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精选55句)

2023-05-26 08:27:38

巧言令色

1、令色:用命令的语气和神色态度指使他人,主要适用于对待自己的下级;

2、但哪里有预言,她们就会在哪里止步;哪里有巧言令色,她们就会在哪里受到遏制;哪里有世故狡诈,她们就会在哪里死亡。

3、我们谈及“巧言令色”多着眼于“巧言”而忽略了巧言时的“令色”,更难得注意到孔子在“令色”后面还有一笔很形象的描绘:足恭。何为令色足恭?钱穆先生解释为:装出好面孔,搬动两脚,扮成一副恭敬的好样子。说通俗点不就是一脸媚相,点头哈腰,卑躬屈膝么。难怪孔子要说“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还是学生了解老师,据《孟子·滕文公》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胁肩谄笑,病于夏畦”——为了奉承别人,缩起两只肩膀装出一副笑脸,这在正直人看来比酷暑时节头顶烈日在菜地里挖土还要难受啊!

4、足恭:用过分恭敬的态度接近别人,主要适用于对待同事同级的态度。

5、从懂事起,我就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深感自卑。我的嘴唇长得比较厚,比弟弟妹妹都厚,好像比左领右舍的儿时同伴都厚。在我们乡下有个说法,嘴巴皮厚的人笨嘴拙舌。七九年高中毕业考取湖南师院,母亲说,这可怎么得了,笨嘴拙舌当老师怎么行呢。母亲一直说我嘴笨,都说了半个多世纪了,早些天都还说我嘴笨。

6、其实,嘴尖皮厚跟腹中空哪里有什么必然联系?要有,那也是相辅相成的对称关系,肚子里要有货才倒得出啊。但因自卑而生成的偏见是很难自我修正的。相反,这种偏见还会随着见识的增加而愈显顽固。听大人扯谈,得知一代伟人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分别取名李敏、李讷,我心里竟然兴奋莫名:太会说话未必好,连毛主席都这样提醒自己的小孩呢!记得当时我听大人讲过,讷和敏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少说多做。(巧言令色)。

7、所以这种时候,我们往往要做的就是一个字,叫做“诚”。最起码最起码的一个底限是什么?你不能欺骗自己——你自己的所想和你的认识、感觉,要在这个“依智不依识”的基础上,靠你的智慧来判断:它究竟本身真的是什么样子的,而不能听别人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一听就是在吹牛——吃多少盐啊,这是会肾衰的。讲了很多这种话,“所以你要听我的”。

8、令色,这里的语境,就是本来不是这样的面色,为了讨好对象,遮掩住自己的真实心意,用现在的话就是“满脸堆笑”。

9、“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第三点是老师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曾子说,我只有这三点。我们表面上看这三句话,很简单,如果每一个人拿了这三点来做,我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做到,不过有时候振作一点而已。

10、接着老师继续讲到这种讨好的来源,和家庭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父母亲的权威严肃,子女为了生存,自然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讨好、看人脸色的心理。一方面,我们的人性有讨好、谄曲谄媚的一面,但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中自古有对付和应对这一面的方法方式教育,那就是气节。最后老师又补充到,巧言令色鲜矣仁。不是没有仁,只是很少仁。

11、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12、(解释):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

13、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5、说文解字里面就讲,仁从二人,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呢?仁就是跟人相处,就从二人。这两人的关系很亲切,有种给人家亲切感,亲切感就是很亲近。

16、◎本文摘自南怀瑾《论语别裁》,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17、自此之后,不做“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就成了我战胜自卑的有力武器。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武器于我既有防御作用,也有进攻意义。努力往肚子里多塞点东西进去不至于空空如也,这是防御,应该说这是积极的防御。但这武器用来进攻,其意义就略微复杂些,未必全是积极的。

18、君子做事情是以义为准纲、为准绳的,而小人做事情就是以利为准绳的。做一件什么事情,做与不做看有没有利,有利就做,无利就不做。做一件事情,那我看看别人让我开心不开心,有没有利,有利我就觉得这个人真好。这个人为什么好,给出的原因就是这个人对我很有利,这就属于义利之辨。

