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简介及代表作品(精选41句)

2023-11-14 09:01:33

朱熹简介及代表作品

1、朱熹的学术启蒙是从其父那里开始的。朱松本身就是北宋理学家“二程”的三传弟子,师事罗从彦(字仲素,豫章先生)。朱松举家移居福建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当时的理学中心之一就在闽中,这使得他在仕途不得意的日子里仍能与道学诸友保持着亲密的交往,并以此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朱熹日后能成为理学大师与“闽学”领袖,与朱松有这样一层关系是分不开的,闽中理学家乐意接受朱熹这样一位理学后人。朱松临终前,将朱熹托付给了崇安的三位道学挚友:胡宪(字原仲,绩溪先生)、刘勉之(字致中,白水先生)、刘子翚(字彦冲,屏山先生)。这三位就是早年对朱熹影响深刻,朱熹以父相事的“武夷三先生”,其中刘勉之还把女儿许配给了朱熹。

2、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3、文集中,有相当数量的诗文写作年代不明,给使用者造成了很大困难。此次整理,作者对全部诗文逐篇考订撰作年月时日,注于题下。这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有笔者《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顾宏义《朱熹师友门人往还书札汇编》及郭齐《朱熹新考》一书中之《朱熹诗词编年考》。

4、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松十分热衷道学,与朱熹墓建阳黄坑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

5、前两日,小编发布了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书法作品,获得了读者的热情关注。这不禁使小编想到了也可以给读者介绍一下理学宗师朱熹的书法,从而有助于我们从书法的角度来比较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6、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朱熹简介及代表作品)。

7、为了支撑和推动朱子学研究的新发展,核心基础文献的高水平整理研究是关键。在朱熹的三部代表作中,《文集》在可靠性方面优于《朱子语类》,在内容的包罗万象方面优于《四书集注》,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1996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郭齐、尹波校点本《朱熹集》,其后台湾德富文教基金会于2000年出版了校点本《朱子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了校点本《朱子全书》之《晦庵先生文集》。

8、文集共收朱熹诗词762篇,1218首,其创作背景、本事、人事、典故不易弄清,加上语言障碍,给使用者造成了不小的理解困难。此次整理,作者对全部诗词逐篇做了解题和笺注。解题主要提供有关背景材料,从总体上提纲挈领地概括某些篇目的全篇意旨及疏释篇题中有碍理解的个别词语。

9、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10、笺注则旨在疏通文义,帮助读者达到对作品的正确理解,主要注释疑难词句、典故、某些特殊的背景、思想内容及人、事,而一般词语则不注、少注或略注。不串讲,不赏析,不烦琐考证,留待读者咀嚼体味。全书总计注释5300余条,朱熹文集之有注释,在史上尚属首次。(朱熹简介及代表作品)。

11、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12、  1200年春,朱子病情恶化,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仍以更旺盛的精力加紧整理残篇,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三月初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d禁”运动中去世。十一月,朱熹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尽管反道学的当权者严令约束,四方道学信徒前来参加会葬者仍有近千人之众。

13、在总裁读书会精品课上,华杉为我们推荐了《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这周小书僮陪你一起来精读这本书。

14、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身老心闲益壮,形癯道胜还肥。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15、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乘机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16、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尤溪(原属南剑州今属三明),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安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

17、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18、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19、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2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21、朱熹,儒学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作“朱子学”,对明清时代乃至朝鲜、日本等国影响极大。“朱子学”强化了“三纲五常”的儒学思想,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只是日后的朱熹门徒对其学说的固步自封和歪曲解读,从而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影响了民主和自由的发展,也导致了诸多现代学者对他的褒贬不一。

22、HewasamongthetwelvephilosophersinDachengHallandwassacrificedbyConfucianism.

23、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

24、此卷书法笔墨精妙,萧散简远,笔意从容,灵活自然,为朱熹传世佳作。明陆简《朱熹城甫唱和诗帖跋》云:“紫阳夫子平生讲道之功,日不暇给,而于辞翰游戏之事,亦往往精诣绝人。”

25、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26、ZhuxiwastheonlyonewhoworshippedtheConfuciantemple,notadescendantofConfucius.

