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的前两句诗【摘抄文案100句】

2023-05-14 01:29:53

一、关于牧童的两句诗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涉,虽然他的名气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这些大诗人,可能现在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他在唐代还是颇有名气的。关于他在《唐诗纪事》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

2、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3、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4、这下看到了吧?写文章要精心选用动词啊!

5、吴行固,今年73岁,大学学的是物理,干了一辈子国企,退休后却一头扎进了“故纸堆”里淘文化,热衷于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6、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7、出自:唐代·吕岩《牧童》

8、(答案:寄寓了诗人对牧童的喜爱、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之情。)

9、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

10、村落村落傍晚天还很晴,桃花倒映在水显得更加鲜艳。

11、小牧童放牧归来,吃饱了晚饭,在那个黄昏之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开心地躺在草地上,悠闲地观看天空中的明月。

12、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他骑着牛儿,走向村庄,手中拿着支短笛,随意吹着。与上两句的恬静相比,这两句描绘得非常生动活泼。

13、《牧童诗》是宋代文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该前两句描写牧童悠然牛背上吹短笛的情景,后两句即事论理,拿牧童和长安名利客对比,表达了作者赞颂牧童清闲恬适,不追求名利的生活的情怀,黄庭坚认为人应活得悠闲自在,不应受名利所驱。

14、《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15、翻译:皷腹台前有着现成的诗句,牧童也解开束缚倒下骑着黄牛。

16、牧童骑着牛,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无腔信口吹”。于是,牧童调皮天真的神态,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为之耳目一新。

17、《牧童》这首诗的作者吕岩,又名吕洞宾,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道士。他自称“回道人”,世人称其吕祖或纯阳祖师。吕洞宾是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

18、有人一看到好作品,就惊叹:“用了好多形容词啊!”形容词固然重要,但是,要把一个场景写得鲜活,动词的选用是尤其重要的。《牧童》突出的艺术性就在于此。

19、第一句中,“铺”字和“横”字都用得非常出色。“铺”字写出了草的茂盛和给人的平缓舒坦的感觉;“横”字写出了广阔的视野,我们的心胸也好像疏朗了。正是有了这样疏朗的背景,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才得以充分表现出来。

20、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二、牧童的前两句诗

1、在《桐江诗话》中记载,该《牧童诗》为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皇佑三年辛卯(1051年)。有一天,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2、其实李涉早年间也写过一首关于牧童的诗,其中有两句“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在这首诗中他将牧童形象不仅写的朝气蓬勃,而且还很勇敢机智。这其实就和《山中》的调皮牧童形象有着极大的反差,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其实这也和李涉的生平经历分不开,年轻时他也是有着一腔豪情壮志,想要功名济世,奈何他生平坎坷。遭遇过多次贬谪,也曾经历过兵荒马乱,看遍世情冷暖,经历了太多的无奈,所以曾经象征美好的牧童变得不那么美好,出现这种反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又用“六七里”和“三四声”这些不确指的数字,突出原野的辽阔和乡村傍晚的宁静。“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两句描写了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则食,困则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4、(答案: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草的茂盛和“横野”的辽阔无垠,给人以平缓舒坦的感觉。)

5、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6、诗的前两句先写原野和笛声,从视觉和听觉给我们传达了一种轻松舒适的意境.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

7、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8、落日断霞连岳顶,牧童归去倒骑牛。——宋释慧远《子湖有狗上取人头中取人心下取人足》

9、《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黄昏)(时间)牧童归来休息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先写(原野)和(笛声),从(视)觉和(听)觉给我们传达了一种轻松舒适的意境;后两句写(牧童晚归休憩)的情景,牧童以地为床,以天为帐,展现了他(恬静与闲适)的心境.

10、细细品读这首小诗,虽然简单,但是却有趣又有水平。全诗却极有画面感,尤其是对于牧童调皮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跃然纸上的艺术效果。读最后一句原谅更是让我不厚道地笑了,这结尾的转折实在是有趣,很像当年我们在学校因为调皮被老师叫家长,结果家长不在一样。虽然时空转换,但是这样的趣味性却是共通的。

11、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12、方小琴,西新集团锦溪校区语文教师,曾获龙泉市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龙泉市优秀德育导师,工会积极分子,优秀指导师等荣誉称号。

13、五年前,吴行固老先生在查询清康熙十年(也就是1671年)编纂的玉山县志资料时发现了关于杏花村和杜牧的相关记载。清康熙县志是目前玉山最老的县志,如今只剩一本孤本,存放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之前吴老先生看到的是《清康熙玉山县志》的手抄复印本,后来,他又自费花了1千元从台湾买回了上下两册《清康熙玉山县志》的影印本,里面有五处关于“杏花村”的详细记载。其中一处清晰地记载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玉溪杏花村作杜牧”。

14、画家感谢牧童,是因为牧童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指出了画家的斗牛图在的常识错误,是画家认识到自己脱离实际,凭想象作画的失误,所以要感谢牧童。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的向牧童道谢,是何等的胆识!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备受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敢于批评,毫不畏惧,这种敢于提意见、实事求是的品质更是难能可贵!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质渗透在优美的文字之中,给人以深远的回味。

15、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16、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17、(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18、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9、急水滩头道人住,亦如前佛在因中。

20、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写两句关于牧童的诗

1、不过整体上来说,李涉这首诗虽然是生气写就,但是也并不让人对他笔下的牧童产生反感,相反调皮的牧童反倒别有一番趣味。对于这首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2、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3、“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4、杜牧诗里的杏花村真的在江西玉山吗?

