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精选56句)

2023-09-12 09:19:00

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1、  小学语文的高段(六年级)教学,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2、关于阅读,我最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无论我们如何夸大阅读的作用,都不会过分。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里,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到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的作用,其中有三篇文章,专门谈阅读,分别是:《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和《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3、教师引导学生变换不同的语气朗读句子,学生从读的比较之中很容易地体会到作者一一罗列时间的写法,不仅写出挖掘的时间之长,更表现出父亲挖掘过程的艰辛。

4、课堂教材学习前的问题积累过程,一般来说,是个十分有意义的教学法问题。

5、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省察”工具书呢?李镇西老师在重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后,从“走近大师”“爱心纯净”“善待顽童”“劳动之光”“爱情教育”“提升教师”“引领家长”“快乐学校”等8个方面,分门别类的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考。这样的结构形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聚焦于某一个主题,更集中于思考某一个教育现象或问题。同时也便于让人更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理念”,对照章节,不断省察自己,从而不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也让自己的孩子们如童话般美丽。

6、签于此,感觉自己在平时“预习知识”这一环节上,相对来说把握得还是比较适合一些,浅谈点滴:在讲新课之前,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大体弄清楚教材中要学习什么内容,这些知识跟已学的哪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教材上的解题方法和思想是怎么样的。对于自己搞不懂的问题,拿出来跟同学讨论或者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着重注意,将课堂讲授的与自己预习的相对比,这样反复识记,学到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而且经过预习的新课,上起课来比较轻松,学生劲头也足,当然,这一环节上还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7、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怎样建立集体,它靠什么来维持

8、而这样的人群的存在,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不怎么爱读书。其实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取决于两点,一个是元认知,一个是思维模式。不读书,元认知非常有限,甚至少得可怜,不读书,思维模式枯燥而且单调。他们大脑中的知识是孤立存在的,终究不会长久。

9、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条建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尽量选择生动活泼、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等等。

10、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例如将反问句变换为陈述句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容易,但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与陈述句的改写训练,慢慢让他们感受到句式带来的不同情感倾诉。

11、怎样培养母亲和父亲做好学校和家庭的协同教育工作

12、这么多的花圈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送花圈的人多。送花圈的人多又说明了什么?说明鲁迅先生得到了许多人的爱戴。通过这样一个“堆”的挖掘,带起了学生对整句话的理解,由对这一句话的理解,体会到了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爱戴和深切怀念的感情,实现了从词到句到文到感情的理解流程。

13、读完全书后,我对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的这几方面内容深有体会:

14、师:请把描写时间的词语,读得语气一个比一个弱,你仿佛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15、     当我读到闫老师写的《教学是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时,引起我内心强烈的共鸣,内心也更坚定了教育的信念——孩子不是学习机器,作为教育者有责任把孩子当作“人”来对待,教学重要,但它只是教育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育人更重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教育出一个心理健康,积极面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真正的人,我认为这也可以成为一名教师引以自豪的事。

16、只要孩子对你怀着希望并且相信你,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指导者,你就是生活的导师,你就是权威,是生活智慧的生动化身,是朋友和同志。

17、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跟孩子“打交道”。

18、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学得越自觉,学生也就越会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19、在学困生方面,以往,面对学生的“不会”,我经常会责怪学生:“都已经讲过了,你为什么还不会呀!”、“同坐在一个教室里,别的学生都会了,你为什么不会呀!”等等。有时候想想,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但再想一想,就认为这是不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呀,小学这么简单的数学知识,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会的。但是看了第一页到第二页的一段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20、疑问是思考的源泉和动力,吸引学生不断地去探索研究,获取新知。当学生头脑中不在有疑问的时候,思维也就慢慢停止了。成功的课堂,不是把学生头脑中的所有疑问都解决,而是或多或少地给学生留有这样那样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带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我想:这样的教学就使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学生在解疑的过程中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21、在学的基础上去感悟、理解。读的很多,想得很深,感悟也很丰盛,我采用了很多方法,如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请男女生读不同季节的海,挑战读、播放录象配乐读,个别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让学生和文本亲密接触。通过自评、同窗评,老师评等不断增进学生的朗读。

22、有时候,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懂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书籍,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能发展学生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阅读的书籍越多,他的思路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P56)

2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道主义。相信人,相信每一个孩子是他的教育信条。

24、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认真学习,那么要想成长为一个专业的成熟的教师,一定要具备以下一些教育实践:

25、洞察学生当下面临的真实问题,并在着眼于学生整体的长远的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实实在在的专业策略,协助学生突破困难;