19、令色,令色这个令字普通也讲到,当善字讲,对人用很和善的颜色,那就是很好的意思。但是在这里讲巧言令色,令色就不是好的意思。如何辨别,宰我子贡他们的言语,跟这里巧言怎么分别。一般讲的和颜悦色,以善意表现出来的容貌对待人,与这里的令色怎么辨别,这一般人感觉不容易。

20、我们讲正直,如果又正又直就不会斜,也不会曲,不会是弯曲的。现在的这个社会实际当中,你要如果去做一个正直的人,会有一堆人来跟你讲,你这样做不对,甚至包括你的亲人。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想这个义利之辨。我们为什么做人,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是为了利还是为了义。

21、结合现在的社会实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中国的语言文字,很喜欢使用难辨褒贬的一些词。举个例子:“巧言令色”这个词,从古代到现在它都是一个贬义的词,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呢,很喜欢用这种分不清楚贬义和褒义的词。这个词到现在极有可能变成“忽悠”。“忽悠”这个词最先开始我印象中是来自于一个小品,这小品实际上也上不了台面,但是它的传播性非常广。这样的词,有一个这样的特点:说“你这个人真会忽悠”,有的时候,听起来好像是在夸人——你口才很好,你表达能力很强,你很会忽悠;但大部分时候又像是一个贬义的词,你这个人巧言令色,都是在对别人进行诱骗、诱拐。

22、——或者是有所顾忌,或者是要隐藏一些东西,或者是有所图谋。

23、一直播平仁学社直播间ID:189365897

24、九思之中就讲,色思温,色,我们跟人家来往,跟人家见面的时候,我们这个颜色,面貌。我们要考虑自己跟人家见面,有一种温和的温字,不要让人家看起来,你面貌很冷酷。冷酷的话那就不是温,一个温的容貌,人家一见面就感觉,你人很和气,待人很温暖。

25、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6、口蜜腹剑的小人,最会隐藏自己。身上具有一种表演型人格,在平常的相处中很难去发现,所以说这种人非常可怕。虽然平常和你笑嘻嘻,谈笑风生,用各种甜言蜜语来奉承你、恭维你,但背地里却想尽各种办法来阴你。

27、第二个讲真实的感受也是如此重要,在真实的感受中,我们感受真实的关系,传递真实的赞美和欣赏,赞美者只是表达此时自己真实的感受,在此中他也回到自己,看到自己,如实表达,没有加,没有减。而被赞美者,这当然更是一份力量,一份滋养,是被了解,被欣赏,被看见。

28、古人讲读书人,书生本色。书生本色怎么说呢?你看那个京戏,京戏脸谱,小丑的脸谱画得一看,他就是令色的脸谱,叫人一看很好笑。还有其它种种的,关公是关公的脸谱,张飞是张飞的脸谱。孔明呢?孔明演出来,他的脸上没有化妆,他是正常的颜色,孔明出来演,他的正常颜色就是书生本色。

29、这个学问讲到这里,都是个人的修养。但是学问只讲个人修养是不是可以?不是的,扩而充之就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上面是讲学问的内涵,下面就讲学问的外用了。

30、孔子“仁”的思想太博精深了,都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仁学”。“巧言令色鲜矣仁”中的“仁”不至于这么复杂吧,我以为这个“仁”应该就是“真善美”的真。话一旦说得太漂亮太动听就假了就缺乏应有的真诚了。老子有个说法叫做:“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提倡正直、坦率、诚实,反对口是心非、表里不在对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上儒道两家原来是高度一致哦。

31、本章的重点,就在于诚与不诚的问题。在阐述一种内在的德性和外在的言行之间的关系。

32、药在哪,药仍然在传统文化中,五伦关系中,父和子的关系,父慈子孝,是的,父慈,而非父严,什么是慈,古峰老师在“如何爱”课上讲的时候,把给予人性的需要,统称了一个词,“慈”。真诚的慈,也同时获得真诚的孝,那是感情自然的流动,也是健康的父子关系,当然,扩而充之,也会是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健康人格的开端。慎终追远,此时是如此重要。

