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是什么意思(精选99句)

2023-06-09 09:44:32

舆论监督是什么意思

1、新闻舆论监督要省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耍善始善终,要有回报和交待,要积极促成问题的公解决,并及时跟踪报道处理的结果,要使群众看到批评监督的缺点是可以克服的,所涉及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相信真理和正义终究会获胜,谬误和邪恶终究会失败,从而树立起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2、职能监督就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对其他部门所实施的监督。例如,财政部对其他部委所进行的有关财政方面的监督就属于职能监督。(舆论监督是什么意思)。

3、这个报告是好久之前搜集的相关信息了好像已经过时了

4、然而作为一个好的记者,所有的舆论监督,首先必须有一个前提:公正和善意的心态。舆论监督不是无事找事,更不是无中生有,尤其不能“我就是要搞你一下”的心态。

5、➤特点: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偏差性、突发性的特点。

6、➤不足:同时又存在不足,如部分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舆论暴力频发、盈利机制可能对舆论监督带来伤害、滥用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社会性导致其强制性较弱。

7、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热情,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的能力

8、舆论监督的特点是监督主体和客体的广泛性、监督方式的公开性、监督手段的评价性、监督效果的及时性。

9、     (2)社会舆论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主要指借助传媒手段进行的新闻舆论的监督,是最能体现社会监督的广泛性、公开性和民主性的监督,能够十分有效地影响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起到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10、➤发展过程:舆论过程一般包含爆发期、高涨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

11、通过舆论监督,可以提醒人们去关心、了解、认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国家的民主与法制思想能够取得普遍认同,民主与法制事件能够得到广泛支持。舆论监督是提高和深化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的有效手段。民主与法制,既是舆论监督机制运行的先决条件,也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的实施与效果呈现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实践体现。

12、4-   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13、“法律监督的实质是一社会主体贯彻法律为目的对其它主体行为所进行的干预”。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对权力监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监督权力主体的角度,可分为国家权力监督和人民民主权力监督。

14、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舆论监督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民意表达、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完善社会文化、有利于完善社会文化。

15、揭露、批评和否定不是舆论监督的唯一任务,它所具有的保障、肯定、推动、建设的作用更大。因此,舆论监督既不是社会控制的异己力量,也不是社会进程的你想运动,更不是天然的反对派和持不同政见者。借楼是为了推动,批判是为了建设,否定是为了肯定,这是舆论监督功能的意义所在和独特的价值所在。

16、NO.06丨液态新闻丨辫子新闻丨众包新闻丨众筹新闻丨公民新闻丨分布式新闻

17、➤原则:其基本原则包括d性原则、正面引导原则、真实性原则、分流原则、有度原则。

18、NO.05丨MGC新闻丨PGC丨UGC丨OGC

19、(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20、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表达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活动,其实质是公众的监督。有学者认为,其舆论监督的运行机制是“通过有效的方式把公众的态度和意见转化为社会舆论,对权力的越界以及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现象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督促相关责任方加以解决,由此而程度不等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21、NO.02丨新闻专业主义丨新新闻主义丨新闻建构理论丨发展新闻学丨精确新闻学丨公共新闻学

22、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是中国共产d提出来的。《教程》引用最早使用“舆论监督”一词是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说是“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就明确把舆论监督看作是d的新闻和宣传工具的一项作用。(自十三大至十六大四次中共代表大会的文件,有三次把“舆论监督”定义为“作用”,还有一次未明确说,谨提请那些要求把舆论监督定义为“权利”甚至“权力”的人们注意。)自此以后,我所见到所有法律文件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都是把舆论监督和新闻媒介联系起来说的。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新闻媒介的批评性报道,按照有关文件的列举,包括: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对d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对d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揭露和批评等。近二十年来,d下达各种文件,使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形成了基本完整的制度。公开的文件如《中国共产dd内监督条例》,把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列入d内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这些文件,我在《教程》第二版列出了“共产d领导”、“d的各级组织重视和支持”等五个方面,其中有:必须坚持d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d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监督必须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维护d和政府的威信;必须遵守d的民主集中制,不许批评同级和上级d委;涉及敏感问题和点名批评领导干部的稿件要送审;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介舆论监督得到支持和方便,小报小刊则应加强管理;等等。我国新闻体制可以一言以蔽之:公民有自由,媒体归国家。媒体都实行国有制,都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一定的d政机关,是国家政权体制内的机构,在新闻批评方面实行这些制度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早就有学者认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公权力的一种延伸,我在《教程》中则指出新闻舆论监督是“d和政府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重要措施”。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说明这同西方新闻媒介被认为是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等公权力之外的“第四权”有着根本的区别。

