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善还是恶(精选46句)

2023-09-17 08:30:03

人性是善还是恶

1、其实,我更认可另外一种说法,人性是自然的,人本无善无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水之流动,树之生长,地震海啸,都是无善无恶的。如果把人放诸山林,任其自生自灭,又有谁会问其善恶呢?只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环而已。

2、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很久,而大概从人类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开始,这就是一个难以确切回答的问题。而今天,我想回到我们中华文明的源头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想给自己一个确切的答案。

3、或者对于不照顾有病的亲人可能会带来自身不善果报的因果观持有怀疑,

4、我们去理解它是什么东西,我们就胜解了,胜解那个境界了;

5、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生命的这八个识,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般人比较容易了解;可是讲到这个第七识末那,一般人就少有人知了;至于说第八识能够储存记忆,成为记忆所储存的处所的第八识,他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人知晓。

6、我们的修行就是要能够认识到这些事情,然后能够对于我们的觉知心,这种善心、恶心的虚妄性能够了知,而能够了解:恶心它的体性不坚固,因为它是可灭的;善心虽然也可灭,可是我们偏偏不让它灭,要能够坚持;有这样的智慧和抉择,那我们将来就可以成佛。(人性是善还是恶)。

7、人性的分化,在早期,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心智成熟后,则受自身与环境的双重影响。若人成长于完全相同的环境,则性格不会有丝毫差异。即便是同卵双胞胎,所处的环境,也有微妙的区别——这足以诱发两者性格的差异。

8、  因此佛陀不会说众生「本来」是佛,如果本来是佛,那为何我们现在却是众生?

9、  烦恼心所又分成所谓的根本烦恼,跟所谓的随烦恼。也就是说烦恼有很多的重要的根本的烦恼,譬如说有六个根本烦恼,所谓贪、瞋、痴、慢、疑、恶见;这六个法在成佛的时候要完全把它灭尽。譬如贪灭尽了,因为它成为无贪的善心;瞋、痴一样最后转变成无贪、无瞋、无痴的善心;所谓的傲慢,佛陀也没有存在,因为已经对自我存在的这种傲慢已经灭除了,已经获得实证无我的境界;对于一切的疑惑也因为有了智慧作为抉择,所以全部灭除;对于恶见、错误的见解,也因为充满了智慧,所以说也把它灭除了;所以这个六根本烦恼,对于佛成佛的时候也完全灭除了。还有所谓的随烦恼就有二十个,二十个又有分所谓的小随烦恼、中随烦恼,还有大随烦恼;这个随烦恼的名相非常多,有二十个,列举一两个。譬如说无惭、无愧、忿、恨、恼、覆、诳、谄等等,还有懈怠,这些都属于随烦恼里面;这些随烦恼是因为有了根本烦恼作为主体,所以它们就跟随著这个随烦恼去增长;可是成佛的时候这些全部都要灭除。所以在成佛的时候就有八识心王跟遍行心所法,还有别境心所法,乃至十一个善心所,同时统统具足圆满;可是所谓的根本烦恼、随烦恼全部灭除,所以成佛的时候就充满了智慧跟善心。

10、如一池水,你说(这池水)是脏和干净都可以,但你不能用脏和净来形容(水),说水本(脏)或本(净)都是有失偏颇的。

11、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中善的一面于大多数人而言,其目的在于增进社会和个人利益,是一种结果论。

12、再恶的人,内心也有善念;再善的人,内心也有恶念。善恶两念,交织于心,不相容而相争,可共存而相抵:善多恶少,则善显于外;恶多善少,则恶显于外。越善的人,善恶合性越善;越恶的人,善恶合性越恶。

13、怎样界定一个人是善还是恶?善、恶是天生的吗?善、恶的原因是什么?

14、人心的好与坏,背后就隐藏着人性的善与恶,那么到底人性是善是恶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3位圣贤争论不休,而且好像是每个人的话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3位圣贤对于人性的评价!

