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云(精选75句)

2023-11-13 09:13:10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云

1、1985年,文化名人李欧梵先生在国内发文,向汉语文学界推介了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两位世界级小说大师。

2、以下是小编已收录书籍,可以直接点击阅读哦~

3、   这让特蕾莎在这段关系中猜忌又不安。二人的僵局在苏联侵入捷克的时代背景下有了一次弥合。二人离开故土,去异乡生活。可是托马斯依旧不改风流本性,这让特蕾莎在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和丈夫不忠的双重压力下,还是选择回到祖国。

4、    米兰·昆德拉,男,1929年4月1日出生于捷克的布尔诺,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昆德拉主要成就获得以色列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欧洲文学奖,代表作品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玩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百度云)。

5、穿超短裙的布拉格少女在苏联坦克面前,挑逗苏联士兵,那些士兵一个个欲火如焚,他们知道怎么对待反抗的捷克人民,却不知怎么处理穿超短裙的少女。

6、小说首先提出问题为托马斯设定规定情境,即轻与重的存在编码;于是哲学思考本身有了小说性,问题本身则是小说家在作品中显现的哲学思考。

7、(瘦竹按:有没有情节不重要,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就没有情节,但没有哪部小说一样像它那样有诗意,那么美.)

8、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9、——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10、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就越真切实在。——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1、幸运的拉伯雷(RABELAIS)时代;小说的蝴蝶腾空飞舞,随身带走蚕蛹的碎片。当庞大固埃(PANTAGRUEL)和他的巨人的外表还属于神奇故事的过去时代,巴努什(PAANURGE)则已从小说尚未人知的未来来到。

12、你所在意的总是那个你最无法掌握、最摸不透的人,无论男人女人。你觉得自己无法完全拥有,患得患失,这样的感情既让人焦虑,又让你乐此不疲,止不住的想要得到全部。——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13、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会变得比羽毛还要轻,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这样看来,人生也是一种媚俗。

14、大学越来越多,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文凭,他们得找到论文题目。题目是无限的,因为一切都可以论述。档案馆里堆得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文化就在大批的制造,言语的泛滥,数量的失控中逐渐消亡。相信我,在你原来的国家的一部禁书,就远远胜过在我们大学里随口乱喷的亿万言。——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5、媚俗: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媚俗可以无须依赖某种非同寻常的情势,是铭刻在人们记忆中的某些基本印象把它派生出来的。

16、《玩笑》是作家米兰•昆德拉创作的长篇小说,1965年完稿,1967年出版。该书给他带来世界声誉。

17、约翰•巴思(1930——),美国当代作家,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烟草经纪人》。:1967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枯竭的文学》,提出了一个颇为吓人的问题: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否已经被耗尽。许多年后,巴思再次撰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补充的文学》,对自己的观点提出新的解释和修正。

18、本书所描述的背景是1968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当时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的风潮。书中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其内在意义是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会变得比羽毛还要轻,似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这样看来,人生也是一种媚俗。

19、她却和托马斯有着本质的区别,她只是想证实托马斯告诉她的做爱和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显然她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可以说特蕾莎的爱情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托马斯的放纵。

20、小说是这样一个领地,在这里你不发表断言;它是游戏的领地,是假想的领地。小说之内的思考就其本质而言便是假想的。

21、欧洲伟大的长篇小说都是作为娱乐开始的,每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对娱乐都有一种怀旧之情。事实上,那些伟大娱乐的主题都非常严肃。(比如《巨人传》《堂吉诃德》)

22、主演:克里夫·欧文、罗泰尔·布鲁特、保罗·贝坦尼、伊恩·麦克莱恩、米克·贾格尔、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裘德·洛、蕾切尔·薇兹

23、(瘦竹按:他们每个人的性观念都未必是正确的(何谓正确?),相信读者也不会受影响,之所以把他们的性观念单独列出来,是因为,托马斯与特丽莎、萨宾娜的冲突与和谐与他们的性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2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4z9mJFuzlue0s1GzS8psg?pwd=8r4n提取码:8r4n

25、小说结尾的那场音乐演奏,更准确地说,象一首从容的协奏曲。就在音乐的最高潮,一切嘎然而止。

26、昆德拉问题研究的重要特征是拒绝得出结论,他认为是塞万提斯让人知道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