5、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6、✦陇(lǒng):通“垄”,田垄。

7、(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8、(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9、〈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刘驾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10、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11、牧童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一边挥鞭,一边警告牛群:“你们不要再继续打斗了,否则一旦被官府发现,就会有官兵来截断你们头上的角。”以官兵来恐吓牛群,足见牧童心性的天真、单纯。

12、然而,杜牧笔下“杏花村”秘密却无意中被一位名叫吴行固的玉山老先生揭开了。

1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4、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

15、陇(lǒng):通"垄",田垄。

16、《牧童》——唐·吕岩

17、原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8、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19、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宋.范成大《长沙王墓在阊门外》

20、“吴行固:地图上标了杏花村,康熙的县志……”

四、牧童前两句的诗意

1、羃羃黄云麦垅秋,牧童横笛倒骑牛。——宋王志道

2、第四句用“卧”字,不用“睡”字,因为“卧”的动作更带随意性。累了一天,又吃完晚饭,就随意躺一下,既沉迷黄昏,又享受月明;一用“睡”字就只有休息而没有神韵了。

3、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4、原来《千家诗》的编撰者之一是江西上饶弋阳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谢枋得。而谢枋得和当时玉山县衙府里的一个名叫王奕的教育高官是文友,王奕本人也是个有名的诗人,从王奕手中他拿到了一直珍藏在玉山官府中的杜牧《杏花村》诗稿,爱不释手,于是编进了《千家诗》。

5、在学术界,杜牧的《清明》诗一直被质疑,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此诗为后人所作,理由是这首诗既不见于杜牧唐宋的诗歌文集,也没有收录进清康熙的《全唐诗》。它第一次挂上杜牧之名并改题为《清明》是在400年后的南宋末年编撰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中。关于这个疑问,吴行固老先生也通过查阅《县志》和文史资料作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6、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作品中,有一个意象是他们特别钟爱的,那就是牧童。就像唐代大诗人杜牧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诗人雷震也有“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那么古代文人为何对这一意象这般钟爱呢?

7、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8、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9、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原文:牧童作者: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注释①横野:宽阔的原野②弄:逗弄。③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译文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10、玉山城南有一段明代古城墙,长1400米,10多年前因城市建设拆毁了一段,现在正计划恢复。吴行固老先生说,有一年,他带一个美国人来看明古城墙,当老外把脸虔诚地贴在那段长满青苔、比美国历史还长的古城墙上,他听到了一声惊叹“itistrue!”,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爱家乡就是好好保护我们的历史,捍卫我们的文化!

11、据说,一千多年前,玉山县城广种杏树,春天里,满城杏花开,漂亮极了;可这次在玉山,记者在春雨中、踏着泥泞,跑了大半个县城,也没找个一棵杏花树。今天的玉山城,杏花村没有、杏花桥是新的,就连唯一留下的杏花门也被砖块封死了。

12、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13、牧童到了什么地方去?牛背上一只鸥睡着了。

14、♬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15、穿蓑衣出树林春雨浙淅沥沥,躺在莎草丛吹起芦笛,吹得江两岸一片葱绿。

16、第二句的“弄”字尤其出色。“弄”的上一半好像是个“王”字,其实不对,这是一个“玉”字,下面表示表示两只手捧着玉石在玩,所以有“玩弄”一词。只有这个“弄”字,才能显出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了出来。

17、关于牧童和牛的诗句包括:

18、出自:宋代·黄庭坚《牧童诗》

19、“吴行固:全国各地到处都称自己是杜牧的杏花村,但是真正县志上有的就我们一家。县志乱写不行,史官不能乱写,所以这个就没有疑义。”

20、第四句更是非常精彩,“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以地为床以以地为床以天被、为帐篷。周围乃是一片苍茫大地,牧童和老牛在一起,就是他生活的全部,躺下来看到天空一轮明月。

五、关于牧童的两首诗

1、牧童的后两句诗的意思: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2、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3、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唐.韦庄《汧阳间(一作汧阳县阁)》

4、原文: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5、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第四句,急转直下。“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

6、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7、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8、翻译:到秋天了,许多的麦子黄成一片,牧童倒着骑牛将短笛横吹着。

9、据传吕洞宾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不过他最精通的当属做梦,因为他曾一梦成仙:吕洞宾梦见自己的一生荣辱,功名利禄转眼成空,醒来时,汉钟离的一碗黄粱饭还没有煮熟。

10、翻译:落日的残霞落在岳山顶,牧童骑着黄牛回去了。

11、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12、✦长安:唐代京城。✦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13、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4、释义: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15、“吴行固:这一路原来有好多杏树,以后就慢慢慢慢不种了。”

16、在《桐江诗话》中记载,该《牧童诗》为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皇祐三年辛卯(1051年)。有一天,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17、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18、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19、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20、烟草茫茫楚泽秋,牧童吹笛唤归牛。宋.陆游《秋思绝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牧童的五言绝句诗【摘抄文案10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