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简介(精选58句)

2023-09-12 09:01:02

对联的起源简介

1、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

2、回复"05":软笔书法:四向法楷书教学第一课教案参考回复"06":软笔书法:四向法楷书教学第二课教案参考回复"07":教师课堂‖一堂好的书法课该怎么上

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4、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5、有人认为谭说或源于《诚斋杂记》。据《四庫全書總目》所载:《誠齋雜記》二卷,内府藏本,舊本題元林坤撰。前有永嘉周達觀序,稱坤字載卿,會稽人。曾官翰林,所著書凡十二種,此乃其一。誠齋,坤所自號也。四庫全書对它的评价不高:“……中皆剽掇各家小說,餖飣割裂,而不著出典。……其弇陋可知也。”

6、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7、今天,河北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楹联协会常务理事、邯郸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会长甄艳芳为您带来有关春联的起源与发展的知识。

8、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文学、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有严肃性创作,也有性的。

9、去年参加甘棠奖颁奖典礼,现场聆听了天津大学刘锋教授《对联起源考证》一文关于对对联起源问题的讨论,后来我又专门找到这一文章阅读,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先生的考据功夫着实令晚辈敬佩。近来,与某学长又谈到这一问题,突然产生了一些思考,我觉得挺有意思,不妨作一番讨论。

10、等街坊邻居家的对子写得差不多了,也到了大年二十九了。这下该轮到自己家的了,再不写,三十中午就没对子可贴。照例,在写对子前爸爸洗头洗脸洗脚,他说这样才在写对子时能集中精力,有精神写。

11、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对联的起源简介)。

12、  它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每一副楹联,都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要求字数对等、词性一致、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语意相关。从形式到内容要形成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13、后来,随着门神的出现,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桃符所肩负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美好心愿的春联。

14、晋灭吴后,二陆隐居达十年。终于在西晋太康十年(289年)离家入洛。入洛后,大受欢迎,一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谣。然而西晋统一之初,北人鄙视南人为“亡国之余”,南人则有丧亲亡国之痛。姜亮夫先生在《陆平原年谱》太康十年条的案语中指出:“中原人士,素轻吴、楚之士,以为亡国之余,……,故于机兄弟不免于歧视,故兄弟悔此一往也。”可见南北之争是很激烈的。

15、谭文把上述文句认定为楹联的依据有三点,即:第“岁日”、“立春日”正是我国传统习俗上写祈福禳灾的时候,时间切合,。第文句对偶。第根据文中出现:“书门左右”字样和文句中有对偶句,因此“当为楹联无疑”。因为较孟昶的题词早240年,因此,结论是“可以说敦煌联句是迄今为止,得以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楹联。”

16、对联真正在思想内容上获得充实与发展,真正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还是在近代、现代。具体地说,是从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先进阶级的进步思想开始出现,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对联才迅速发展成为先进文学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17、其文中列举的起源说均是一种割裂。无论是五代·孟昶起源说、余教授唐代起源说等等,我认为这些观点无疑都是一种割裂。中国传统文史一般较为注重考据,也形成了“孤证不立”等等较好的考证原则,对于一些典故、史料的查找,我绝对不否认其优点。但问题在于,以这种从故纸堆里找证据的考据形式用来断定一种文学体裁的的起源,我认为是极为不合适的。

18、对联的产生,首先应当归功于赋和骈体文的影响。从对联艺术本身的特点看,它句式灵活,长短自如,没有固定的篇幅,少则几字,多则几十字,数百字、上千字。它虽然是“诗”,却不强调押韵;它注重文字修饰和用典等,和赋、骈文也有相似之处。因而,它受到赋和骈体文的影响、促进,是显而易见的。

19、关于对联的起源,主流的看法还是认为: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后蜀孟昶的桃符题词。

20、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1、话再说回来,刘教授在文中对南朝刘孝绰起源说、西晋陆云起源说、唐代敦煌遗书起源说一一作了考证,其结论是:“谭嗣同所持的起源于南朝·宋·刘孝绰说是不正确的,是把诗歌的联句当成了对联。当代学者所持西晋陆云起源说是不正确的,是把对话当成了对联。当代学者所持唐代敦煌遗书起源说是不正确的,是把刻辞或者诗歌的摘句当成了对联。从现有的资料而言,梁章鉅所持的起源于五代·蜀·孟昶说仍可继续认定为对联起源。较五代更早的起源说尚有待于学者发现和证明。”

22、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23、我本人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虽然目前学了点皮毛,但是马克思的一些理论,不妨用到这里供大家参考。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有中这么一段:

2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宜相互衔接,不宜重复。(无情对不在此列)

25、明清以后的对联,如谐趣对、叠字对、复字对、以及口语、俚语、成语等用到对联之中的情形日渐增多,说明它受到元曲的影响是明显的。例如:倾国倾城越西子梨梨枣枣;行云行雨楚巫娥暮暮朝朝(张可久(双调 折桂令)《赠歌者秀英》)。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抗州中山公园对联)。由此可以说,对联是文、赋、诗、词、曲等文体综合、演化、变异而成的。

26、(1)对联是独立的文体。因此需要把对联和古诗和骈文中的对偶句分辨清楚;把对联和律诗中的律句分辨清楚;把对联和诗歌的联句分辨清楚;

