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美学思想(精选68句)

2023-12-10 10:06:12

席勒的美学思想

1、(2)(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一版.

2、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生。(席勒的美学思想)。

3、席勒设想了两种形式冲动的时间性状况,其一是认识活动,其二是伦理活动,他说:“涉及认识时,是适用于每个判断的法则,当涉及行动时,是适用于意志的法则。不管是我们认识一个对象:给我们主观的一种状态加上客观的有效性,还是我们从认识出发,进行行动,把客体当作规定我们的状态的尺度——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是把这种状态从时间的裁决中夺回来,承认它对一切人和一切时间都具有实在性,就是说,承认它有普遍性和必然性”(63-64)。很显然,这两种状况所指的就是科学活动中的真理与伦理领域中的规范、规则。在形式冲动中,人们所做到的是“应该”做的,它已经完全摆脱了一个接着一个涌来的欲望,也摆脱了变化,摆脱了渴求——满足——餍足——这一持续生灭的时间之链。

4、这同我们现代人完全不同!在我们这里,类属的图像也是放大以后分散在个体身上--但是,是分成了碎片,而不是千变万化的混合体因而要想汇集出类属的整体性就不得不一个挨一个地去询问个体"。席勒批判资产阶级社会是"利己主义的制度"。他的措辞使人想到青年马克思。

5、艺术史是有关美术发展过程的,理论的东西比较少,主要是历史常识,比如不同时代的风格、流派、艺术家等等。

6、但是还有一种更高的概念可以统摄这两种方式。如果说这个更高的概念与人道观念叠合为那是不足为奇的。

7、但是,席勒从抽象的“人性”出发,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人性分裂和人性复归的过程,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文化、教育,这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唯心论。

8、席勒并没有达到顶峰,因为仍然站在美学的角度讨论问题;但接下来我要写的可能就要超越美学范畴了。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康德。

9、梁启超首先提出“趣味教育”。王国维则是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人中国并对美育的独特性质和独立地位做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指出要“以美育代宗教”,因为:

10、在这里所说的“形象”并不是与“抽象”相对立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其具体的含义正是抽象的范畴或者观念,其实,与“形式”是基本同义的。席勒说,当范畴或者观念变成生活自身,或者说,观念与范畴的原本的、原发性的存在状态自身正是感性的生活本身,而且是愉悦性的,那么,这就是审美活动或者游戏冲动。

11、在席勒在第十五封信对游戏冲动的陈述中,大部分笔墨都用在了对游戏冲动自身特性及其意义、价值的强调上,也可以说,它的自身特性正是意义与价值的独特之处。席勒意图通过这种笔墨恣肆的强调,来突出游戏冲动的必要性、冲动性;就其必要性而言,游戏冲动是实现完满人性的具体呈现与路径;就其冲动性而言,其意义或者价值作为一种冲力、冲动始终要求体现出来,实现于某一具体的、生动的审美活动,其实也就是体现为时间性的视野或者视域之内。

12、  弗里德利希·席勒(1759——1805),天才的诗人、戏剧家,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重要代表。在文学史上,席勒和歌德一起并称为德国文学的“双子星座”。《埃福尔特学者报》的评论家盛赞他为“德国的莎士比亚”。对于席勒在美学上的成就,他的好友歌德曾高度评价他“为美学的全部新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就连“素来不肯轻易的牺牲哲学来推崇一位不是专门研究哲学的思想家”的黑格尔也赞美他是“一位心灵深湛而同时又爱作哲理思考的人”“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黑格尔认为正是由于有了席勒“哲学才达到了它的绝对的观点”。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学家,国内对他的研究却相当的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国人对席勒的研究多集中在在文学领域,对他的美学思想研究多是一些零星的评介。1980年代之后,国内对席勒美学研究成果逐渐多了起来,并出版了几本学术专著。但整体而言,这些著作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所欠缺。这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席勒的美学声誉在中国不能像他的诗歌、戏剧创作一样能够尽人皆知。

