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作品集txt(精选68句)

2023-07-02 10:45:06

木心作品集txt

1、世界荒谬,卑污,庸俗,天才必然是叛逆者,是异端,一生注定孤独强昂。

2、一个纯良的人,入世,便是孟德斯鸠;出世,便是陶渊明。

3、木心回乡后,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王玮达和两位作曲系青年,曾在两年期间不断恳求木心,希望他同意由他们整理乐谱。木心一再借故推脱。直到在桐乡的葬礼上,王玮达才见到了木心。

4、1927年生,原籍中国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

5、木心也是一位非常严谨的作家,他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讲稿就是作品,还必须经过认真的构想与价格,才能成为他放心的作品。

6、木心美术馆的序厅像是一个作家的文献展,而非绘画展。大橱窗的陈列主要是手稿和笔记本,唯有一件古董级达·芬奇画册,一套绘具笔墨,略见画家的身份。丝绒台上放着蒂凡尼打火机,是“文学课”结业时学生们送的。《哥伦比亚的倒影》第一稿,长卷,一气呵成,纸背是打印后废弃的英文账单。被标为木心的最后一本笔记上,赫然有苍老的字迹:

7、我们十分感激马基雅维利,他写出了人所做的事。而不是人应该做的事。

8、 19岁那年,木心参加了生平的第一次展览:杭州的“元旦画展”。65年后,接近弥留的木心看到自己当年在画展上的照片,哭了。 (木心美术馆供图/图)

9、1994年冬天,木心悄然返乡,回上海,抵乌镇。回到纽约,依次写出诗体《乌镇》,散文《乌镇》,散文《上海在哪儿》。《乌镇》刊发在《中国时报》,1999年被乌镇乡d委书记陈向宏看到,木心被家乡发现。

10、莎士比亚发现了新的人物,为生活着的人们提供了新的定义,正是因为他的发明,人类身上所发生的这些事情才变得有意义。

11、不过才气太华丽,不好意思。现在我来写,不再这样招摇了。

12、“他渴望知道谁是他的读者,又不肯见;他希望有人来聊天,来过后,他又失望。偶然来人有趣,但不得体,有的人得体,却又无趣,这些,他都会挑剔。寂寞时,园子里太静了,静到像要有谋杀案,可是有人来了,他又烦。”

13、如今“这小子”没有了。下面的话,好在他当年忍不住:

14、(阿尔弗雷德·科恩(AlfredCorn))木心美术馆开馆致辞嘉宾,美国诗人,今在英译木心诗歌(与促成木心小说集《空房》英译本在美国出版的王久安合作)。

15、自己不成熟的青年人,常有偷窥癖,因为自己空泛。

16、静静的看着天空,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发现,原来完美已渐渐老去。逝去的美好,只能留给回忆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翻过那些苍凉的扉页,回过头来,感觉曾经的岁月是一场空。但,我并不想放手,可是时间却无情的松开了我的手过去的已经过去,再也回不来了。

17、毕业留言经典回忆录同学啊,让往日夕暮中那些甜蜜的低语,都埋在心底,化作美丽的记忆吧!光阴似箭,一转眼,4年的同窗生涯已成为过去。但教室里,还回响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还留着我们奔跑矫健的身影。这里的草坪、小溪、竹亭,是我们永远依恋的百草园。毕业了,多么想留住那些温暖的日子,但又多么渴望着能早日投进生活的洪流。那以往的同窗生活,是一串甜美的糖葫芦;那迷人的甜与酸,将永远回味不完。采撷一串串的梦,学校的嬉戏,回想起是那么缤纷绚丽;而成长的追逐,竟已一跃而过。世间的尘嚣喧扰,似乎沉寂,让我重新拾取记忆的落英。我们拥有4个在一起的春秋,每一次游戏,每一次探讨,每一次争吵,都将成为我记忆中珍贵的一页。还记得吗?军训场上的一顶顶红帽,阅兵场上嘹亮的口号,是的,从那时起,我们共同踏进了这片令人神往的天地还记得那一天的摄影留念吗?我的瞬间意识连同闪光灯一起亮了:你的倩影留在底片上,同时也深深地烙在我的心灵里。红叶纷飞的枫林里,我们曾拥有多少回忆。那飘舞着的枫叶,将我们带进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雪花乱飞的季节,我们也曾陷入迷茫的困惑,感到孤独和凄凉,但我们毕竟走了过来。生活的海洋已铺开金色的路,浪花正分列两旁摇着欢迎的花束。勇敢地去吧,朋友!前方,已吹响出征的海螺;彩霞,正在将鲜红的大旗飞舞从五湖四海来,到天南地北去。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让我们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交出事业的优秀答卷,为母校的旗帜增辉添彩。愿你作一滴晶亮的水,投射到浩瀚的大海;作一朵鲜美的花,组成百花满园;作一丝闪光的纤维,绣织出鲜红的战旗;作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一辈子坚守自己的岗位今天,我们是亲密的同学;明天,我们将是竞争的对手。愿友谊在竞争中更加深厚。竞技场上讲谦虚,无疑等于宣告自己的失败;该需要毛遂自荐时,就要当仁不让。生活需要自己主宰,请珍惜大写的我。聚也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同窗数载凝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2020最火的回忆录句子

