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国富论名言(精选82句)

2023-06-25 10:50:33

亚当斯密国富论名言

1、什么是好的经济制度,一个好的经济制度就是鼓励每个人去创造财富的制度。

2、亚当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他的体系进行了精心的充实和修正(没有改变基本纲要),今天被称为经典经济学体系。虽然现代经济学说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这些大体说来是经典经济学的自然产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自然不是他的政治学说)都可以看作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

3、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纯粹的正义只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它只是阻止我们去伤害邻居。一个人仅仅克制自己,不去侵犯邻居的人身、财产或名誉,确实只有一丁点可取之处。可是,他已经履行了称为正义的全部规则。

4、第二个部分就是关于资本的理论和作用,比如说讲解利息的形成和原因。

5、关于批发贸易,斯密又将其分为国内贸易、国外消费品贸易、和海外贩运贸易。对于资本投入这三种贸易的效益,斯密认为国内贸易扩大国内产出最为有利;其次是国外消费品贸易;再次是海外贩运贸易。

6、斯密批判了欧洲的“长子继承制”。为了防止土地财产被多个子嗣分割,欧洲国家普遍采用“长子继承制”,即长子继承整个家族的土地财产。斯密认为拥有小片土地的地主会更多地为土地负责,从而农业生产效率更高。领主坐拥大量土地,降低了农业的效率。由于人们将土地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很少有人出售土地。这使土地价格奇高,而且无法市场化配置。如果欧洲的土地能像美洲新大陆一样自由买卖,将会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力。(亚当斯密国富论名言)。

7、“社会收入,不可能是在于流通的钱币(这些钱币的数目,比社会收入的数目小多了),而是在于人们陆陆续续用这些辗转流通的钱币能够买进的物品价值。或者说,是在于陆陆续续以流通的钱币传输的购买力。”

8、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亚当斯密国富论名言)。

9、有人把对话发到某个群里,RONE就说了,这是什么幼态什么的。

10、*作者简介: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密一生从事过多种学科的研究,在经济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代表作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以及《道德情操论》等。 

11、他说面包师如果想要购买啤酒,所以不得不烘烤面包来赚钱;酿酒师如果想要购买面包,不得不酿制啤酒。所以每个人在看似狭隘地关心自己利益的时候,自然而然生产了他人所需要的产品。这样,每个人都如同被“看不见的手”所驱使一样,不知不觉提升了其他人的财富。

12、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13、  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因而亚当斯密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

14、序论及全书设计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级的自然秩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理 第三章 论分工受限制于市场的范围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使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劳动工资论 第九章 资本利润论 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因用途不同工资与利润亦不均等  第一节基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  第二节 基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土地地租论第一节 论时常发生地租的土地生产物第二节论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地租的土地生产物第三节 论常生地租的生产物与不常生地租的生产物二者价值比例之变动 旁论最近四世纪银价之变动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金银价值比例的变动怀疑银价今犹继续跌落的根据社会治化改进及于三种原生产物之影响各异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结论银价之变动改良的进步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本章的结论第二篇 论资财之性质,蓄积与使用序论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第二章 视货币为社会总资财之一支而论述之,并论国民资本之维持费第三章 论资本蓄积,并论生产的和不生产的劳动第四章 论借放利息的资财第五章 论各种资本用途第三篇 诸国民之富的进步第一章 论富之自然的进步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旧状态下农业的衰微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于农村改良之贡献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上之诸体系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之收入

15、限制进口国内能生产的产品,以保护国内产业;

16、他认为,哪怕是最富的国家与最穷的国家之间,任何国与国之间都存在着国际分工,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增进财富。

17、事实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感觉出来。

18、人在经济上强调利己性,但在伦理上侧重利他性,利他和利己大多数时候并不矛盾。把二者结合,才是更真实完整的人性。对个人和社会而言,应该寻找利己、利他的有机结合点。这个结合点,以往和现在更偏向利己,但未来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提升很可能更偏向利他。伴随这个进程,未来,《道德情操论》会更被重视。

19、说到亚当斯密其实这个人真的不简单的哈,提出了很多观点,也写了很多著作,那么这个亚当斯密话说有三个观点也就是三个理论,那么这三个观点理论分别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希望大家能学习到,速度来学习学习吧!