27、朱熹(1130-1200),字元晦,改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朱氏婺源大族,其父朱松(?-1143),字乔年,号韦斋,政和八年(1118)上舍出身,官至左承议郎、守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史馆校勘。母祝氏,亦出新安望族。绍兴七年(1137),全家迁居建州(福建建瓯)。朱熹长期生活在武夷山,晚年定居建阳考亭(今福建建阳市)。朱熹5岁入学,18岁贡于乡,次年(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第。在朱熹71年的生涯中,为官9年,其他时间大都是著书立说、讲学论道,其著作有70余部460多卷,主要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通监纲目》等;创办书院27所,门生达数千人。

28、朱熹《致教授学士尺牍》,又称《向往帖》,是以行草书成。由内容中有“长沙新命,力不能堪,恳免未俞”的句子来看,可以推知这应是绍熙五年(1194),朱熹六十五岁时,辞知潭州(今湖南长沙)任的时候所写。这幅尺牍中,朱熹的起笔多侧峰斜出,行笔迅速,转折自然,虽无意于求工,但点划波磔,无一不合传统书法的法度。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30、  1178年,朱子出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建立“白鹿洞书院”,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院”,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该《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不仅成为后续中国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

31、朝昏一俯仰,岁月如奔川。世纷未云遣,仗此息诸缘。

3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朱熹名句

33、朱熹尺牍书法作品《与彦修少府帖》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4、  1160年(绍兴三十年),三十岁的朱子决心向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字“元晦”。

35、1196年十二月,“庆元d禁”正式发生。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子“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朱子被斥之为“伪学魁首”,位列黑名单之中的第五位,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朱子以伪学罪首落职罢祠,其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

36、《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四书章句集注》以“理”为中心,展现了“理”与儒家经典中的范畴体系的联系,并以此界定了这个范畴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如天、人、性、道、心等。

37、《四书或问》为宋朱熹撰,共三十九卷。朱熹事见《四书章句集注》条。朱熹既作《四书章句集注》,复以诸家之说纷纭,因设为问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书。此书有《大学》二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非成于一时。

38、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39、其易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周易本义》、《易学启蒙》、《朱子语类》等书中。按朱熹《年谱》,《周易本义》成书于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启蒙》成书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据今人朱伯昆考证,“《本义》于《启蒙》前,并未成书。”(《易学哲学史》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年)此说可谓精确。需要说明的是,《易学启蒙》虽列朱熹名下,而并非他一人所为,是他与蔡元定通力合作的结果。蔡元定学生翁易在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记载道:“晦庵疏释《四书》,因先生论辨有所启发者非一。……六经、《语》、《孟》、《学》、《庸》之书,先生与之讨论讲贯则并驰其功焉。《易学启蒙》一书,先生研精覃思,屡年而后就,晦庵复删润之,始克成书。”(《蔡氏九儒书》卷首《蔡氏诸儒行实》)此“先生”是指蔡元定。翁易关于《易学启蒙》是由蔡元定起稿、朱熹删润而成的记载,在《宋史》中有同论。《宋史.蔡元定传》曰:“熹疏释《四书》,及为《易》、《诗传》、《通鉴纲目》,毕竟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属元定起稿。”这一点同时在未熹的言论中可以得到印证。朱熹在给蔡元定信中说:“《启蒙》修了末?早欲得之。”(《文集.答蔡季通》)又说:“《启蒙》所改是否?又天一地二一节,与天数五地数五相连,此是程子改定,当时不曾说破,今恐亦当添程说,乃明尔?”(《文集续集.答蔡季通》)朱熹在《启蒙序》中也明言:“因与同志,颇辑旧闻,为书四篇,以示初学,使毋疑于其说云。”此“同志”即蔡元定。“为书四篇”中“书”即《启蒙》。由此可知,翁易所记可信。

40、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非主流情侣头像图片(精选3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