23、社会舆论对决策效果的评价,大量的表现为公众对社会决策提出各种意见,反映决策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效果或遭受的挫折,从各个方面对决策的社会效果做出真实而全面的评价。它所反映的相当数量公众经过广泛讨论和事件后取得的一致意见,形成了全社会的认知评价和意见压力,对总结社会决策的得失,纠正和改善决策、保障决策的正确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4、(1)《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5、➤舆论与舆情的关系:只要是民众所想的,不管公开和不公开,都是舆情,与强调公开意见的舆论相不同,同时舆情更是一个动态过程。舆情是指来自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只有民众;舆论包括各类公众的声音,也包含国家政府的。

26、主管监督是上级政府的工作部门对下级政府相应的工作部门所实施的监督。

27、无论你是227还是肖战粉,都不要错过这份热点素材库

28、它不是强制性的社会控制力量,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但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有以下四个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评价:舆论监督是一种软性监督,力量在于舆论的影响力,是舆论造成的一种精神方面的道德压力,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司法、立法、行政并称为国家四大权力机关。

30、要以对d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牢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方向

31、我国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舆论监督。普利策说过,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了望者。他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面上的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现情况。任何社会都需要新闻人充当暸望者。暸望者的主要职能是报告危险的情况。在我国,80年代报纸最先采用调查性报道的形式搞舆论监督,而用电视的形式进行调查性报道,特别是进行舆论监督,是近10年来的事情,然而,它的镜头和音响凸现的真实感带来的舆论监督的威力却不容忽视。

32、公民只有在能够接近和使用媒介时,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传统媒体的环境中,普通公众的“媒介接近权”很难得到广泛的实现,例如多年以前可能大家都会看《焦点访谈》,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怎么联系这个栏目进行曝光,而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才使这一权利具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33、➤定义: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至今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定义,一般是指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主要包括人主体、事件客体、舆论本体三个要素。

34、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和新闻传媒运用新闻传播手段就d和政府的某些政策、决策某些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35、➤内容:舆论引导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36、这些次生丑闻往往都带着很大的偶然性,仿佛都是意外中发现的,充满了戏剧性。这暴露了舆论监督的局限,更暴露了常态监督的缺位和无力。一个地方的很多问题,本地媒体无法监督,甚至形成监督的真空,只有当这个地方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时,问题才被异地媒体“顺带”地发现并曝光。当社会问题的曝光基本靠这样的“顺带”和“不小心暴露”,当我们的日常监督机制失效和失灵的时候,社会是非常危险的。

37、NO.08丨新闻伦理丨新闻道德丨有偿新闻丨反转新闻丨新闻寻租丨新闻娱乐化丨新闻失实丨策划新闻丨洋葱新闻

38、➤舆论引导定义: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舆论的评价和引导,用舆论对人的主观意向进行引导,进而影响人之后的行为。

39、➤网络舆论特点:网络舆论具有如下特点一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二自发舆论多于自觉舆论;三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冲突性;四意识形态多元化;五难控性。

40、现代社会除了立法、司法、行政的控制手段之外,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控制手段不可忽视。从社会控制的类型看,舆论监督是一种积极控制,主要以典型示范、及时褒贬、议题设置等手段,通过事先预警、事后评价的主动介入方式,积极预防和及时制止社会越轨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软控制,˙正确的舆论监督能为社会成员提供符合社会目标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调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41、公开性是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最重要的特点,没有公开性舆论监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在《焦点访谈》诞生之前,中国的舆论监督主要是由纸媒承担的,报道往往并不直接公开具体的信息。而《焦点访谈》在舆论监督则首先采取了公开曝光的方式,对人和事的批判都采取“实名制”,让舆论监督落到了实处。

42、➤舆论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舆论监督常与新闻媒体联系在一起,但其本身并不能直接与新闻媒体划等号,因为新闻不一定是舆论,新闻媒体只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总之,新闻媒体的监督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而非全部,舆论只是借助于传播工具实现其监督的目的。

43、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广播电视是国家重要的舆论阵地,我们在宣传报道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导向就是指运用各种新闻形式和手段,把握和控制好舆论的宣传方向,并努力将其引导到符合d的纲领、路线、方针上来,引导到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上来。在宣传报道中我们应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把正确的导向放在首位,凡事都从全局考虑,要反映大事、大情、大理.