13、首先,《席勒美学引论》的研究范围更加全面,研究体系更加缜密。在张玉能之前,国内外的席勒美学研究者大抵关注的是席勒美学的客观性以及他的审美教育思想。比如鲍桑葵的《美学史》就突出论述了席勒关于“美的客观性”及其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桥梁作用。比尔兹利在《西方美学简史中》则把论述的重心放到了他的审美教育思想上。中国的学者,比如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中探讨了席勒三部主要美学著作中的美学思想,但依然不够全面。张玉能的席勒美学研究在《审美王国探秘中》就展现出全面、系统的特征。朱立元曾评价该书“在研究席勒美学的思想范围、内容和涉及方面”是当时“国内最广、最全面的”。较之于《审美王国探秘》,《席勒美学引论》的研究范围更加全面,研究体系更加严谨。在内容方面,《席勒美学引论》增加了席勒的美学范畴体系、席勒的诗歌美学思想研究,以及席勒的喜剧理论研究等内容。把原来在导论中以较小篇幅进行讨论的《审美教育书简》列为专章进行研究,把《审美王国探秘》中秀美庄严崇高一章中的“崇高”列为专章进行研究,而秀美和庄严则融入了崇高论与范畴论中。在研究体系上,《席勒美学引论》也更加合理,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导论部分,作者总论席勒美学体系的特点是“人性美学体系”。一至七章分论席勒美学思想,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一至三章,分别研究席勒的《论美书简》、《审美教育书简》、《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的美学思想。第第五章是范畴论。作者先论述席勒的崇高理论,然后深入探讨席勒美学范畴与人性、艺术、审美教育的关系。第七两章是艺术论,分别探讨席勒的戏剧美学思想和诗歌美学思想。结语部分论述了席勒美学的原创性贡献,突出了席勒美学的历史地位。前三章,对席勒最重要的三部美学著作进行研究,作者倾向于向纵深处开掘。后四章,对席勒的美学范畴理论与艺术理论的研究,多涉及席勒大量美学论文的横向联系。这样纵横交错的研究结构,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使得席勒美学思想体系呈现出了立体的风姿”。

14、那么,在席勒对形式冲动的描述中,其文字就充满了来自“无时间性”领域的词汇——“这个要求保持人格性的冲动,除了它必然永远要求的东西以外另无其它要求;它现在的决断就是永远的决断,现在的命令就是永恒的命令。因此,这种冲动包括了时间的全过程,就是说,它扬弃了时间,扬弃了变化;它要现实的事物是必然的和永恒的,它要永恒的和必然的事物是现实的,换句话说,它要求真理和合理性”在此,席勒一方面如论及感性冲动时所说,人的行为或者主观心理活动作为一个时间性的存在状态是前后相续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之间的消长相连正是如此,另一方面,席勒着重指出了理性冲动或者形式冲动在发作、涌现之时,“现在”就是“永远”“永恒”。当然,席勒在这里并没有对形式冲动作为一种行为的“时间性”与在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的“无时间性”做出清晰的区分,但是就其整体论述来看,其思想的核心正是在于强调“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或者“法则”本身是没有时间性的。

15、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0257-0254  

16、(6)审美要根据主体的情感(被动因素),所以美也标志“主体的一种情况”和“作为”。

17、从席勒对感性冲动论述中所涉及的时间特性来看,其真正的意蕴是——感性冲动虽然也体现为“长时间的延续”但唯其是一种为了物质满足而起的“激情”,而且这些“激情”的满足是瞬间的,一个“激情”被满足,其它“激情”又继之而起,因而席勒把这种感性冲动称为“变化”,其实也就是由不停歇地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导致的“促逼”“紧迫”“冲动”的感觉或者行为本身,这种感觉与行为本身的原本状态就是“时间”或者就是“时间性”,也就是感性冲动自身作为一个因果相续的过程,并不是说“因”自身是无时间性的,它只是引发感性冲动过程的一个“出发点”或者“点”,“因”自身就是一个意向性的活动,而且其存在的状态不仅是绵延着的、持存着的,而且“因”在“果”之中是作为一个推动力在持续地起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与“果”之间就不仅仅是由一方决定而触发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因果”相续且“因”在“果”之中呈现出来,因而,两者就再也不是可以截然分立的两者,尤其是“因”不再是优先于“果”或者甚至可以完全孤立存在的事物,而是统整地体现为一个行动级,隶属于一个意向性行为。这种涌动着的感性欲望本身、感性冲动本身正是主观时间原发性的或者源始的现身。