18、这部手稿在1990年代被带到纽约,曾在耶鲁画展上陈列。狱中手稿并未加入木心的文学阵列,但记录着木心的阅读史和精神成长史。“略微阅读几行,你就发现他谈的还是那些人:肖邦、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之类。”陈丹青说。其中的吉光片羽被发散到木心的随想录写作中和文学课讲述中。

19、木心写了一首《赴亚当斯阁前夕》,道尽了他的心情,“庞贝册为我的封地时,庞贝已是废墟。”

20、了解大陆现当代文学史的网友都清楚,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由于非文学因素,现当代文学史被极度扭曲。一些成就斐然的大家,如沈从文、张爱玲、穆旦等等,被雪藏被贬低,而一些口号震天、艺术水准平庸的作家被捧上天(具体就不点名了,原因你懂的)。

21、思想不必被**拖住。让思想归思想,**归**,这样生命才富丽。

22、第一桩文字官司,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的博文引发:“他的大半辈子吃了太多的苦,苦大仇深的人大约一辈子超脱不得。”

23、(邱智敏)木心读者,80后青年,2011年冬赶来桐乡参加木心葬礼,之后撰文《哥伦比亚无倒影》发表于《木心纪念专号》,木心美术馆开馆时,也许受到尼采特展的启示,据《朝霞》摘录的段落与木心语并置,撰成《尼采谈木心》。

24、过世四年后,乌镇木心美术馆开馆。除了开馆特展《尼采与木心》、《林风眠与木心》,固定展区,呈现了绘画的木心、写作的木心、音乐的木心。

25、喜欢一个人没有错,错就错在喜欢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

26、无法用单一的艺术家身份来界定木心,他是绘画的木心,写作的木心,音乐的木心。于是,他被认为是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可他一直在寻找同路人,以便“吾道不孤”。

27、回国后的木心,仅仅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再无“新作”,直至过世。但是他的写作从未放手。

28、木心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批文学作品——木心编订自己的集子精益求精,跟此前出版的八种作品一样,这五种也是他精挑细选篇目而成的。弟子陈丹青说,“先生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本盒装书收入木心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批文学作品五种,《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爱默生家的恶客》。

29、思索并不总是乏味。人们不喜欢思索未来,却热衷回忆过去。尽管回忆是虚幻的,却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将人们带到一个温暖,美妙而又光艳的场景中,并从这场景中期待未来。

30、回忆是一种甜蜜的惆怅。它教会了莪自信,教会了莪用珍惜去看待世界,教会莪了友谊的难忘。友谊沉浸在回忆当中,只能用脑海去想它,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总是不能永久的拥有。终于,它抵挡不了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过去就过去了。友谊回转在回忆当中,就像是口中的奶茶,珍珠丝滑圆润地穿过莪的唇尖,触过莪的牙齿,奶茶与珍珠同在,让莪闻到甜蜜香浓的奶香。这满是香味的分子,终究还是散开了,让你无法再聚集它,轻闻它带给你的幽香芬芳。这真是既甜蜜又惆怅啊!

31、回忆,渐行渐远,回忆与现在永远隔着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永远也不可能划上等号,因为回忆永远只能是回忆,只能储存过去,而现在永远是现在。

32、购画的金额是二十多万美元。一直到他2006年回国,木心都不再焦虑下一年的开支在哪里。

33、那是他平生唯一一次对着人众,豁出去,滔滔不绝,但以木心的做派,话头进入所谓“私房话”,他总会找个潇洒而带玄机的说法,用关照的语气,交代下来:

34、在陈丹青记忆中,木心不断谈到音乐,但不听音乐。每次他都会说:“关了吧,我们谈话。”1983年他俩第一次长谈,陈丹青说,来,听听音乐,木心说:“哎呀,心乱如麻,听什么音乐。”

