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第一部长篇小说(精选80句)

2023-06-20 08:36:56

米兰昆德拉第一部长篇小说

1、爱、死、喜、悲,这些常见的主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下和各类媒体中都能找到。米兰·昆德拉通过在他笔下人物和读者之间架构起一种深层的精神联系,对上述每一种主题都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索。昆德拉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与自己的创作进行互动;同样地,他也邀请我们这些读者参与其中,请读者与他笔下的人物建立起联系。贯穿昆德拉小说始终的是他大声疾呼的一个重要主题:人生不过是去往何方与来自何处的事情。在他的几部小说中,昆德拉从几个不同方向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展开阐释;通过昆德拉以哲学为导向的方法,这些阐释过程触及到了人类生活的观念问题。

2、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里面生活的“寻找感”。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一代青年,恐怕在阅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时候,问题是跟里面的两个主人公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但是寻找他(她)的困难,他(她)的困境,他(她)的焦灼是一样的。

3、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慢的历史,真正的文学不是为了使我们生活的更快,而是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传。

4、昆德拉经历了断裂,他对自己有强烈的不堪回首,不堪回首又得去回首。所以他在遗忘这个问题上有很多追问,到底我们该不该遗忘,遗忘了什么,遗忘之后还能做些什么?这是他最关注的,而不是回忆什么,很多东西他其实不愿意回忆。”(米兰昆德拉第一部长篇小说)。

5、现在我们这些很多年轻人,其实都在面临这个问题:到底走一条什么路?

6、阿拉贡:我要对米兰·昆德拉感激不尽,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感激他是因为在这个悲剧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面对不朽的东西,即使死神也无能为力。▼

7、“加缪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荒谬的世界,而昆德拉则揭发了这个世界荒谬合法化的可笑过程。”

8、他之所以能在每部小说中对主题和人物进行如此深刻的描写,之所以能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如此渊博的知识,原因就在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最能体现出他对笔下人物有着亲身体验的例子就在他的小说《无知》中。昆德拉跟小说中的两位流亡者伊雷娜和约瑟夫一样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捷克共和国,而且和伊雷娜一样,他也移居到了法国并居住了30年左右。他的个人经历融入到了他的小说以及他与书中人物的深层联系之中,这有助于让他小说中的情境在读者眼中变得更加真实可信。作为一名深受他人影响的作家,昆德拉还从他个人生活之外的地方汲取灵感;他围绕着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和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等人的思想创作了一些作品。穆齐尔最著名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与昆德拉的一些作品有相似之处。《没有个性的人》审视了社会道德和智力的下降,并观察了众多人物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尼采着重讨论了永恒轮回和“最沉重负担”的理论,这也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重要主旨。这种来源于外部的影响与自己生活的影响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大了昆德拉作品主题的深度。(米兰昆德拉第一部长篇小说)。

9、正因如此,昆德拉拒绝追忆。董强引用鲁迅一篇文章的题目《为了忘却的记念》来阐释,“这个概念用在昆德拉身上挺好。为了忘却,忘却所处的自己并不认同的时代,压制个性或者好笑的时代。同时这个时代作为个体的记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人作为个体,肯定有自己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体现在哪里?他就开始寻找,结果是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相通的人或者时代。所以,我更多认为他的记忆,是一种个人想象的扩充。比如跨越18世纪直接与狄德罗对话,跨越空间到南美洲与富恩特斯对话,像天上的彩虹一样,跨越自己个人那种小经历、小经验的记忆。”

10、昆德拉爱音乐,更爱诗歌。昆德拉与诗歌的最初接触,要追溯到童年时期。他曾回忆道:

11、似乎偶然有一种神秘的东西。看似神秘,其实不是。

12、生活从来就是此一时。彼一时,不可一概而论。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来到之前,死亡于我们是那样遥远,乃至我们不以为然。它无影无踪,无处可寻。这是生命中最初的、最幸福的一段。

13、7梦将一个人生命中不同的时期化为同等价值,并将人所生活过的一切都拉平,使之具有一种同时性,这让人受不了;梦否认现时的特权地位,使它变得不再那么重要。(ch.2)

14、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越远。因为人们从来就跟他想像中的自己不一样。思考从来就不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原因,思考的目的在找出自身的弱点并实践改进,想太多而不做,或是不想而假装接受,这才是上帝发笑的原因,因为这种思考,叫做自己骗自己。