44、2021年,因为舆论监督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许是我近三十年的新闻从业中最大也最多的。虽然我们经历了各种投诉、举报、甚至诬告的种种考验,但如履薄冰的感觉从未消散。

45、所以,我和我的同事讨论这一问题时,给的最通俗的标准:你批评的对象都认为自己错了,要改。而且接受你的改进建议。你的舆论监督可能到位了。

46、新闻舆论监督,指新闻媒介的批评性报道,是包括记者在内的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的形式及各种权力关系,发表意见和看法,从而对其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方式。是新闻媒介“社会守望”功能的主要体现。

47、NO.03丨数据新闻丨可视化新闻丨沉浸式新闻丨融合新闻丨事实核查新闻丨策展新闻丨建设性新闻丨机器人新闻写作

48、在我们省,《都市现场》记者是不太受欢迎的,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市现场记者到了哪里,哪里似乎就会有什么事情被批评,这种“成见”有点根深蒂固。实际上,都市现场每天90分钟的内容90%是所谓的正面报道。但从人性的角度,人被批评与人被表扬留下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容易淡忘,后者留下“伤痕”。

49、有利于弘扬正气、倡导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50、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相对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提供的用于舆论监督的媒介资源不仅廉价易得,平台广阔畅通,而且几乎是用之不竭的。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速发展,这就为广大普通民众参与舆论监督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

51、近些年以来,关于4S店的负面消息屡见不鲜,店大欺客、强买强卖、偷换零件……一系列维权新闻的曝出让人不得的感叹:消费者苦4S店久矣。现实如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电台主持人怒怼东风本田4S经理#这一话题能在全网获得这么多热度和关注,晓北帮助车主维权的强硬态度无疑引起了很多车主的共鸣。

52、郭涛道歉,余欢水评分拉低,是时候了解真正的女权主义了!

53、➤影响:国家层面舆论推动政府行为公正;但易舆论审判。社会层面舆论表达新对话空间,但并非都理性。在《舆论学》中,李普曼认为大众只是一堆乌合之众,所谓的公众舆论不过是制造出来的同意。

54、(3)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55、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包括一般监督与专门监督等子系统。具体包括: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审计部门。

56、第一种是舆论监督“报复性”的曝光。网友不满某个官员或某个部门的所作所为,但在既有体制下又拿那个部门或官员没有办法,便会采取“报复性人肉”的方式去找官员的贪腐问题。比如看这个部门有没有超标,那个官员戴的什么手表。很多地方政府和官员很不争气,根本“经不起监督”。杨达才一被人肉,就查出了经济问题;周久耕一被搜索,就搜出了一堆见不得阳光的破事,从“九五至尊”查出了很多“次生丑闻”。

57、比如,报道的那个“假东田”的理发店,开始我还觉得开个理发店不容易,但他居然接着被好几个消费者举报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还理直气壮地威胁记者。甚至上门来闹,我的态度是,继续报。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权益的企业留着它只能害人。

58、就像所有职业的职责一样,记者被称为船头的瞭望者,他的职责是通过媒体监测社会环境,守望社会,预警可能出现的危机。

59、揭露腐败现象,加强民主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等方面重要意义

60、所以我在《教程》中紧接着就论证了舆论监督是一种“软监督”。现在人们说的舆论监督,大都就是指“新闻舆论监督”。

61、司法监督,主要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62、(3)《新闻学概论》(第六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63、➤功能:舆论监督的功能大致为:监视社会环境功能、社会调整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制衡功能。

64、4-   善始善终,努力促成问题的合理解决

65、➤评价:宣传是一种由各种阶级、各种势力所参与的社会活动,宣传的倾向性带有强烈的阶级烙印,不同阶级的宣传,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66、(3)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67、6-   要坚持在d的领导下搞好舆论监督工作

68、公众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不断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方便社会公众了解情况、参与监督;引导加强内部监督,保障职工群众的监督权,鼓励职工群众监督举报各类隐患;注重推广有关地区和单位加强监督工作的经验做法,提高监督实效。

69、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暴露了4S店强制收取续保押金,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视频登上了微博和抖音的热搜榜,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70、主持人晓北是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看似是传统媒体的工作者,但是#电台主持人怒怼4S店经理#这个话题之所以引起全网热议和关注,单纯依靠地方性的电台很难实现。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晓北主持的频道在短视频平台上有着十足的影响力的,作为一个致力于为车主维权的主播,目前晓北的抖音粉丝数量有六百多万,作品的点赞量也十分客观。

71、➤舆论定义:一般来说,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

72、與论引导,又称为與论导向,是运用與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73、特点:①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④广泛性——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74、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媒体已经成为很多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尤其是在在舆论监督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联动报道,才更有利于使舆论监督效果最大化。