33、但哪里有预言,她们就会在哪里止步;哪里有巧言令色,她们就会在哪里受到遏制;哪里有世故狡诈,她们就会在哪里死亡。

34、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

35、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也有点理解到这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这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理,一种自卑讨好求认同的心理,而且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当然另一方面,对于好坏对错,人内心也是有评判的,所以内心的矛盾冲突不适也来了。不过不怕,有什么病,老祖宗自有什么药,我们的文化中,自古有之,要有气节,要有傲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气节,在我们的文化中,也在很多很多人的骨子里,每在历史上重要的时刻,便呈现出气节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光辉,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在“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中,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中,上至当官的,下至普通老百姓,读书人,行武的,各行各业的。

36、古之学者为己,为己,就是克己复礼,就是明明德,就是严于律己,这是内圣之道。这样的人,不大可能“巧言令色”去取悦他人。今之学者为人,为人。就是在人前表现,以求获得肯定,赞赏,求得利益。所以呢,容易察言寡色,以言色取人。但是获得他人的肯定,这是末啊。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就要找到做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啊。

37、老练的探员每次见到一些精明谨慎的商人,苦心经营多年,建立了自己的业务,十分殷实可靠,竟然会给巧舌如簧的老千用甘言美语骗去钱财,都感到非常诧异。

38、(出自):《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39、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的。“敬事”,对一件事认真做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也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

40、外祖父来我们家做客,总喜欢教我背一些《声律启蒙》里诸如云对雨、雪对风、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之类的短句。为了增加小外孙对对联的兴趣,老人家便要讲一些与对联有关的故事,讲得最多的是他“隔壁老表”解缙如何才思了得。有一回讲到解缙的“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外祖父顺嘴说伶牙俐齿不如肚子里有货。后来我才知道外祖父的“隔壁老表”隔得蛮远更隔得蛮久,解缙是明朝江西吉水人。

41、  那时候并不知道“少说多做”是有来历的,原本于圣人之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只是当我后来能读上《论语》时,这“少说多做”已经不能消解我对巧舌如簧者的“羡慕嫉妒恨”了,因为我在圣人语录中找到了比“嘴尖皮厚腹中空”要先进得多威力大得多的升级版武器:巧言令色鲜矣仁!

42、(示例):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他真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小人。”

43、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通巧弃利,盗贼无有。”

44、解缙还只是说,你嘴巴会讲肚子里没货是华而不实。孔子这话就重了,你说得太好听了多半是没安好心啊。

45、2021年5月15-16日,古国治老师在网络平台为252位同学导读南公怀瑾先生的著述《论语别裁》。这是参加同学的心得分享。

46、孔子在这里讲,一个是巧言,一种是令色。巧言是一个人言语很会说话,令色呢?用自己的态度取悦于人,用自己的容貌,来讨人家的欢喜。

47、 在孔子的著作《论语-公冶长篇》中有这样一段:“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8、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问,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作为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道理以外,相反的,我们做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49、为此,现实生活中,与人打交道,我们一定要做到真情流露,说真话,做真事,有情绪也不要过度的刻意去压抑。

50、我们又看《论语.公冶长篇苐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里孔子更是深恶痛绝地斥之:“极力的花言巧语,伪装谄媚的面容,十足的恭顺逢迎,左丘明对这种行为感到羞耻,我孔丘也为这种行为感到羞耻。”

51、    禹非常赞同皋陶的观点,只有天下臣民保持一心,统治者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颗仁慈之心对待老百姓,国家才能管理有序,百姓才能生活安乐。同时禹还补充说要善于知人用人,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要使用那些有智慧而且怀有仁慈之心的人,那些花言巧语讨好的人是要时刻提防的,不能被表面上所迷惑,远离这样的人,即使这样的人有十分高深的智慧也不能用。

52、我们看到这句话,那就要回到自身,我们的起心动念是不是真诚的,我们是做表面工夫,还是真心实意是这样的?这是要有一个克己省察的工夫在里面。

53、    他在总经理面前巧言令色,爬到现在的职位,很为一般人所不齿。

54、“巧言令色足恭”之所以成为贬义词,是因为有这类表现的人物本质都是伪善的,缺乏诚意仁心,不仅不仁无德,而且乱德、贼仁。这与建立在真诚仁义基础上、发自内心的伶牙俐齿、待人恭敬等表现,性质截然不同。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抖音最火班级口号押韵(精选5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