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因果报应经典语录(精选74句)

2023-05-05 09:09:11

佛学因果报应经典语录

1、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也担心造反派随时来家里搜查,就把他的笔和纸都藏起来了,丰子恺就向他们哀求道:

2、丰子恺,就出生在这里,从小便被包围在妈妈的温情的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楞严经》

5、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诞生。一念恶心起,地狱已现前。

6、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8、鲁迅的态度打消了丰子恺的顾虑,这一段故事,成为了文坛佳话。

9、为了能和之前两集画册的形式相同,丰子恺一时苦于无人能够替画稿配写诗文。

10、7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1、后来弘一大师没能等到“护生画集”的后几集,就在1942年、63岁虚龄时,在福建圆寂了。弘一大师圆寂前,心里记挂着《护生画集》的事,他曾经给友人写信,希望友人能帮助丰子恺完成后几集的编绘工作,他在信中说:

12、祖先规定16两为1斤,筷子长7寸6分,这里大有讲究

13、如是菩提心,必成等正觉。--《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14、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15、风萧萧兮木叶飞,鸿雁不来音信稀。还乡一曲无人吹,令余拍手空迟疑。

16、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7、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都有他的大愿、本愿,才能成功。注意!这就是话头,我们学佛只想‘我好’,我好不是大愿,那是私心。因为每一位佛都发了他本身特殊的大愿,所以成就了他特殊的功德。好比世间做生意的人,有的人喜欢开百货店,有的人喜欢开米店......等等,不一而足,能就自己内行之事,不断努力发展而有成就。世间法如此,出世求佛道更要如此,先要有他的本愿。

18、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六祖法宝坛经》

19、“务乞仁者垂念朽人殷诚之愿力,而尽力辅助,必期其能圆满成就,感激无量。”

20、................................................................................................

21、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本见于禅宗典籍。如《五灯会元.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22、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被批评的。

23、他是你的小孩,因他的悲喜而悲喜,他又是你的崇拜,随他的情绪而变换。用情愈深愈害怕。

24、而当时出版这本著作的人,让鲁迅大吃一惊,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他叫丰子恺。

25、“近来常感两事遗憾:其弘公八十冥寿,原拟作护生画第四集八十幅刊。今材料已有,而出版困难。只得从缓实行……”

26、  电视机开在那瞟了几眼,正好看到精彩的比赛画面,因果报应,天道轮回,哈哈哈!​

27、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8、1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十谤三宝戒)--《梵网经》

29、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诸善根时,于恶众生不生疲厌,亦不误起弃舍之心。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著。--《大方广佛华严经》

30、1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既受戒已,得人天乐,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六波罗蜜品第十八)--《优婆塞戒经》

3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2、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4、1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大方广佛华严经》

35、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大方广佛华严经》

36、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37、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8、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四十二章经》

39、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领导;你在完成今天计划,他在策划明年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更富足;你在算计自己利益,他在考虑对方利益,所以他比你更加有人脉。

40、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4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2、1食肉无慈慧,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楞伽经卷四》

43、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

44、可怜失足欺幽独,妄谓罪微犹可赎。岂知天将淫恶录,载在薄中罚甚酷。

45、与此同时,《上海时报》也连载了这本书的另一版本的译本,同时出版两本外国著作,这在当时的中国文化界颇为鲜见。

46、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47、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生几经沉浮,世事几度沧桑;但丰子恺却始终抱守诺言,践行了对恩师“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的承诺。

48、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在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神话小说中“灌口二朗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

49、震惊,这样的寺院你可曾去过?供养在朋友圈,功德不可思议!!

50、此后,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们,还用一些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孩子们像交通警那样劝请行人绕道行走。

51、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章道生居士书》

52、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53、只在没有爱时,他只是一个陌生人,又关你什么事?当然没有忧愁焦虑和惧怕。

54、王阳明心学第7讲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55、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56、1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能疗恶病,犹如药树;戒是生死险道资粮;戒是摧结恶贼铠杖;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若有不能如是观者,名不修戒。(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大般涅盘经》

57、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58、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59、1见怒能忍,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害众生。--《法句经》

60、淫人妻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戒淫诗》

61、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62、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63、  别成天抱怨自己过得多惨!有本事你过好了啊!日子是自己的,你过不好你活该!也别成天美颠美颠没事人一样!上天是公平的!凡事都有因果报应!​

64、谁家少艾颜如玉,钟情故意迎人目。多少贤豪善检束,到此关头便失足。

65、“这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66、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67、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醒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醒醐灌,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醒醐灌顶,甘露滋心。”

68、“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家劝人向善的基础,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69、佛语经典语录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70、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佛说四十二章经》

71、同时,人世间充满着诱惑,人太过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如果人能够不执着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毕竟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72、 “空”不是没有,不是空洞虚无,佛说空中生妙法,空有无限的可能;世间一切物质,佛法都叫“色”,“空”就是因缘。色即是空,说的是亲友爱人、功名权势、爱恨情仇都是依因缘而生,最终随缘尽而灭。人生的苦,都是因为执念缘分尽了,还在强求。佛家开出的药方是放下、看破、得自在。因为一切皆虚幻(无常),五欲六尘虽然如蜜一般甜美,但是无常一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把捉不可得。因此,明白"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把握今朝,把握当下每一个念头,情绪是一时的,是虚幻的,慧命是一生的,是永恒的。不要让“一生”的慧命输在“一时”的情绪上,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精进修行,才是当务之急。

73、1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第二十六章)--《佛说四十二章经》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元旦经典语录摘抄(精选45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