18、但是,席勒在整体上还没有把“时间”理解为各种不同的“时间性”或者“时间特性”或者由各种不同的“时间性”“时间特性”呈现出来的“时间”,他还是把时间理解为孤立地存在于人类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人类活动只是利用时间作为一个标准或者尺度来衡量自身。就整体来看,在《审美教育书简》之中,席勒把“时间”理解为前后相继的运动,当然,这种“前后相继”观念已不同于对时间进行空间理解的“客观时间论”——即依据物体在空间中的绝对匀速运动所制定的时间,其所指的是“因果相继”这一时间特性——即感性冲动所引发的行为,这种时间观显然离社会时间与主观时间的形态更为切近,当然,席勒还是把这种时间理解为孤立存在的“瞬间”,而不是把“因果相继”理解为一个行为自身内在的先天时间特性,因而,席勒把感性冲动的时间性表述为——“感性冲动”充实了“时间”,表述为——“要求时间有一个内容”以及“充实了内容的时间”。

19、1983张玉能论美书简武汉大学出版社刘纲纪主编《美学述林》第1辑收录。

20、在这段文字中,席勒是从充分发达的、教化程度较高的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的角度,来谈论两者之间关系的,感性冲动的放松不是感觉迟钝,形式冲动的放松不是使人堕落的意志与思维的衰微,而是一个“自我”在行动流之中的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以人格的活动来节制感性的强度,以感觉的丰富性作为人格的源泉,也就是说——由对方的积极活动来限制与放松双方合理的领域。这正是游戏冲动最典型的特征。

21、    希腊人在人道中还没有丧失掉自然,所以在人道以外遇见自然,并不使他们惊奇,他们也没有迫切的需要,要去寻找足以见出自然的对象。他们还没有自己与自己分裂(即内部分裂——引者注),因而自觉为人是快乐的,所以他们必然坚守人道为他们的大原则,努力使一切其它都接近这个原则。

22、本文刊于《文艺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此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23、审美能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的压抑,有助修身养性,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至于到底是审美还是审美过程中遇到的绝对否定者导致人获得自由就有待考证了。我们可不可以猜测真正使审美有助于人格教育的是存在于审美活动过程中的绝对否定者,而席勒并未意识到这点。 

24、当务实的精神被关闭在由各种客体所组成的单调的圈子里,而且在这个圈子里又被各种程式所束缚,它必然会看到自由的整体在他眼前消逝,同时它的范围变得越来越贫乏。

25、对席勒及那个时期的德国知识分子而言,法国思想者提出的诸多理念曾经代表着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法国大革命也曾经给几代德国知识分子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自由、平等、博爱”是引领一个时代的话语,“法国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它被看作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时代里,为理性原则所指引的人将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在法国大革命的实践中,却发生了超乎人类想象力的恐怖与残忍,雨果在《九三年》中对此曾有过精彩的描绘。这种剧烈的反差与悖论导致了德国的哲人们陷入更加深刻的思考,正如恩格斯所言,“政治自由和市民自由永远都是神圣之神圣,是人类奋斗最崇高的目标,是所有文化活动的核心要旨,但是这么一个雄伟的建筑只能以高贵的人格为坚实的基础,在给市民创造宪法之前,首先必须为宪法培育市民”。而席勒所缔造的审美路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和修正法国经验的产物,他对“完整”“均衡”“统一”等概念的执着和迷恋实际上意味着他力图消灭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谬乱和荒悖,从而达到某种至境。

26、(1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七三至七五页。

27、因此,它不可能是结合,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冲动或行为同时具有的两种特性。之所以说是“一种”冲动,正是为了突出体现其整体性,或者混融不可分割的特性。即便是在学术理论分析的角度,也要确保其构成上的基本特征——“主客不分”,而且这种“主客不分”不同于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之中的“主客不分”,尤其是不同于形式冲动之中的“主客不分”。自游戏冲动与感性冲动的差异而言,因为席勒与康德一样,轻视视听感官之外的其他感官,也就是说——把视听感官之外的其他感官所指向的对象都排除了。自游戏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差异而言,形式冲动虽然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主体也是始终指向对象的,但是主体却要永远与对象之间保持一种冷静、客观、中立的态度。

28、根据席勒对人的理解,人的构成分为两个部分,“可在人身上分辨出持久不变的和经常变化的两种状态,持久不变的,称为人的人格;变动不居的,称为人的状态”。这种二元观念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灵—肉”二元观念,不难看出席勒对“状态—人格”的区分也是这一古老思想之树所结出的果实。