27、牧歌:我们都是被《旧约全书》的神话哺育,我们可以说,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象是对天堂的回忆:天堂里的生活,不象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烦。

28、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

29、人类之时间并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0、一条海洋里的鱼要找到一条和自己相濡以沫的鱼,也许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海洋那么大,有那么多鱼嘛!可是,事与愿违的是,它没能和它最爱的锦鲤相濡以沫,因为锦鲤离开了它,去了水族馆。它也没能和最爱它的小鲈鱼相濡以沫,因为小鲈鱼离开了它,去了一片宁静的小湖泊。这就是生活的现实,人类如此,鱼类也如此。锦鲤告诉了它,生活是现实的,人首先要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小鲈鱼告诉它,人生经不起等待,海枯石烂后,相濡以沫还能坚持多久呢?

31、(瘦竹按:博尔赫斯(《最后的对话》)、卡尔维诺(《美国讲稿》、埃科(《埃科谈文学》)表达过类似的观点。纳博科夫的《独抒己见》几乎把我们所仰慕的文学大师都黑了一个遍,就是因为纳博科夫认为他们的作品不是有议题的垃圾就是所谓的思想文学。)

32、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33、2019年3月26日于深圳书城中心城南区多功能厅,我们邀请到著名书评人瘦竹老师为读书会的书友们分享了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瘦竹老师根据PPT及当时现扬的情况,整理了这篇文章。开讲前的史地课、第一部分:关于昆德拉,根据网上资料整理而成,书友们可以作为参考了解。第二部分:昆德拉的小说观、第三部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分析,观点主要参考了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吴晓东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当然,也有一部分是老师自己的理解。希望对广大文学爱好者能由此得到一些收获。

34、(瘦竹按:由此可以断定,昆德拉绝对不同意“文以载道”的观点,比如他说,奥威尔小说(《1984》)的流毒在于,他将一种现实无可挽回地缩小在它纯政治的范围内,而且只局限在这一范围的否定面上。)

35、词典小说代表作米洛拉德•帕维奇《哈扎尔辞典》,韩少功《马桥词典》。

36、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37、2002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购得昆德拉13部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权。

38、    原著小说堪称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米兰·昆德拉通过描写一段爱情故事来讨论关于生命中的轻与重的意义,同时还表现了捷克在60年代的特殊历史。

39、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0、布拉格:提及布拉格人们很想起另外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卡夫卡,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布拉格度过。

41、不管你承不承认,女人的生命本质上就是由爱情来贯穿。爱情来了,生命便如花般绽放,鲜活可爱;爱情死了,生命之花便枯萎凋零,再也不能吐纳芬芳。可以说,一个女子,于灵肉的追求与守望,成就其一生,也毁灭其一生。也许你不尽同意,可是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全是这样的。

42、媚俗的典型表现:政治家亲吻婴儿的脸蛋、群众大游行等。

43、反复叙事:每一次重复都意味着不同的角度和动机,反复叙事影响了小说的叙事时间,它造成了故事时间的穿插和倒错。

44、东欧剧变后,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45、媚俗的根源就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46、这位学姐曾和我一起去看孟京辉的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也曾在未名湖畔的长椅上闭眼听我朗诵顾城的诗。我在去看话剧的公交车上对她说,如果我有三次生命,一次愿过诗人的一生,一次愿过社会学家的一生,一次愿过流浪者的一生。想不到一语成谶,在我的半生中,我把这三次生命都过了。然而我和学姐并没有进一步的故事,因为当时我胆子太小。

47、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

48、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爱情是不是人生的全部?