15、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追逐的从来不是真理,而是真理带来的安全感,所以这个世界才会鸡汤横行,兜售各种劣质的“伪真理”。

16、性善学说:我们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子要掉到井里面,我们都会起一个恻隐之心;因为这缘故,我们都有善心,所以我们的本心是善。

17、  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

18、比如说,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哭、又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人性是恶的。还比如,一个小孩从小就顽皮捣蛋,很不听话,如果不严加管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长大了就会成为大祸害。

19、还有定,我们可以安住在一个境界里面,不去移动它,那是一种定;

20、如果没有机会获取智慧,在直面自己的特点(生起“善”、“恶”心的习惯)时,不能抉择当为,或不当为,可能会在痴的状态中,发起和养育很多“恶”心所,亏损自己或他人当下甚至未来的利益。做了,还傻乎乎不知道,还觉得自己很有个性,很有特点,比如脾气大会骂人(嗔心重),还觉得自己很有男子汉的气概。

21、(如果你觉得每天分享的博文不错请在最下方右边点〝在看〞!也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喔!)

22、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

23、而“性善”“性恶”论,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唯识宗的这种说法。

24、人性中的善或许可以被忽视,但是人性中的恶却绝不可以被忽视。

25、至于他俩的共同点嘛,除了都是农夫之外——他们还都想让自己的心田种满玫瑰,而非野草。

26、之所以说是“伪真理”是因为——真理的降临往往伴随着我们“安全感”的摧毁。这种真理无论是骗人者还是被骗者都不会想要,所以真理虽然稀少,却总是“供大于求”。

27、世界在变,人是也会变的,只是每个人获得的势能不同,最后变化大小也不一样。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平庸无奇,那么他的变化也很小,或许会一如既往的善良;如果一个人变化很大、人生起起伏伏,那么他的变化就会特别大,或许他已经变得让亲戚朋友都认不出来了。

28、好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才得以享受太平,但抵制人性之丑恶,面对各种邪恶,还是要坚决铲除,这样,才能永享太平。

29、战争期间,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这就意味着,每一百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

30、但孟荀却都是道义论者,都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的人。

31、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产生斗争,充满斗争的地方称之为“江湖”。有的人说,江湖上人心险恶;有的人说,江湖上有很多行侠仗义的英雄豪杰。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32、荀子,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他比孟子要晚出生59年,他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虚伪的,他非常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劝学》就是代表作。

33、比如读者看文章收益了,给我点个赞,我觉得就是一种善。读者看着不爽,问候我祖宗十八代,那我就会觉得是不折不扣“恶”。——善恶概念的作用必须依赖主观判断才能展现。

34、所以,心性未定,要守好门窗,入善拒恶,以自澄静;心性稍坚,又当逐渐纳小恶而拒大恶;若外恶不足以乱于内,便可混迹风尘,于动中取静,在苦中作乐。

35、陈老师:依陈老师个人学习的心得,个人认为〝宇宙是二元交换、互惠〞的世界,有善就有恶!有佛就有魔!有上帝、有天使就有撒旦、有魔鬼!所以,依〝吸引力法则〞,你的心念是〝善的〞,自然就会吸引〝善的人〞出现在你的生活圈中!你的心念是〝恶的〞,相对的就会吸引恶的人出现在你的生活圈中!

36、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7、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被流放到荒无人烟的火星,那么我们还能不能判断他“仁”或“不仁”?答案是:不能。孔子将“仁”释为“爱人”,正是将“仁”置于人与他人关系中来阐释,因此,仁,只存于人与他人相互关系间。

38、人性就好比是仓库,仓库是没有“善恶属性”的,但仓库里的种子却是有好有坏的。

39、如此学习下去,展望未来,是不是觉得自己充满希望?

40、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人首先是一种动物,具有动物的基本属性,然后人才是特殊的动物,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东西。

41、  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

42、(有些人就是对于什么是正法?或者是说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他无所谓,他没有任何的好奇心,反正那个事情对、错无所谓;

43、那我们就有“思”,所以我们决定说:“我应该移动一下,我应该变换一下姿势。”

44、猫、狗,其实照样有这八识心王,一样能见、能听、能闻、能尝、能触觉,能够思考、能够作梦,而且牠能够决定很多事情,牠还会有记忆;所以显然动物跟我们人都一样是八识心王。

45、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完整的八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佛,所以我们的心性就是如此。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支持人性本恶的观点(精选10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