29、(7)唯其是形象,美是观照的对象;唯其是生活,美是情感的对象;合而言之,美是海的形象。作为生活,美须服从物质界的必然规律(被动);作为形象,美须显出精神界的自由(主动),所以美是二者的统一。

30、第游戏冲动以非物质对象为游戏目标,因而摆脱了形式冲动与感性冲动的双重强迫,其根本特质是轻松的、愉悦的、自由的。

31、席勒提出,“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是美,而美是活的形象。根据这种冲动,人将努力使变化与持恒、接受与创造相结合;自然的强制和精神的强制将互相抵消,感性和理性互相调和。现实中的人存在于两种状态中:紧张状态和松弛状态。美在现实中的作用,根据它作用的对象,即人在经验中的不同状态,对紧张状态具有溶解作用,对松弛状态有振奋作用。提出“自由心境”,在这种心境中通过感性规定和理性规定的对立达到彼此之间的平衡,种心境中感性和理性同时活动从而彼此抵消,心绪既不受物质的、也不受道德的强制。这种实在的和主动的可规定性状态叫做审美状态。美在心绪中不产生任何具体的个别的结果,只是给人以自由。美的作用就是通过审美生活再把由于人进入感性的或理性的被规定状态而失去的人性重新恢复起来。美是自由观赏或反思的产物。从审美状态可以向任何更高的阶段发展。人摆脱了动物状态进而具有人性的标志,是喜欢假想、爱好装饰与游戏。假象是一切美的艺术的本质。审美游戏到了高级阶段,美本身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这时就建立起美的假象王国,在这里人摆脱了一切(包括物质的与道德的)强制,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它的基本法则,平等的思想得到实践。 

32、表现说,代表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

33、其次,《席勒美学引论》凸显了席勒美学体系的“人性”特色。对一个理论家的学术思想进行研究时,能否抓住其思想特性十分重要。席勒美学思想的特性是什么?有学者把席勒美学归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比如门罗·C.比尔兹利。但这显然不能凸显席勒美学的特色,因为客观唯心主义作为西方重要的美学思潮不仅包括席勒美学,谢林、黑格尔等也都在此列。我国的学者大多把席勒美学体系概括为人道主义美学体系,比如朱光潜先生就指出“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以及其它论文里建立了浪漫运动时期的人道主义理想:理想的人是全面得到和谐自由发展的‘完整的人’”。张玉能也曾把席勒美学体系称为“人道主义美学体系”。早在1987年,张玉能在《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一文中就对席勒美学作出了概括。此后的《审美王国探秘》(1995)、《席勒美学论稿》(2009)延续了这一思想。然而,《席勒美学引论》的导言却旗帜鲜明地把席勒美学概括为人性美学体系。作者在导言中明确指出“席勒的美学思想体系就是属于18世纪启蒙主义时代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之内”“只是指明了席勒的美学思想体系的大范围,却没有指明它的具体特点”。作者根据席勒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人性”,将他的美学体系概括为“人性美学体系”。事实上,张玉能在《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体系》一文中就已经认识到了席勒美学体系的“人性”特点。他说:“席勒人道主义美学体系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使‘人性完整’达到自由这一人道主义中心议题:他的出发点是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破坏‘人性’完整的愤怒谴责;他的方法是从康德哲学借来的对人性进行先验抽象的分析;他赋予美和艺术以及艺术家的崇高使命就是要使‘人性完整’……”张玉能在《席勒美学引论》中指出席勒美学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性完整”,他的理论依据又是建立在人性分析之上,“一句话,席勒美学体系就是一个人性美学体系”。理解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席勒美学的精髓。

34、康德对于感性和理性的调和的非彻底性,在席勒那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了二者在美的领域内的和解。正如黑格尔所说,“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哲学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于是席勒把自由从康德式的、高不可及的形而上学拉向了大地,认为审美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35、说到底,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80)