20、      此时,斯密的《国富论》正好调和了此次矛盾,既强调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又鼓励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和谐发展。斯密的经济理论为古典经济学奠定了思想基础,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一次革命,建立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古典经济学体系。19世纪前叶,马歇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产生,是经济学上的第三次革命,强调政府对于经济周期调和的作用,标志着当代经济学的产生。我们现在在课堂上学到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是集合了这三次经济学革命中的精华内容,所以斯密是我们学习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其国富论是我们涉猎经济学领域最合适的踏门石。

21、亚当斯密虽然没有发明“放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建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22、说到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从分工开始,他的大头针(pin)的例子广为流传。

23、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摘编了30句话,与大家分享。

24、但是市场的机制,可以将这种自利转变为大家互利。

25、第三就是促进技术发明,比如我们都熟悉的鲁班的故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倪志福钻”等都是一线工人在生产分工专业化之后的成果。

26、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人们倾向于同情和附和富者、强者的感情之上。

27、对我们来说,看到别人的同感使我们高兴,发现别人与我们完全没有同感则使我们震惊。

28、将一部分初级产品或制成品,分装成方便人们使用的数量单位;对应零售商的资本。

29、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而偏私的,他们欺骗臣民,次第消减货币最初所含金属的真实分量。

30、以奖励谷物出口为例。奖励谷物出口的理由为:奖励出口为本国农民打开国外市场,扩大谷物的需求,进而提高谷物销量;奖励出口使农民获得更高的回报,会鼓励农民扩大耕种。

31、我的观点其实已经说了,你们知识水平有限,不知道而已。

32、《国富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学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有极的影响力。亚当斯密一生中对经济学有很高的认知,他反对高关税的限制和高调弹唱,努力推行自由贸易和平等概念。

33、对我们来说,看到别人的同感使我们高兴,发现别人与我们完全没有同感则使我们震惊。

34、我现在看见你,我就想,这个人可能是一个爱举报的人。

35、所以,如果品质同样优良,富国小麦在市场上的售价,未必都比贫国低廉。就富裕和进步的程度说,法国远胜于波兰,但波兰小麦的价格,与品质同样优良的法国小麦同样低廉。”(第一篇,第一章)

36、笔者认为,第一个就是应该承认利己是人性、是市场经济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固有一些对金钱、商业、交换错误的观点,比如“朋友值千金”、“金钱如粪土”这些自相矛盾的表述;后来又在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人应该无私,这已经被实践证明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是错误的。

37、第四点,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应该拥有私人财产,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钱财,这样每个人才有赚取钱财的动力,可以促进社会文学的发展。第五点,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价格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由市场调控才能使社会效益更高。综合以上来看,亚当斯密的总体观点就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公平竞争的权利,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也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好的程度。

38、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

39、那事实呢?道理呢?别说老欧一句话,老欧说话也是有根据的。

40、要获得内心平静就必须做到“身体健康、没有负债、问心无愧”。如果这些条件能够达到,那么财富的增加会是多余。

41、Z:你当时是说了判断别人15岁的原因了嘛,你啥都不说,就说别人15岁以此打压对手

42、《国富论》的核心观点之即一个国家致富的关键在于提高其生产能力,扩大年产物的总量。只有能创造丰富的生产物,人们才有更多的物资可供消费,生活水平才能提高。一国的生产量要想扩大,无非有两种途径:一是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从事生产,二是通过积累更多的资本提高每个劳动力的生产力。无论哪种途径,都需要减少非生产性的消耗,而将资源更多投入生产性事业中去。

43、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考察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分析了竞争约束个人自利行为的作用形式和价格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运动过程。

44、重商主义认为价值是商业创造出来的,一个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出口而压抑进口,“低买高卖”。这十几年的中国就有典型的重商主义倾向,补贴出口,汇率调控,形成顺差。

45、积累金银的办法包括:严谨金银出口;追求贸易顺差,避免逆差,因为顺差意味着金银流入,而逆差意味着金银流出。为了实现贸易顺差,重商主义的具体措施有:

46、首先,在斯密的年代,没有今天的“法币”,只有金银才被视为货币。但是银行发行的本票(banknote)——即代表存放在银行一定数量金银的票据——也可以当作一般等价物来流通。随着本票取代金银成为货币流通的主要方式,那么就会有一些原本参与流通任务的金银被闲置下来。这些金银无法投放到本国市场上,因为本国市场的流通已被银行本票取代,那么这些金银就会流向国外。这些流向国外的金银,部分用来购买外国酒、丝绸等奢侈品,但更多的是用来购买原材料和工具——这便增加了资本的积累,进而扩大了国家的生产能力。