49、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预先被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许可了。——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50、莫言说,我只看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昆德拉生活在奉行极左体制的国家。他的小说是政治讽刺小说,充满了对极左体制的嘲讽。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而且,这种对极左制度的嘲讽能引发中国人的“文革”记忆,人们很容易对那些描写心领神会,很值得一读。

51、托马斯:医生,特丽莎的恋人、丈夫,萨宾娜的情人,与众多女性的肉体关系。

52、“噪音可有个好处,淹没了词语。”——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3、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54、——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55、人的存在,每个人对生命轻重的追求不同,方式也不同。书中,米兰·昆德拉通过托马斯和萨宾娜尝试了生命轻重取舍的不同方式,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对“媚俗”的反叛。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人类的一个通病,是一种以撒谎作态和泯灭个性来取悦大众,取宠社会的行为。作品中托马斯和萨宾娜都体现了反“媚俗”。区别在于托马斯是以一种表面上退让的抵抗来否定“媚俗”;而萨宾娜则是背叛,出走的抵抗。两者在反“媚俗”上的表现反过来又体现了作为其生存状态的生命之轻与重。

56、(影片中对萨宾娜这条人物线的处理并没有原著丰满)

57、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音乐学院院长。

58、新版本译者是许钧,译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59、这是米兰·昆德拉的书,大意是说生命因为能够背负起许多重量而显得有意义,如果一个人变得轻而又轻,就会觉得人生毫无意义,这是生命所不能够承受的。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

60、特蕾莎对卡列宁是一种无私的爱,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生命中的“重”,而她却偏偏爱上了生命中“轻”大大多于“重”的托马斯,最后她也放弃了自己一贯坚持的“重”跑到工程师那里,让“重”变成了“轻”。

61、捷克共和国,简称“捷克”,国土面积78866平方公里,人口1056万,与德国,奥地利,波兰,斯洛伐克四国接壤,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

62、(瘦竹按:昆德的哲学和音乐教育背景,对其创作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小说里常常充满了哲学思辩,五线谱也不时出现在小说文论和小说里。小说结构也深受音乐的影响。

63、以后文字主要来源于《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昆德拉》

64、投稿、荐稿可留言或发邮件:2479791180@QQ.COM

65、一种新艺术诞生之非凡时刻给了拉伯雷的书以难以置信的财富;一切都已经在那里了:似真与似假,隐喻,讽刺,巨人们与正常人们,轶事,思索,真正的和虚构的旅行,智慧的争吵,纯粹卖弄口舌的离题。(瘦竹按: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美国作家约翰•巴思《烟草经纪人》也具备这些特点。)今天的小说家,十九世纪的继承者,对早期小说家这个绝妙混杂的宇宙以及他们身居其中的快乐的自由不由生起含有羡慕之情的怀旧。

66、托马斯不媚俗的两个例子:既不签署反悔声明,又不在释放政治犯的声援书上签字。

67、电影则由美国著名导演菲利普·考夫曼指导,美利坚早期男神丹尼尔·戴·刘易斯和法国影后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男女主角。电影虽然没有完全还原原著,但总体影像完成度还是很高的。

68、托马斯和特丽莎去瑞士,并最终去乡下,与布拉格之春可以说有直接的关系。

69、米兰•昆德拉(1929年——),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70、    但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在表现特定历史背景的画面时,采用了伪纪录片式的拍摄。导演尽量重现了当时的影像资料,让演员成为历史的参与者,置身其中,见证这一个时代。

71、(瘦竹按:类似于陶渊明的桃花源,但爱情的魅力正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如果只是一味地简单快乐,人也会觉得很无聊。)

72、人的生命中有很多“不可承受之重”,比如来自工作、生活、感情、人际关系等等,因人而异。但人们往往忽略掉,生命中还存在着“不可承受之轻”!一个人活在一个没有压力的世界,为什么没有压力,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他养尊处优,衣食无忧;比如他不思进取,整日无所事事,如同行尸走肉;比如他逃避现实,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些都是消极的行事方式,这种“没有压力”的生活,不会让人感到“沉重”,而让人感到“轻松”,但这种“轻松”会毁掉一个人,使其淹没于滚滚红尘而一事无成。所以这种“轻”是要不得的,是生命中不该承受也不可承受的!(以上系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73、我小说中的人物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种种可能性。正因为如此,我对他们都一样地喜爱,也一样地被他们惊吓。他们每一个人都已越过了我自己固定的界线。对界线的跨越(我的“我”只存在于界线之内)最能吸引我,因为在界线那边就开始了小说所要求的神秘。小说已不是作者的自白,是对人类生活——生活在已经成为罗网的世界里——的调查。

74、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第一部轻与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生日贺词简短(精选11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