15、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坚定存在。《被背叛的遗嘱》

16、说到不朽,人们自然又不平等。我们必须有所区别,一种是所谓一般的不朽,熟人之间对一个人的怀念(村镇父母官向往的那种不朽);另一种是伟大的不朽,即一个人活在从来不认识他的人的心民中。生活中有一些途径,可以从一开始就让人面对这种伟大的不朽,当然,并不一定十拿九稳、但毫无疑问有这样的可能:它们就是艺术家和政治活动家的道路。

17、17):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18、背叛,就是脱离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摆脱原味,投向未知。米兰昆德拉《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

19、于是,克利马的自由在噩梦中枯萎——至少,他不得不堕入对妻子的欺骗,立刻赶到疗养镇。依附这条线索,昆德拉不失时机地将笔尖伸入第二种自由之中。那就是现代人是否还有爱的自由。

20、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越远。因为人们从来就跟他想像中的自己不一样。思考从来就不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原因。思考的目的在于找出自身的弱点并在实践中改正。想太多而不做,或是不想而假装接受,这才是上帝发笑的原因,因为这种思考,叫做自己骗自己。

21、童稚的渴望摆脱了成人精神的一切樊笼,继续存在下去,有时候甚至在遥远的老年期依然还要冒出来。这种童稚的渴望抓住机会,在别人建议他的角色中体现了出来。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22、    在政治家的手里,kitsch成为一种消逝本初生命意义的、沦为极权的手段。它为政治戴上美丽的面具,让所有人为之动容,使全人类甘愿在被精心锻造的审美枷锁下生存而不自知。

23、与此同时,昆德拉尝试在国外出版他的小说。1973年,他的《生活在别处》在巴黎出版并获得法国美第奇外国小说奖。两年后,他获得了法国雷恩大学助教职位的邀请,便离开了捷克斯洛伐克。接受法国记者安托万·德·戈德马尔的采访时,昆德拉谈到离开祖国时的情形:“我们,我的妻子和我,带着四个手提箱和几个纸箱的书,坐车走了。这就是我们带走的全部东西。”

24、“诗想者·读经典”书系已经出到第十本,这套书系中汇集了部分中国当代知名作家对国内外经典著作的评论和解析,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作家会在不同的书里被提及,比如海明威、托尔斯泰、卡尔维诺等。关于米兰·昆德拉的音乐与文学,邱华栋和远人两位作者对自己所钟爱的两本小说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25、确实,在一般人的认识中,年纪越大越喜欢怀旧,然而昆德拉并不这么看。他写道:“我们身后遗弃的时间越是久远,召唤我们回归的声音便越是难以抗拒。这句格言似乎毋庸置疑,然而却是错误的。当人们垂老,死期将至,每一刻都弥足珍贵,便没有时间可浪费,去回忆什么了。应该明白怀旧之情数学意义上的悖论:往往在年少时,过去生活的历程微不足道,人的怀旧之情才是最为强烈的。”

26、1975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到法国定居,两年后完成了这部小说,1978年出了法文版,1985年,昆德拉本人的法语水平足够好的时候,他自己又用法文重新写了一遍,然后出版。

27、只是,布拉格真的只是一个浮现在小说中的远景了吗?那些不管他遗忘也好记忆也好的过往生活,真的离他远去了吗?或许对昆德拉来说,遗忘或记忆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早已内化到他的血液中。这也是董强在阅读昆德拉201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庆祝无意义》时的感受:“表面上在讲巴黎,讲卢森堡公园,却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那种捷克斯洛伐克的味道。不用刻意回忆,他已经把记忆内化了。”

28、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昆德拉不愿意再版他的诗歌作品,其深层的意义在于,昆德拉不愿意也不可能“回归”过去。

29、你说托马斯和特蕾莎见面,一系列的,从时间上,比如说正好放什么乐曲啊,正好是几点钟,然后正好是什么……总是一系列的。

30、米兰·昆德拉,捷克裔法国作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

31、一个并不把自己当作流亡作家的流亡作家,在垂垂老矣时重新获得国籍,到底是一场《玩笑》,还是《庆祝无意义》?