36、席勒的贡献在于既看到了感性与理性呈现为时间性行为的对立,又看到了两种冲动并不是非此即彼式的对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第三种冲动可以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对立提供全新的解决途径,也就是说在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分属两者的交叉领域,这个领域虽然同时具备感性与理性两种属性,但是却不能使用单纯的、非此即彼的感性与理性所具有的属性去对其进行探究与描述,这一领域就是席勒所说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如果以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方式去描述这一领域的属性,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要么认为是理性化的感性,要么认为是感性化的理性,也就是说,还是以感性或者理性中的一者居于主导地位的方式来进行的思考,其实这一领域的存在自身是一个浑然的整体,并不是由孤立存在的感性与理性两种要素构成的,是不能进行分解的。这一领域就是审美活动。

37、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我们探讨了这么长时间的美,要么就附着于天主的荣光之上,要么就被绑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上,要么就是对现实的全盘否认,但从席勒开始,人们才意识到,美是多么主观而又独立的事情。

38、由此可以看出,席勒和马尔库塞都是基于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基础之上深刻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自然本性的侵犯,在人性分裂和人性异化的严酷形势下,只靠变革社会政治制度很难实现人性解放,所以另辟蹊径以真正实现人性完满和本能解放成为最重要的任务。

39、狭义的美育,极端的定义是认为美育专指“艺术教育”;其一般的定义是认为美育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有人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

40、  从这个事例以及其说明来看,素朴诗与感伤诗的最明显的分别在于前者是纯粹客观的,后者是要表现诗人主观态度和情感的。这个分别的根源还在于素朴诗人还没有把主体(人)和对象(现实)看成对立,而感伤诗人则相反,要透过已分裂独立的主体来看已分裂独立的对象,这就是所谓“把现实提高到理想”来看。这中间还可看出自发与自觉(“反思”)的分别。

41、他认为我们一共要经历三个阶段:自然人性(完全的感性状态)-感性与精神的分裂(异化状态)-通过艺术对异化的克服(道德状态(我认为是自由状态))

42、席勒说这个道理当另作专文讨论,却没有实践这个诺言;揣测他的意思,大概是说无论是反映现实还是表现理想,都是从人道主义的原则出发,亦即从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出发,这个较高的概念就可以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统一的基础。

43、席勒把来自于自我的两种状态称为双重的任务,即——使我们身内的必然转化为现实,使我们身外的现实服从必然的规律,他认为人生之中就有这两种基本的冲动——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44、18世纪末19世纪初,席勒以其秉持的人本主义理念积极介入社会,生成其独特的“诗性政治”——以艺术化、想象性的方式对现实政治问题进行干涉、评判和解决。对现实问题进行诗性的解决进而缓解焦虑是人类行为的重要表现与特征。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是席勒诗性政治中最具实践性的部分,席勒是“政治美学”名副其实的开启者。审美教育能够充分而全面地渗入个人、社会、国家,并对以上诸元都产生影响且取得一定的效果。

45、席勒认为,人之本性的确是一种二元分裂的结构,兼具着感性和理性两种特性;前者是由物质性、有限的身体所引起的盲目冲动(Trieb),促使人投身于流变的物质生活中,后者则是源自于绝对且无限的精神力,是形式冲动(Formtrieb)的表征,为人形构一种理想的人格。表面上看来,感性和理性——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是彼此对立的,但是根本上,此二者之间具有一种相互从属和相互奠基的关系。席勒解释:因为人于盲目的物质生命中,意识到其感性冲动必须被理性规范,而在建构理想人格时,意识到其形式冲动必须被肉身化成为现实个体——真实的人——才具意义,所以感性和理性二者皆在各自运作的当下发现对另一方的需求,而且基于这种需求,产生了与对方结合的冲动——席勒称此冲动为「游戏冲动」(Spieltrieb)。

46、席勒用游戏冲动去消解人之本性二元论的难题,用美去表征理想的人格性;这些思想都展现在《美育书简》之中。但是,席勒书写《美育书简》一书的目的并不只是去提供一个建构理想人性的理论而已,亦同时去呼应启蒙一词的时代意义——人应通过理性自觉而进行自我教育与成长,而这才是他倡导美学教育的初衷。对席勒而言,美学教育并不是单一个人进行自我修养的事件,而是国家应该介入和统筹的政策;因为个体的理想人格必须在政治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7、2008李光荣席勒:美育书简重庆出版社《大师谈美:全译彩图本》收录。 

