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名言名句(精选66句)

2023-05-07 03:04:17

中医经典名言名句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中医经典名言名句)。

2、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3、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中医经典名言名句)。

4、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5、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6、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7、  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8、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9、元气有厚薄,不善育生者,虽禀气厚,滥用而戕贼之,亦足以促寿。

10、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狭窄险阻的小路,左面是一个广漠无际的泥潭,右面也是一片广漠无际的浮砂,前面是遥遥茫茫荫在薄雾的里面的目的地。

11、岂时世不同,天地浑然之气有厚薄使然耶?非也。养生之道不同也!

12、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孙思邈《孙真人卫生歌》

13、解读:养心在养神,我国历代养生之论,无不强调清静养神。心神安静的人,精气日渐充实,身体就健康;心神躁动的人,精气日渐损耗,身体就衰老。

14、我知道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始于气的变化。大怒使气向上逆行,大喜则使气涣散,大悲使气消损,大恐使气下沉,受惊使气紊乱,忧思过度,则脾气郁结。

15、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16、足柴足米,无忧无虑,早完官粮,不惊不辱。不欠人债而起利,不入典当之门庭,只消清茶淡饭,便可益寿延年。

17、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8、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19、朱用纯简介: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20、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21、0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机甚微。元.朱震亨注释:人体的血气精神,都由饮食五味所滋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黄帝内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饮食五味过于偏嗜,就会使五脏之气偏盛偏衰,此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由五味偏嗜导致的疾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致。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黄帝内经》注释:五味分属五行,入五脏。甘味入脾而属土,肾属水主骨,其华在发。土能克水,甘性缓滞,多食甘则脾气雍郁,运化无力,则肾水无制,水邪过盛,肾气衰弱,不能生髓养骨,故骨酸困疼痛。髓亏血少,发失所养,故发落。苦味入心而属火,肺属金主皮毛,火能克金。

22、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2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24、1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25、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金钱和权力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舒适和安逸不可能给你带来健康。

26、 具五味 调五脏

2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8、(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29、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

30、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1、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32、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

33、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34、  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35、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36、这句话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少吃多餐,感觉饿了再吃,这样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37、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38、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39、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4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1、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清·怀抱奇《医彻·品行》)

42、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4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44、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45、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召请,急去无迟,可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宋·张杲《医说》

46、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47、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48、赏析:这是鲁迅先生写的乡下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很喜欢这句话,他对当时乡下人的生活理念用深刻而美好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鲁迅认为乡下人不会写出这种“热昏似的妙语”,也写出了当时乡下人的素质低下,为后文写活无常作铺垫。

49、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

50、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51、上古时期的圣人教导百姓:对于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变化而谨慎躲避;同时在精神上要清心寡欲,不贪不求,做到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内敛,这样的话,又怎么会遭到病邪的侵袭呢?

52、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53、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54、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5、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备急千金要方》)

56、养花诗两首:余地何妨种玉簪,芳兰移植偏中林。更乞两丛百合香。老叟古稀尚童心。盆盆鲜花绿茵茵,姹紫嫣红艳灵灵,芳香沁润人肺腑,悦目安神健心身。

57、这是《本草纲目》的“枸杞篇”,收集的是唐朝刘禹锡的诗作。刘禹锡不但是诗人,而且颇通医理中药,著作《传信方》。

58、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59、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60、为医者虽善于脉候,而不知察于气色者,终为未尽要妙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61、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62、老迟为性慢,无病为心宽。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乌龟之长寿,松柏之延年,因生长得慢,凋谢得慢。故而,死亡得也慢。

63、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蠲除烦恼。凡事省得一份,即受一份之益。

64、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65、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姜子牙经典名言名句(精选51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