32、米兰·昆德拉对中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他让中国作家们从关注群体到关注个人自身,少作空洞的宏大叙事。昆德拉作品饱含的哲理让他成为世界级文学家。

33、然而,一切都是徒劳,丈夫的形象仍然离她而去。正因如此,她才疯狂地想找回落在波西米亚婆婆家中记录他们过去生活的信件。然而就像卡夫卡笔下的土地测量员K难以进入城堡一样,塔米娜始终无法找回那些信件。记忆无可挽回地离开她时,在小说第六部分《天使们》,塔米娜在带有被剥夺记忆象征意味的儿童岛上死去。

34、而且两性,女孩子、男生,他们互相之间也有不同的社会压力,不同的社会选择。到底选择什么?就这个选择问题。

35、  “媚俗”(kitsch)是阅读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能绕开的话题。西方人对生命有一种基本的美学理念:对生命绝对认同,这是kitsch最根本的由来。

36、读《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我们可以看到,出于种种原因,他先后两次被开除出d,本来已经是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的他,因立场问题,受到了普遍的谴责;后来他又在精神的层面主动出走,离开捷克,移居法国,按照捷克的传统,一个文人放弃了他的祖国,那就是背叛。昆德拉的作品早期用捷克语写成,有诗歌,有剧作,有小说,还有随笔,到了法国之后,昆德拉又放弃了母语,用法语写作,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他主动割断了与祖国的文化之根和精神血脉的联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于政治的原因,他的捷克语作品在捷克斯洛伐克遭禁,这可以理解。可是在“天鹅绒革命”之后,为什么他用捷克语写的那些重要作品,比如《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捷克还是没有出版呢?

37、★★一度被禁的高分电影原著,配音艺术家王明军演播;

38、但是如果我们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卑贱,逃到哪里才能避开呢?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米兰昆德拉

39、    托马斯又说了一遍:“对,非如此不可!Ja,esmusssein!”

40、爱、死、喜、悲,这些常见的主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况下和各类媒体中都能找到。米兰·昆德拉通过在他笔下人物和读者之间架构起一种深层的精神联系,对上述每一种主题都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索。昆德拉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与自己的创作进行互动;同样地,他也邀请我们这些读者参与其中,请读者与他笔下的人物建立起联系。贯穿昆德拉小说始终的是他大声疾呼的一个重要主题:人生不过是去往何方与来自何处的事情。在他的几部小说中,昆德拉从几个不同方向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展开阐释;通过昆德拉以哲学为导向的方法,这些阐释过程触及到了人类生活的观念问题。

41、新闻记者不是提问题的人,而是掌握着提问题的神圣权利的人;他可以向任何人提任何问题。可是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有这个权利吗?任何问题不都是可以增进人们互相了解的跳板吗?可能是的。那么我再来把这个说法澄清一下;新闻记者的权利并不在于提问,而在于一定要得到回答。

42、昆德拉认为这就是欧洲小说的源头——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所要表达的东西,全人类的根本处境:没有人掌握真理,每个人的思考都非常可笑。

43、在向法国记者安托万·德·戈德马尔谈起他写作中不可避免的捷克斯洛伐克背景时,昆德拉说:“一切造就人的意识、他的想象世界、他的顽念,都是在他的前半生中形成的,而且始终保持。因此,所有我关注的题材,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布拉格和我经历过的一切联系在一起。

44、上帝创造了世界,然后把它交给人类;被遗弃的人类在茫茫虚无之中不断呼唤着上帝却得不到回答所有这些想法其实并不新颖。但是,被我们的先祖上帝抛弃是一回事,被宇宙电脑发明者的上帝抛弃则是另一回事。程序取代了他的位置,程序在他不在时不停运作,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给电脑安放程序:这并不意味未来的一切都已纳入计划,什么都由上苍写好。譬如,程序并没有具体说明1815年滑铁卢有一场大战,法军败北,它只说明人的本性好斗,注定要交战,而技术的进步将使战争愈加凶险。从造物主的眼光看,其余一切都已无足轻重,只不过是一个总体程序中的排列组合游戏。这些不是对未来的预言式的期待,它只是标明了各种可能性的局限,在此范围内,各种决定性的力量均受到偶然的摆布。

45、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46、但是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世界就变得特别复杂了,逻辑上还理不顺了,各种意外,各种偶然,甚至还有宿命。