48、巫术说,代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

49、审美教育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被提出,是席勒的贡献。他的美育思想,“是根据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传统哲学对人的心理结构作知、意、情三分的理解,特别是康德的‘三大批判’所阐述的思想,而提出的针对‘情’这一心理内容所开展的教育”。在席勒之前,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都表现出明显的忽视人的感性存在的特征。尤其是康德,认为自然和自由之间存在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理性的理论领域与理性的实践领域分属于人的知和意。康德并未将审美视为人性的完美状态,他的最终目的在于道德,称之为道德至上也不为过。

50、也就是说,当描述一个审美对象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寓杂多于统一”“杂而不越”的时候,其实是在说我们基于这一对象获得了“流畅”的完美的、完善的、理想的美感,而且这一美感当然就是一个内时间意识过程。这种“流畅感”体现为——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作品所吸引,我们具身投入到这种陶醉之中,其状态之纯粹、纯美、坚固、圆满,以至于——“没有时间能够侵入的空隙”。这正是席勒侧重从流畅的内时间意识角度来深入分析审美活动、游戏冲动及美育活动理想状态的一个坚实的始基。

51、“自席勒的时候起,现代的头脑即已意识到,关于世界中有神的存在的观念已经丧失”,席勒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一般所说的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动时期,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与改造。具体来说,前现代社会在政治结构上是以皇权、神权为核心的,其意识形态的重要部分是对皇权、神权,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差序社会的神秘化与神圣化。而现代社会的政治结构上则是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因此在转型过程中,对皇权、神权的颠覆和消解,对个人权利的肯定和伸张就成为各类思想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方面,前现代社会的经济往往是脆弱和小规模的农奴经济、小农经济、家庭手工业,这些都不足以催生出更加强大的利益集团从而对神权、皇权、贵族权力提出挑战,由于规模狭小也不足以形成广泛而复杂的交往行为从而构成文化上的冲击。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当资本主义成为一种普遍的事实,就必然因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和文化上的巨大冲击而构成“交往—选择”问题。在文化方面,前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整一性与封闭性,只要不是以多元的政治力量为后盾,就难以形成百家争鸣式的文化竞争、文化博弈关系,传播上的诸多限制与低效率必然导致文化的不发达,同时文化所遭受的政治压迫也相对巨大。而在现代社会,文化上的多元主义已经成为普遍承认的原则,更关键的是,对文化、信仰的个人选择的至上性也获得了广泛的承认,这就使得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促成了文化的发达。

52、这样一来,古今之争又成了现代性进行批判性自我确证的出发点。古希腊的诗歌和艺术"虽然也分解人的天性,把它放大以后再分散到壮丽的诸神身上,但是。它不把人的天性撕裂成碎片,而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混合,因为每个单独的神都不缺少完整的人性。

53、在通常状态下,这两种冲动各行其是,或受制于感性内容,或受制于理性形式,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只有一种“游戏冲动”才能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统一的结果便是美。这样,便改造和发展了康德的“游戏说”,从而揭示了美是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特殊本质。

54、席勒终生对自由孜孜以求,把自由作为自己文学创作与美学思考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所谓自由问题,本身就是历史巨变中的政治问题。对席勒而言,无论是其话语实践还是其社会实践,都必须放置于“前现代—现代”的历史转型中才能考察出其意义与价值。他对暴君统治的尖锐批判,对个人、公民权利的极度褒扬,既是时代对他提出的要求,也是他对时代提出的渴望。而席勒对过渡时代的个人命运的深入思考、对巨大外力驱纵之下的渺小个体的描绘、对与彼时现实相对立的理想世界的想象、对达成这一乌托邦的路径的探索等,其个人话语无不与时代话语时刻共鸣。

5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席勒的诗性政治思想研究”(19FZWB089)的研究成果

5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152/I  

57、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主体是在人性本真状态下生存发展的自然人和自由人,然而在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人性不断遭受自己贪婪欲望的指使,人与自然的失序、人与人信任的丧失无不阻碍着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改变这种异化状态,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为现代人实现人性完整提供了重要参考。