26、要为记住和牢记不忘教学大纲的材料打好智力底子。学生只有用脑子思考时,才能学得牢固。要考虑如何使课堂上正在学的或快要学的东西,成为思维、分析和观察的对象。

27、在哪些条件下集体才能有效地发挥教育个人的作用

28、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全面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与理论。教师学习它就会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位。读《教师要学苏霍姆林斯基》一书,让我有了不少收获与体会。作为前苏联最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他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通过读书,我以为最关键的是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四个方面的教育思想。

29、让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是好教师,让学生连自己也赶不上的教师是不好的教师。

30、我坚信,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3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篇4

32、从20xx年开始,我引领孩子们一起共读。我们一起晨诵,给孩子们送生日诗;中午午读,我和孩子们一起进入美妙的阅读时光。我们经常交流自己的作品,和孩子们一起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教师阅读,给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教师写作,为自己树立了班级威信。

33、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他的著作有《要相信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教育的艺术》《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致女儿的信等》。

34、《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本看时“爱不释手”,看后“百读不厌”的好书。书中用大量的教育实践阐述出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建议。通读一遍后,最令我震惊和佩服的不是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那些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而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这种“力所能及,耕耘不息”的工作热情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韧品质才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瑰宝。所以我认为,要想教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锤炼自己的素质。教育学生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35、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36、而这些人生哲理,则是培养儿童良好思想道德,激发学生感悟人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的突破点。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懂得如何运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感悟人生哲理。

37、不要害怕在每堂课上抽出尽量多的实践来掌握新教材!这将得到加倍的补偿。为理解知识而付出的脑力劳动越有成效,学生做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就越少。

38、①上课认真听讲:上课时,我们的思维要与老师同步。认真做好笔记。

39、良好性格的培养。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人的性格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综合决定的。按性格的外现元素分,又有外向和内向之分。性格外向的孩子活泼好动,作为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可以让他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防止因为好动在外惹事生非。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更多地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相比于人向外的行为,人的心理问题不容易被发现,若某一天发现有问题,往往问题就严重了。

40、还有一种是增加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在教学“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一句时,在句子上添词变成“我们走吧!”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体会出课文的句子用得好,因为能够表达出班长马宝玉的坚定,毫不犹豫。语言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41、同时,我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品词析句赏文,发展语言;适当引导学生填补课文空白,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拓展思维,乐于创造。在强化时,我注重以多鼓励少批评为宗旨,创造和谐的气氛。

42、   以上是我在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时所获得的一些粗浅的体会,我要努力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我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带领学生们共同进步与发展。

43、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包括了教学工作、道德教育工作、教师工作方法等。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也深入浅出,通顺流畅。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不禁感叹虽然今天的教育形式比之他所写的年代有很大变化,但他书中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于我们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我们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我们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给我们很多新的收获与体验。

44、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给”。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在第四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45、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中,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

46、花园里的花是不可以随便摘得,可小女孩说了原因,她得到了两朵玫瑰的奖赏——因为“爱”而赠她玫瑰的人,也必是一个懂得“爱”的人。有些事情不能总看表面,要问清理由,再做决定,不要急于求结果,光顾自己,要懂得去理解别人,去信任别人,这样你就会很受人欢迎。

4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篇9

48、生:我太佩服居里夫人了,她简直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了科学事业,难怪她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49、学法指导若只停留在教给学生方法,懂得程序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在练习中不断掌握方法,发展学法,形成学习能力。

50、其实,无论怎样的惩罚,都不可能令人愉快。泰戈尔说得好:“只有热爱人的才可以去惩戒人。”作为教师,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我们就可以去惩戒。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让惩罚变成一个检查与反思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一种真正来自内心深处的痛苦,它的强度与深度,它的影响与效应,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棍棒教育。

51、——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著名教育家 朱永新

52、教育的艺术和水平,表现在是否善于把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

53、领导学生对美文的欣赏,一是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赏,另外要从朗读中去赏,所以教学时设计了多种朗读,以情绪朗读来体现语言文字的美好,从而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绪。

54、从哲学层面上讲,说这句话的人估计初中都没毕业吧?记得70后甚至80后上初中的时候都学过唯物辩证法,这么一句如此绝对的理论是怎么站得住脚的?

55、不过,我们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否则,会导致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产生偏差;稍遇不顺就可能一蹶不振;同时,也会导致他们过于自私、骄横,在集体中很难与别人相处,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会违背我们“赏识教育”的初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表达家人最重要的句子(精选6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