47、他们之间受到威胁而岌岌可危的不是爱情,而是身后的不朽。

48、其中,布洛赫对昆德拉尤为重要。“布洛赫的《梦游者》三部曲告诉人们,人到现代以后,被时代所驱使,作为一个个体,经过挖掘以后已没有什么站得住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人的个体内在性的消失。这种内在性,在普鲁斯特和乔伊斯那里还很强。在昆德拉那里,更多是一种可笑的姿态。他不太相信个体的内在性,更多相信想象,更多相信梦。《笑忘录》中就有很多超现实的梦境,跨越性的对话,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诗性。”董强说。

49、自媚(Kitsch)。kitsch是对无价值存在的完全否定,它不是庸俗,也不是意图取悦大众。kitsch更准确的意义是“矫情”,随时要赋予自己的情绪以正当合法性。哭不是因为悲恸,是为了应当表达悲恸;笑不是因为快乐,是为了应该感到快乐,这是人类究极无聊的一种表现。

50、您知道,我的观点是,应该接受原来样子的生命,它落到我们头上是什么样子就该是什么样子。这是第一位的诫令,在十诫之前。所有事情全在上帝的掌握之中,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们变成什么。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接受落到我们头上的原来样子的生命,就是接受意外的生命。而一个孩子,就是意外的精华,一个孩子,就是意外本身,您不知道它会成为什么样子,它会给您带来什么,正是因为这样,才必须接受他,不然的话,您就只是活了一半,您活着就像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浅滩上涉水,而真正的大海仅仅是在他边上,在他站不住脚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告别圆舞曲》

51、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追随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学习为期两年的课程“小说与音乐”。

52、(诗歌)秋虫丨陈柯艮丨希望丨河流丨耶利亚丨寒儿丨熊初墨丨柏胡丨西窗烛丨王唯

53、一个人,或者椎而广之,一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就其定义而论,难道不应该是个独特无匹、不可模仿的存在吗?那么,当我看到某人做了一个动作,这个与她有联系的动作,这个表现其特征、作为她个人魅力一部分的动作,何以同时又成为另一个人的内质、成为我的梦中所见呢?这,值得思考。

54、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于1975年移居法国,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代表作品有《玩笑》《生活在别处》《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等。

55、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最有名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以发现世界运转的可笑本质而著称。

56、我们一生下来并不是完整的,于是我们终其一生的时间寻找我们那遗失的另一半。

57、《玩笑》所包含的劫掠和毁灭远远超出了政治和观念的范畴。这是一种比专制远远广阔的毁灭,比人们所谓的现代“幻灭”要激进得多,因为他倒空了这些物质里的一切思想与存在,毁灭了所有的价值,扭曲了所有的标准,拆毁了所有的涵义,毁灭之后所留下的只有空白、幻影和混沌。

58、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象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59、对于米兰·昆德拉而言,小说叙述形式的选择是他痛苦的追求,也带给他创造的欢欣。应该说,他的这种追求是卓有成效的。他为小说叙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验。他的共时性叙述方式和复调叙述方式,分别从叙述者感知角度和故事主人公的话语角度,为文本故事建立了一个时序和逻辑框架。叙述语态和语式的各不相同,使得作品获得了一种形式和内容上的真实感。米兰·昆德拉梦幻叙述的灵感源于卡夫卡、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小说大师。但米兰·昆德拉对它的迷恋和熟悉丝毫不比他的老师们逊色。对它的机巧运用,使得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获得了一种朦胧的美学意境,也使他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小说找到了一条接近小说主题的捷径。因为似花非花既是一种含混的美学意境,又是一种存在主义者们眼中生存状态的模拟写真。

60、另一方面,我越来越少把布拉格看作布拉格,而是越来越多地把它看作代表欧洲的一座虚构的城市。布拉格变成欧洲命运的想象中的模式。我感觉到这一点已经很久了。在《生活在别处》里,我已经把年轻诗人杰罗米尔的命运比作欧洲诗歌的命运,尤其把他比作兰波。对我来说,杰罗米尔是欧洲诗歌历史的可笑的尾声。当我谈到布拉格,我谈的是欧洲。……布拉格就这样越来越成为想象中的城市。要证明这一点,那就是我开始忘记城市的地形、街道的名称……”