58、  在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二年(1795),席勒又发表另一篇重要论文:《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在《审美教育书简》里(第5—6信),席勒已就近代文化与古代希腊文化进行了对比。指出在古希腊社会的单纯情况里,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内部的感性功能与理性功能都还处在谐和的统一体里,利于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发展。而在近代社会里则阶级对立和分工制造成人与人的矛盾以及人格内部的分裂和腐化,极不利于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发展。他还指出要使近代文化危机得到解救,须通过审美教育去恢复人的完整性,即感性与理性的统从而恢复社会的和谐和团结一致。这种古代人与近代人在心理情况上的对比一直是席勒在长期中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文克尔曼和莱辛提倡研究希腊文艺以后,特别是在浪漫运动逐渐露苗头以后,就日渐显得尖锐。人们逐渐意识到近代人的心理习惯,道德习俗,文学艺术乃至于一般文化和古希腊的都大不相同,因而谁优谁劣的问题以及如何继承古典遗产的问题也都跟着起来了。这是一种新唤醒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在席勒心里比在当时任何思想家心里都显得更活跃,因为他素性爱沉思反省,对自己的理想与当时德国现实的矛盾以及对自己心中哲学思维与创造想象的矛盾,都特别感到尖锐,有时甚至感到苦痛。他在上文已经引过的给歌德的那封信里就已经道出了这种苦痛。歌德的比较单纯的一切从感性出发的艺术性格和席勒的徘徊于诗与哲学之间的性格的对比,也使席勒自觉相形见绌。他从他自已的缺陷去诊断近代诗人的病根,他羡慕歌德,他羡慕希腊,认为回到他们所表现的那种人格与自然的统感性与理性的统是近代诗的唯一出路。《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就是在这种认识和信念之下写成的。

59、  席勒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上的最大功绩在于首次指出现实主义的素朴诗与浪漫主义的感伤诗的分别在于前者反映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更高的现实”),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且指出这两种创作方法应该统一而且可能统尽管他对如何统一还没有看得很清楚。他首次在文学领域里确定了“现实主义”的涵义,而且指出它与自然主义不同:自然主义所处理的是“庸俗的自然”,现实主义所处理的是显出“内在必然性”的“真实的自然”。他对自然主义斥责不遗余力。他的文艺观点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60、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主要包括: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和善之美、和合之美等和谐思维。

61、  素朴诗只有一种处理方式,因为它“追随单纯的自然和感觉,局限于对现实的摹仿”。至于感伤诗人则“要应付两种互相冲突的东西”,现实和理想,这双重原则究竟是哪一个占优势,就决定在处理方式上可以有分歧:

62、斯宾塞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席勒的观点,认为艺术由游戏发展而来,它们都是过剩精力发泄的冲动性活动,能够使人产生一种审美快感,并且不带功利性和目的性。

63、席勒的深刻之处在于把感性与理性看作是一个主体或者一个自我的时间性活动过程,而不是仅仅在字面上对两者进行抽象而含混的对比;而之所以只能对两者进行抽象与含混的对比,正是因为没有把两者作为一种实在的价值活动,尤其是作为最为切身、切近的时间现象来看待,因为感性与理性作为不同的价值正是在鲜活的、绽出性的价值实现与领悟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只是到了海德格尔,才开始大张旗鼓地把对价值与意义(即存在)的领悟看作是本真的时间显现——也就是此在本身,他说:“我们须得源源始始地解说时间性之为领会着存在的此在的存在,并从这一时间性出发解说时间之为存在之领会的视野”

64、游戏冲动消除了感性的片面性自由,使之与理性相协调;而又消除了理性的强制性法则,使之与感性一致。游戏这个过程就是让人达到理性和感性统一的过程。“游戏”既是对当下生活环境的超越,但又不是否认和压抑个人情感,从而具有一种“自由性”的基本特质。

65、┈┈┈JournalofAestheticEducation┈┈┈

66、可以看出,形式冲动之中的“形式”“法则”完全不同于感性冲动对不同的欲望对象的千变万化的渴求,因而,感性冲动之中的因果消长的时间之链在形式冲动之中就消失了。这在根本上是时间性的丧失,是反时间的,因为“形式”与“法则”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它们的产生无待乎前提与条件,也不会因不同的主体而变化,更不会因同一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根本上就没有被激发-延续或持存-终结等这些时间的属性,当然,也可以把这种状况视为时间性的一种独特状态——“永恒”——“永远的现在”。

67、在席勒和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无论是自由王国还是非压抑社会都是自由的审美国度,自由是其审美乌托邦的最终目标,在那里,人都是保持自我精神完整性的真正的自由人。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坚强的优美句子(精选58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