47、群主当然身怀利爪,但你的位置不能自降身份亲自下场撕,群和谐才是群主的主要任务跟使命。陟罚臧否应指挥我们来做。你一个王去抢了宰相的工作。再说王的利爪要伸向外部,伸向内部是削了自己的基本盘。

48、节俭才能产生积蓄,积蓄用于投资,才会增加社会总资本。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每个劳动力的生产力,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能力。这便是资本在扩大生产上所起的作用。

49、值得一提的是,斯密指出了市场范围大小对劳动分工的影响。“交换能力萌生劳动分工,因而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制于交换能力的大小,也就是分工的程度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市场过于狭小则不能鼓励人们始终专务一业,因为人们不能用剩余物随意交换自己所需”。所以越大的市场,交换能力越强;大市场使更深入更精细的分工成为可能。

50、“对于任何商品的占有者来说,当他不打算自己使用或消费,只想用来交换其他有用的物品时,它的价值就等于能够用来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所以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标准。”

51、我们赞同别人的情感,并不意味着我们和对方的情感一定要完全相同。

52、“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常要损失一些时间,因节省这种时间而得到的利益,比我们看到时所想象的大得多。

53、在国家层面上也同样,市场越大的国家,越能进行广泛深入的分工,生产力的发展的潜力也更大。大国有能力形成各行业完备的产业链,培育充足的内需,形成庞大的内循环;而小国只能在某一行业(或某几个行业)的专业化,然后依赖与他国的贸易来提升国民生活水平。

54、城市的崛起导致封建庄园的逐渐解体。在城市制造业兴起之前,庄园领主的财富没有其他去处,只能用来豢养大量的仆役和农奴。而制造业兴起之后,庄园领主开始用他们的财富购买大量制造业产品、奢侈品等等。这使他们的财富向城市制造业转移,他们豢养的农奴数量大大减少。随着领主财富和农奴数量的减少,他们专制的权威被日渐削弱。农民不再是领主的奴隶,而得到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于是,受城市的影响,农村的治理从奴役专制转向自由公正。

55、以上就是《国富论》的主要内容,那么这本书对中国的意义在哪里呢?

56、《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因此该书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57、亚当斯密(1723~1790),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由此确立了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威望。1776年,他的《国富论》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轰动。

58、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点。虽然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都坚持认为人口负担会阻碍工资高出维持生计的水平(所谓的“工资钢铁定律”),但是亚当斯密指出在增加生产的情况下工资就会增长。事实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亚当斯密在这一点上正确,而李嘉图和马克思是错的。

59、斯密也注意到了银行可能超发本票的问题。“就每一种纸钞来说,它可以顺利在任何国家里流通的数量,绝不可能超过它所取代的金币和银币的价值……这种纸钞的流通数量一旦超过了这个总和,那么由于超出的部分既不能拿到国外去用,又不能在本国流通运用,必然会立即涌回银行换成金币和银币。”于是就发生了挤兑。

60、最后斯密反驳了纸钞的使用会带来通货膨胀的说法。“有人曾经说,纸钞增加会扩大全部通货的数量,从而降低全部通货的价值,因此必然会提高物品的货币价格。但是,因为从全部通货中撤走的金币和银币数量总是会等于加入流通的纸钞数量,所以纸钞不一定会增加全部通货的数量。从十七世纪初到现在,苏格兰的食物价格没有比一七五九年更便宜。”

61、你就算了,你段位比Z还低,属于脑子浆糊的那一类。

62、“每一项进口管制,都将引领一国的产业背离比较有利而投入比较不利的用途,以致它每年产出的交换价值必然会减少,而非按照立法者的意图有所增加。”

63、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64、    第四篇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政治经济学是为政治家和立法者服务的科学,有两个明确的目标,一是向国家或全体国民提供公共事业的福利,二是为人们提供丰裕的收入或生活资料,简而言之就是国富民强。虽然西方经济学也曾出现过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等经济学派,但他们没有形成完善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理论作了分析、比较和批判,既驳斥了重商主义片面强调国家大量储备金币、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也讽刺了重农主义将农业视为唯一创造财富源泉的说法。斯密考察了不正确的政策主张和学说如何妨碍国民财富的增长,实际上进一步论证了采取自由放任政策的必要性。