27、一壺天上有名物,兩個世間無事人。(鄭遨)醉卻隱之雲叟外,不知何處是天真。(羅隱之)

28、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29、《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30、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31、对联区别于其它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上下联,从字数、句式、内容、到平仄、韵律等,全用对偶。因此,要探索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就不能不首先涉及到对偶。

32、其关于对联的概念的定义。事物定义是从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方面来揭示概念的内涵的定义,常用方法是两种,属加种差式定义和描述式定义。当代对联学界官方机构中国楹联学会在《联律通则》在给对联概念定义时用了分项描述定义的方法,只界定了其基本规则,如字句对等、词性对品云云。而并没有对其功能性描述,若拿来作为对联起源的判断标准,那无疑是矛盾的。

33、而且敦煌遗书时间上也有疑问,8月5日应是秋天,写的内容是岁日和立春日;若是认定是春联,三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都有待解释。

34、如果读者还有兴趣,可参读《红楼梦》第76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林黛玉和史湘云以及妙玉联句大赛,其中的名句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全诗有很多对句,例如‘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若有好事者将此书于扇面,并说是对联,而且说是唐代的,可能就会使我们忙乱一气吧。

35、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的平仄要求为“仄起平收”,即上联韵脚为仄声的话,那么下联韵脚便要平声收尾,谓之“仄起平收”。至于对联中,偶有“平起仄收”之现象,但应视为变格,不应视为对联的常例。

36、在家乡,春联叫对子,贴春联叫贴对子,写春联叫写对子。以前的对子,都是手写的,五言或七言的上下联和横批,写在红红的纸上,对仗工整,内容有对来年美好的憧憬和祝福,寓意颇深。现在的对子,都是印制的,一到过年满大街的都是卖对子的,各种字体,以楷书为主,有墨汁印在红纸上,也有金粉印在红纸上,金光闪闪的,非常漂亮。

37、对联就是由格律诗的对偶句和骈赋的俪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因此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38、人们为了去除厉鬼,将神荼、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上,并悬挂于门上。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而到了明代,随着对对子的习俗开始盛行,对联一词便出现。

39、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40、“《石林詩話》雲:晉魏間詩,尚未知聲律對偶。陸雲相謔之辭,所謂「日下荀鳴鶴,雲間陸士龍」者,乃正為的對。至於「四海習鑿齒,彌天釋道安。」乃知此體,不待沈約而後能也。仆謂晉魏以前對偶之語,不為無之。然出於自然,不期對而自對,非如後人牽強紐合以為工也。孔融曰:「坐上客常滿,尊中酒不空。」其氣質為如何?《毛詩》不必問,只如《虞書》,元首明對股肱良,便已親的。”

41、以上文字写在第0610卷背面,前后均无题记。其正面为《启颜录》的抄本,尾题:“开元十一年捌月五日写了,刘丘子投二舅。”

42、细细体味《野客叢書》之语,有二点体会:一是王楙认为‘日下荀鳴鶴,雲間陸士龍’虽是‘相謔之辭’,确是对偶之语,且出现在沈约诗歌声律之前;己含有对仗的诗。若理解成律诗中对仗之先声,并无不妥。二是“不期对而对”是指对仗‘出於自然’,而且‘非如後人牽強紐合以為工也’。

43、盛唐以后形成的格律诗、律赋,对偶严格精密,对偶句已经是诗文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独立性在渐渐加强。

44、另据《世说新语(下卷)•排调(第二十五》所载:“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张令其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世说新语》是记载从东汉到南朝●宋时有关的人物轶事的杂史。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公元403年~公元444年),南朝●梁●刘峻(字孝标)作注。看其初衷,“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则既不是作诗,更不是作联。可看作是清谈大话。

45、由于各种论点、相关论据及其所举文献,种种不一。因此,若要论定一副对联是最早的对联,或者说是对联的起源,就必须经过综合分析。要分析就要有比较科学的规则:

46、《笔意集》(张兴贵楹联作品集2017年度)

47、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48、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49、   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50、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

51、若是认为从诗中摘出符合对仗的句子,就是对联的话,从《诗经》中就能找到,如“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青青子吟,悠悠我心”。又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岂不是说,《诗经》是迄今为止,得以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楹联。”这样,那还有什么唐代敦煌遗书起源说呢。

52、作为江东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陆机、陆云兄弟很为自己祖辈、父辈感到骄傲,然而现实是如此的不堪,内心痛苦可想而知。居然还出现了卢志当众羞辱陆氏兄弟之事。据《世说新语●方正》载:“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耳。”

53、当代人关于对联起源的讨论特别热烈,有很多新论点,其中较主要的有持晋起源说,有持唐起源说。因此,如何认定,如何判断,这就要求有一比较科学的、规范的标准。

54、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55、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56、回复"09":高清版300个基本规范字临写字帖(上)

57、    分享会的最后,乐清市文化馆文化驿站的工作人员还为市民们准备了空白的对联和笔墨,满足大家书写春联的愿望。现场人头攒动,热闹朝天。一些有书法功底的市民已经开始研墨写字,另一些市民则纷纷驻足围观,与书法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并挑选自己喜欢的对联,让书法老师帮忙书写,市民们手里拿着书写好的对联,笑得十分开心。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无助无奈心酸的句子(精选7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