75、➤舆论监督定义:舆论监督,全称为社会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外部监督)的一种,其实质是公众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是社会公众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表达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活动。

76、➤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使用网络者或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

77、比如,那个随便到网上搜了几条我们曾经的报道,居然上纲上线诬告我们破坏营商环境,而且直达省里最高部门,最后,一查,自己都承认就想报复我们。

78、      (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在我国,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审判机关的监督。

79、新闻媒体有个称呼“无冕之王”,也有一种说法,把新闻媒体看作“第四权力”,其实这都是在表达一种相近的意思,新闻传播媒体基本上构成了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一种社会力量,或多或少地对这三种政治权力起制衡作用。

80、第三种是地方政府错误的危机公关中引发的连锁丑闻,形成舆论次生灾难。发生丑闻后,地方总想迅速息事宁人和“控负”灭火,但常常是欲速而不达,一蠢再蠢地制造了新的丑闻。典型如当年故宫(微博)失窃案,由于故宫方面应对不当,竟由“失窃门”引出了“错字门”、“会所门”、“瞒报门”等十重门。前段时间延安城管踩人事件,当地昏招频出,也形成了“临时工”、“城管大楼”、“伪造道歉”等多重门,出现一连串次生丑闻。

81、如果分析我国的传统媒体语境下的舆论监督,那么《焦点访谈》一定是绕不开的一环。作为一档诞生于1994年的节目,它致力于针砭时弊,揭露了很多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在当时舆论监督几乎空白的90年代,《焦点访谈》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舆论监督的公开性,开创了中国新闻界开展舆论监督的新局面,“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也成了一代人的经典回忆。

82、新闻舆论监督只是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83、➤特点:其特点包含目的性、倾向性、社会性、现实性、附合性。

84、由此可见,学理上的舆论监督同实际上运行的新闻舆论监督的区别,不仅在于后者被简缩为新闻批评,并不具有前者的广泛含义,更在于两者所体现的法律关系是不同的。前者反映了民众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由宪法来界定。后者只是体现了国家政权体制内部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由d和政府的纪律来界定。新闻舆论监督当然不能凝固为新闻媒介的某种特有权利,如果成为权利,d的主管部门和各个媒介的上级部门就不能随机调控了(这个理由同前述舆论监督不是权利的理由可说是有趣的殊途同归);它当然也不是权力,因为并不具有权力所固有的强制性,例如强制别人接受采访、强制被批评者改正、强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等。

85、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称之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和舆论一体相连、密不可分。舆论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评价,它的公开表达本身就不同程度地带有监督的性质。

86、➤形成机制:其形成机制包括事件发生、意见交互、优势意见、舆论扩散。

87、②d和政府机关、官员的错误决策、腐败行为、不良之风以及不当言论;

88、比如:地震灾难之后会有泥石流之类的“次生灾害”,地方丑闻之后,举国媒体云集关注接力“扒粪”,官场生态被置于舆论监督的放大镜下,很多平常被掩盖和忽略的问题都被“扒”出来,形成一波又一波躺着中枪的“次生舆情”。

89、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给舆论监督的深入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良倾向。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严格的审查流程,但是新媒体的环境已大有不同。网络的匿名性与及时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虚假信息、恶意诋毁等现象的频频出现,这些现象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新媒体舆论监督,也导致整个新媒体传播行为层面的混乱无序,同时也不利于公众理性思维的养成。在一些特殊的公共事件中,舆论监督造成的偏差则很容易产生媒介审判这一不良趋势。

90、➤例子:前段时间,李文亮事件的不断发酵引发网民的关注与互动,其过程本就就是一个动态的舆情变化过程。

91、在我国,舆论引导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d性原则、正面引导原则、真实性原则、分流原则、有度原则。

92、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

93、(2)社会团体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94、(2)《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5、NO.12丨信息茧房丨过滤气泡丨回声室效应丨电子乌托邦丨瓦釜效应

96、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97、各家也充分看到了新闻媒介在形成舆论中的重大作用,这种作用是综合性的。新闻报道是舆论的重要源泉,公众从新闻报道中获知有关事实,才会生成各种意见。各种意见只有经过媒介的传播,才会为更多人士知悉、附和和补充,乃至形成舆论。而国家机构和其他公共机构也主要通过新闻媒介了解舆情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此,国内学者有不少论述如陈力丹《舆论学》一书,有相当完整的论述。所以,新闻传播学界通常认为舆论监督只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效果或者新闻媒介的一项功能,而不是媒介或公民的权利。

98、舆论监督是舆论社会功能的自然呈现,它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政府行为、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其实质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所进行的监督。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舆论是什么意思解释(精选5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