65、斯密似乎也并没有严格区分价值与价格。但是他区分了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以劳动单位表示的价格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而以金钱表示的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罢了……同一真实价格始终代表同一价值,但由于金银的价值会改变,同一名义价格有时便代表极不相同的价值。”

66、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纯粹的正义只是一种消极的美德,它只是阻止我们去伤害邻居。一个人仅仅克制自己,不去侵犯邻居的人身、财产或名誉,确实只有一丁点可取之处。可是,他已经履行了称为正义的全部规则。我们时常可以安坐家中和无所事事,这样会遵守有关正义的全部规则。因为正义是合宜的,所以它总是获得我们的赞同。但是因为正义并非真正的和现实的善行,所以,它几乎不值得感激。

67、亚当斯密贡献主要体现在经济学上,他所专著的《国富论》还有《道德情操论》都是亚当斯密贡献。

68、“有一种劳动施加在物品上,会增加物品的价值,另外有一种劳动没有这种效果。前者或许可以称为‘生产性劳动‘,因为它会产生价值。相对的,后者可以称为‘非生产性劳动’。”

69、意识到被人所爱,自有一种满足感,对一个心思纤细与感觉敏锐的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带给他的幸福,比他或许会期待的那一切可能从被人所爱当中得到的实质利益更为重要。

70、生产性劳动者包括制造工人、农民,因为他们的劳动加在原材料上,创造了新的价值。而君主麾下的所有文官武将,所有公务人员,还有侍奉主人的奴仆,他们都是非生产性劳动者,他们依赖工人和农民生产出来的东西来生活,而他们自身不创造任何价值。

71、斯密特别强调了第三点的重要性。相比于欧洲的封建庄园,城市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秩序。城市里没有专制的君主,也不存在主仆依附关系,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独立的。这些城市里的自由人组建成自治的政府,制定法律实现自我管理。于是诞生了更民主、公平、高效的治理秩序。

72、政府干预和管制的主张在重商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斯密以七章的篇幅对重商主义的学说和各种干预措施加以鞭。

73、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原名直译为《诸国民之富的性质及其原因之研究》。自一七七六年出版以来,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曾赫然为所惊动。甚至于各国的支配者们,都相率奉之为圭臬。世界上每个大的或小的经济学家,都曾直挡或间接受其影响。对之推崇到无可进一步推崇,甚至于自命为斯密信徒的人们,亦会从中取出几个章句来批评;反之,对之批评到无可进一步批评,甚至于公然反对斯密主义的人们,亦莫不从中采纳几种意见,作为自己的根本思想。

74、“第一项职责,是保护社会免于其他独立社会的暴力伤害与入侵;第二项职责,是尽可能保护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免于其他任何成员的不义伤害与压迫,亦即,建立一套毋枉毋纵的司法体系以维持正义;第三项职责,是兴建与维护某些公共工程设施与公共机构。”

75、第三篇为“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本篇斯密通过对罗马帝国崩溃到18世纪后期的各国经济发展史的考察,分析了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发展的原因,研究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对于财富增长的作用。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势,资本首先应该投资在农业,其次是工商业,最后才是对外贸易,这种顺序也符合自然经济的增长规律。对一个国家而言,只有农民先开垦土地,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才能支撑城市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城市商业体系的繁荣,并以生活产成品的形式回报给农村居民,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劳动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当本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从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当然,对外贸易的繁荣也会促进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但必须以农业和制造业的进步为前提。农村先于城市发展是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农村是城市工商业的原材料基地,城市的财富和生产资料都来源于农村,而农业发展的前提是土地。在土地尚未完全改良之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不能超过农村土地所能支持的最大限度,否则社会财富难以持续增长。因此,斯密从历史角度出发,论证了只有采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能符合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从而有利于劳动分工和国民财富的可持续发展。

76、《国富论》最早由严复引进翻译,当时译作《斯密亚丹原富》

77、税收应该选择方便的时间,不给纳税人增加经济负担。比如房租税,应该在房租支付之后再征收。

78、每个人纳税的数额应该与他从政府公共服务中得到的好处成正比。从政府的公共服务中获得更多好处的人,理应向政府贡献更多的税收。

79、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80、一个国家的富有不在于货币的多少,而在于生活必需品的丰富。

81、自然自由制度和经济自由主义,是令“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效力的重要保障。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垂头丧气理解词语的意思(精选3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