宗羲侧重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并没有“成为扭转学术风气的一代思想大师”,故B项错误;“清代朴学的开创者”是顾炎武,他提出“经世致用”思想,开学术之新风气,故C项正确;王夫之重在哲学方面的贡献,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

5、(3)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2)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3)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

6、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号梨洲,浙江余姚人)

7、他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要求限制皇帝的权力,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

8、★特征一:文人画:风格奇特、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传统画风形成强烈的对比。

9、死里逃生的王夫之带着家属返回衡阳,从此心灰意冷的王夫之不再介入政事。

10、  《易传·系辞》在追溯易的起源的同时追溯物种的起源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我们知道,物种的起源必须有雌雄两性,这就是所谓“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有雌雄两性就得有乾坤两道,这样,人的起源与易理的起源也就同步进行了。那么,“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具体物质又是什么呢?《系辞》在另一处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原来构物的材料是精气,也就是充斥于宇宙之间的气。气聚而为物,散而为气,所谓游魂,也就是游散之气。气的聚散就是物的存没,对人来说,也就是生死,所以《系辞》又说:“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人的生命推其原始是什么呢?是气。反其终极又是什么呢?仍然是气。躯体血肉,不过是气的一时凝聚罢了。气聚而生,气散而死,这就是人的生命的全过程;懂得了这个道理,才算从根本上懂得了什么叫生,什么叫死。这就是“故知死生之说”的学问。

11、  王夫之虽然秉承张载“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的思想,认为物都是气的凝聚,但是,不同的物又是由不同的气按不同的程序构成的。他说:“聚则见有,散则见无;既聚而成形象,则才质性情各依其类。同者取之,异者攻之,故庶物繁兴,各成品汇;乃其品汇之成,各有条理,故露雷霜雪各以其时,动植飞潜各以其族,必无长夏霜雪、严冬露雷、人禽草木互相淆杂之理。故善气恒于善,恶气恒于恶,治气恒于治,乱气恒于乱,屈伸往来,顺其故而不妄。不妄者,气之清通,天之诚也。”(《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1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传统与更新”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3、③表现:东晋顾恺之,代表作是《女史箴图》。

14、◆思想上:“经世致用”,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顾炎武)

15、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鼓励百姓关心国家大事。

16、主张(1)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理论;

17、(2)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和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明朝后期政治黑暗,阶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18、材料一 受到“作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影响的西方传教士,远涉重洋,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汇激荡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天儒冲突”。天儒礼仪之争,最初只是一个译名之争。基督教中的造物主Deus音译为“徒斯”,但这两个字的中文含义不明,利玛窦强调耶儒相通,采取“多与孔、孟合”的路线,将其译为“天主”或“上帝”。除此之外,礼仪之争更主要的是祭孔和祭祖问题。中国传统的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宗教”单位,宗教信仰的发生、传授,宗教仪式的举行多以家庭为中心。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教师在伦理关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孔夫子作为“万世师表”,被中国人当作圣人一样受到供奉祭祀。祭孔因而也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礼仪之争由一个理论问题演变成清王朝与教廷之间的直接冲突。清朝雍正年间,终于全面禁止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9、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20、②思想上:从西汉时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1、(2)变化:①倡导婚姻革命,建立人性化的婚姻制度。②批判男尊女卑观念,主张自由恋爱男女平等。③突出妇女地位,把妇女问题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问题。④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财产继承权。

2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3、①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2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25、王夫之曾屡试不第,年轻的时候曾率领兄弟和乡亲们积极抗清。明亡后遂隐居衡阳附近的船山之麓,自筑草堂(现称湘西草堂),著书课子,终身不仕,表现了明朝遗臣的高尚节操。

26、(4)唐:诗。题材丰富;韵律工整、回还有致。

27、(1)特点:形成两大风格:写实和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28、(1)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29、第王夫之提倡心物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认为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30、  王夫之在这里举出了各种不同因气聚而成形的物:动植飞潜,人禽草木,以及霜雪露雷等等。既然同是气的聚散,为什么会有动植飞潜、人禽草木的区别呢?这是由于不同的气按照不同的条理、时值依类成形的。比如人,人是怎样成为人的呢?“人者动物,得天之最秀者也,其体愈灵,其用愈广。”(《张子正蒙注·动物篇》)所谓“最秀”,说的是气的最秀,最秀之气才能成为动物。但成为动物又不一定能成为人,要想成为人,还得有别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时位相得”。“时位相得则为人,为上知;不相得,则为禽兽,为下愚。”(《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什么叫“时位相得”呢?王夫之没有解释,无非是最秀的阴阳二气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特殊会合。其实这是蛋白体的组合问题,是最尖端的学科,以今日高度发达的科学尚且不得解其迷,自然不是三百年前的王夫之所能说得清楚了。

31、王夫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过很大影响。谭嗣同对王夫之作了高度评价,说“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认为是五百年来真正通天人之故者。王夫之的一生虽然是不幸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但是他并没有消沉,没有在痛苦中顾影自怜或怨天尤人。相反,他超越了“小我”的得失,浴心寻思,在理论创建的实践中自觉担当起了华夏文明的薪火传人。

32、(7)明清:小说。题材丰富,长篇章回体裁小说流行;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了高峰,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地位)。成因: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兴起;对宋元话本的加工;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现实不满。

33、(1)东汉末年以后,由于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3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李贽思想。材料强调的是李贽的主张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反对盲从孔子的观点,这对长期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的传统儒学来说,体现了其离经叛道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跟追求真理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李贽反对盲从孔子,但不能就此说明他反对理学,故C项错误;材料讲的是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与民本观点无关,故D项错误。

35、④仁者境界是追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36、分析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时代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进步思潮的影响。

37、生活在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38、第王夫之主张理势合一的历史观。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39、  ①强调“天行有常”和“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

40、②东汉张衡:发明了浑象仪;提出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欧洲早1000多年;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

41、    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

42、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尙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43、1643年,张献忠所部攻陷长沙、衡州,兵祸也降临到了王夫之头上。

44、B.“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45、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46、①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47、(2)本质: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48、明代中叶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其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49、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50、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51、②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民族压迫和专制主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意义。

52、④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53、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主张工商皆本

54、★战国时期道家庄子的观点:“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55、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56、①特征: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主要是人物画,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57、王夫之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58、①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59、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本思想,即“人民为主”。

60、最后,王夫之得出结论,“故道可弘也,而不用乎笃信也;德必笃信也,而不弘以执之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把握“道”,即把握一般的规律和原则时,应该把它看作是可以弘扬发挥的东西,而不能把它视为不可移易的教条而加以“笃信”;当人们在把握“德”时,又必须有所“笃信”,不能借口“弘道”而根本抛弃“道”。这里包含了既尊重客观规律,又不把规律当作教条去死守的思想因素。

61、 ②汉朝也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62、宋明理学家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传承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将之延续,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后者()

63、②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安分守己(精选6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