35、木心每月都要赴“文坛”的饭局,跟夏志清、王鼎钧一干人聚会。

36、巫鸿觉得这细节正是他们当时的状态,“都刚刚去美国,充满了幻想、希望。木心去哈佛大学办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蛮好玩的。”

37、陈丹青和木心都是艺术学生联盟的在册学生。“这所百年老学院在曼哈顿57街第七大道,当时已经没落了,陈逸飞介绍大家去那里,签证不难,随进随出,阶段性交费,所谓学业就是画人体模特之类。一群上海人在那混,岁数最大的就是木心。”

38、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39、木心1927年生,15岁离开家乡乌镇来到杭州,后去上海,20岁刚出头,他参与学生运动,还曾是领导者,结果被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d通缉,走避台湾。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回到大陆,因言论获罪,他被关进废弃的、漏雨积水的防空洞。半年后转移到监牢,劳动改造12年。人家都平反了,他迟迟没有。他14开始写作,一直到文革时的22岁,这么长时间里的所有作品全都被烧毁,三根手指被折断。文革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但母亲在他入狱后忧心得病而死,家也没了。自1982年起,木心长居美国纽约,57岁左右重新写作,1984年,移居纽约仅两年的木心成了驰名台湾的海外作家。1994年冬,木心悄然返乡,抵达乌镇。回纽约后依次写出诗体《乌镇》,散文《乌镇》,散文《上海在哪儿》。《乌镇》刊发在《中国时报》,1999年被乌镇乡d委书记陈向宏看到,木心被家乡发现。19岁那年,木心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画展。57岁那年,哈佛大学为木心举办了他平生第一次个展。74岁那年,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了木心作品收藏展。79岁那年,中国大陆出版了第一本木心文集。2011年去世,一年后,《文学回忆录》成为两岸畅销书。四年后,乌镇木心美术馆开馆。

40、没有人知道木心,直到1999年,木心的家乡乌镇终于寻回了他。

41、木心,1927年生,原藉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

42、以前母亲、祖母、外婆、保姆、佣人讲故事给小孩听,是世界性好传统。

43、回忆过去,战争让人们懂得了亲情的无价,友情的宝贵,让人们珍惜现在人们懂得了亲情的,友情的宝贵,让人们珍惜现在这个和平的时代。战争让人们懂得了成熟,战争让科技发生了质的飞越,战争更让人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

44、注:本文原刊于《木心谈木心》后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原创陈丹青,由鹤无粮整理排版,不做商用。

45、生于大陆,长于台湾,学于美国的郑培凯教授在纽约看的是莎士比亚,至台湾才第一次正式接触昆曲,1998年,他到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致力于研究和传承昆曲艺术。“在重新发现汤显祖之前,他的戏剧流传得比较广,特别是《牡丹亭》,所以我们的研究多集中在此。他的诗文其实是非常好的,但研究得很少。此外,他做人也非常有趣,可《明史》中讲到汤显祖只有一小段,显得不怎么重要。到了二十一世纪,为什么我们会重新去挖掘他呢?我觉得是这个社会变了,人类的文化认知变了,我们的认知架构变了。现在有了高科技的影视技术,能使戏剧演出保存下去,于是就有了影视文献。所以,大家在戏剧研究上可以多花点工夫,研究的学术性提高了,才会有深入的理解。”郑培凯研究汤显祖已经四十多年,曾将其作为博士论文的一部分,他认为目前学界对汤显祖的研究不太够,“因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太多了。而且说到中国的文学传统,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这条线轮下来,到汤显祖已经很晚了。更要命的是,汤显祖的戏剧在中国传统文学研究的框架中,属于明传奇,算是古典文学的后劲,是要靠边站的。到新文化运动之后,才重新审视小说、戏剧等题材。这些其实都是偏见。”汤显祖吸收了不少民间流行的东西,但并不妨碍其优美高雅。“古人说汤显祖的诗文有烟霞之气,诗文之外,他的赋也写得很好,可惜现在连注解都没有。”

46、迄今我不确知多少人读过《文学回忆录》,多少人果真爱读而受益:这不是我能估测、我该评断之事。然而风中仿佛自有消息,三年过去了,近时我忽而对自己说:行了。这份私房话的私房话,可以传出去了。年初编辑第三期木心纪念专号,我摘出听他讲述《九月初九》的笔录,作为开篇,“以飨读者”,随即和责编曹凌志君达成共识:过了年,出版这本书。

47、老头子还是太天真。纽约听的课,北京出的书,世道一变,语境大异,我得“学坏”才行。诚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一横心,将这部分文字全部剔除了。