61、(法)让-多米尼克·布里埃 著/ 刘云虹、许钧 译

62、米兰·昆德拉小说非常注重故事视角和时间视角的选择。传统叙事一般不外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即使偶有第二人称语式的叙述,也只不过是前两种人称叙述的变异而已。米兰·昆德拉在叙述人称选择上与人别无二致。但是,米兰·昆德拉在用第一或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时,却能营造一种非常特殊的效果。故事的发生与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同步进行,二者之间构成一种共时状态,从而使作品获得一种前所末有的真实感,有种切肤的“现场直播”式的“在场”感。

63、然而,就算记得又怎样?在《无知》中,当伊莱娜带着最后的憧憬和记忆中自己喜欢的男子约瑟夫上床后,当她从包中掏出珍藏已久的对方送她的烟灰缸,惊恐地发现对方已根本记不起她。那一刻她陷入绝望与疯狂。

64、时间再往前推,90岁那年,米兰·昆德拉重新获得了捷克国籍。这位流亡法国43年、曾说过“我把布拉格带走了:它的气息、味道、语言、风景和文化”的大作家,得以名义上重返他“从不承认”的故国。

65、    偶然是轻,必然是重。在托马斯看来,承担一个丈夫的责任是重,与不同女性拥有“性友谊”是轻。特蕾莎是“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是绝对的偶然。六个滑稽的偶然组成了他们的相遇,而轻松的偶然竟把他们指向了“爱”的必然。这种必然成为了托马斯不能承受之重,使他陷入迷惘。他想逃离“Esmusssein”,却又不可避免地回到“Esmusssein”。

66、    特雷莎要求灵与肉绝对的统一。她寻求个性,认为灵魂决定个性,如若否定肉体的差异,也就否定了灵魂的差异。她希望向托马斯证明自己的独一无然而托马斯彻底撕碎了她的这种幻想。特蕾莎噩梦中“游泳池”的隐喻暗示了这一点。

67、作品无法出版,昆德拉的生活来源仅靠以前出版《好笑的爱》与《玩笑》时积攒的一些稿费,包括妻子维拉私下教英语的一点收入,他自己有时也会偷偷以别人的名义写点东西换钱。但他并未停止写作,在1969~1973年短短几年里,接连写出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和剧本《雅克和他的主人》。

68、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的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69、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70、人们指望不朽,可是忽视了不朽与死亡一起才有意义。

71、米兰·昆德拉是捷克著名的小说家,于1929年在捷克布尔诺市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位钢琴家、也是一位任教于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在这个年代对于昆德拉来说,生长在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反倒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72、那么,今天的新一代的,90后这一批读者,就不一样了。

73、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74、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75、另外一方面,因为米兰·昆德拉引进中国,已经是80年代中期了,到现在来看,都已经30几年,快40年了。

76、而特雷莎,这个男性话语笔下的女子,就是我,也是你。

77、没有一点儿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听凭内心的呼声的引导吧,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像一块饼似的在理智的煎锅上翻来覆去地煎呢?《不朽》

78、米兰·昆德拉是陀氏“复调小说”的忠实信徒,也是“复调”理论的坚定实践者。“复调”式叙事或者“多声部”叙事是米兰·昆德拉十分迷恋,应用得十分得心应手的叙事技巧。

79、昆德拉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五部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于1984年在法国出版。这本小说和冷战时代的政治气氛有关,但是,它又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哲理小说。我以为,在这部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不是对极权主义的控诉,而是对生命存在的感觉的把握。对轻和重、灵魂和肉体、政治和生命等这些概念背后的感觉,昆德拉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诗性的表达。小说的故事讲得很扎实,前后呼应,有着回旋曲一样的旋律美,不像他在《笑忘录》中所做的文体实验那样混杂。在小说中,1968年苏联的坦克侵入了捷克斯洛伐克,意味着一个历史时期结束了,代之出现的是被苏军占领的压抑气氛。外科医生托马斯是小说的主角,他和女招待特丽莎与萨宾娜的情爱关系是小说的重点。但是,小说的细节无时无刻不在描绘那个特定年代的气氛:压抑的、沉闷的,知识分子遭到了清洗和排挤的,极权主义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最后,托马斯和特丽莎夫妇因为车祸而意外身亡。昆德拉没有利用小说来控诉,也没有正面评价甚至是批评那个时代,他只是呈现了、讲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一些捷克知识分子特定的生活和他们的遭遇。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夏洛特烦恼票房(精选7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