48、陈丹青头一回看木心的画,立即想到四五十年代的杭州艺专、上海艺专怎么还有“漏网之鱼”。“我非常惊讶,一部分是纸本的,明显学林风眠,当时觉得比林风眠境界大多了。更惊讶是忽然他拿出转印的那批小画,迷你型风景,几乎失去了尺寸,但图像记忆完全是北宋的,元代的,同时试图变成一种现代的个人款式。”陈丹青回忆道,“我说木心哎!你这是达·芬奇影响啊。当时我们走在马路上,他居然就在路当中站下来,非常危险呀,旁边车来车往,他说啊呀!给你看出来啦……我指的是《蒙娜丽莎》背景的山水,那种精微和广大。”

49、在童年的日子里,我们走着混乱的步伐,带着自己刚开始的回忆。在我的记忆里,那时的天很蓝,是童年纯真的心。我的眼睛里看不到一丝的不完美,只有偶尔的伤心。我的童年在温暖的襁褓中平安地度过,在相册的回忆中,每张都是笑脸。回忆就这样带着我继续前进。

50、著有《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即兴判断》、《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鱼丽之宴》、《巴珑》、《伪所罗门书》、《诗经演》、《爱默生家的恶客》、《云雀叫了一整天》等书,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

51、每次听到往事一幕幕,伤心一幕幕。总是有一些伤感泛起眼底。尽管歌声里沉重的伤心与往事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我们。青春如此绚丽,又如此忧伤。记起了稼轩先生的词,少年不知愁滋味,独上层楼,独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52、2016年开始,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

53、哲学很容易战胜过去和未来的恶,但现在的恶却很容易战胜哲学。

54、第三乐章照木心的说法就是慈悲,这是历经沧桑以后的一种慈悲。

55、曾旅居美国多年,晚年回到故乡乌镇,乌镇现有木心故居纪念馆和木心美术馆可以供游客参观。其代表作品有《琼美卡随想录》《西班牙三棵树》《云雀叫了一整天》等。

56、(陈丹青)木心美术馆馆长,2014年参与网络视频节目“看理想”,担当艺术类节目“局部”主讲人,著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陌生的经验》等。

57、逝去的美好,只能留给回忆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过去的已经过去,再也回不来了。

58、19岁那年,木心,一个西湖边习画的“惨绿少年”,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画展。57岁那年,哈佛大学为木心举办了他平生第一次个展。74岁那年,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了木心作品收藏展。79岁那年,中国大陆出版了第一本木心文集,一时风波迭起。其时,距离台湾出版他的文集已过了二十多年。

59、转印法创作的小幅画仅3厘米宽,15厘米长,这是法比安头疼的问题。法比安是美术馆室内总设计师。最后选择部分画作平铺在展柜内,便于观众就近俯视。部分被转换成电子影像,数十倍放大,映在九米长的屏幕,将观众吞没:《大战前夜》《彼岸之光》《会走路的石头》《歌剧》《残雪和喷泉》《等待拉比》……

60、木心美术馆开馆特展,一场是林风眠与木心,一场是尼采与木心。

61、转印法创作的小幅画仅3厘米宽,15厘米长,这是法比安头疼的问题。法比安是美术馆室内总设计师。最后选择部分画作平铺在展柜内,便于观众就近俯视。部分被转换成电子影像,数十倍放大,映在九米长的屏幕,将观众吞没:《大战前夜》《彼岸之光》《会走路的石头》《歌剧》《残雪和喷泉》《等待拉比》……

62、“当我眼见木心的乐谱是简谱,马上明白他为什么推脱:没有五线谱,他不好意思呀!我看着乐稿就心酸,那年月他哪里去弄五线谱啊,到美国后他似乎没再作曲,一看那纸,就是六七十年代的。”

63、“他看不起自己的年轻时代,老说他很傻,不懂事。但他看到那张照片时,呆愕了很久……”陈丹青目击了木心与他自己的重逢:“真是活见鬼!认出来的一瞬间,他还开玩笑,喃喃地说:嚯,神气得很呢……忽然就用手遮住脸,转过头,痛哭起来。他大半生居然没再见过自己十九岁的照片,这是我惟一一次看到他真的哭起来,不可遏制地哭起来。”

64、麻烦来了——唉,木心扔给我多少麻烦啊——《文学回忆录》数十万言,可以说都是他的“私房话”,这九堂课,更是私房话里的私房话。现在临到出版,这部分文字也发布,是否合适?

65、随手曾翻过他两篇散文,不由失笑,这确实是木心,自我,俏皮伶俐。

66、 这张照片摄于1987年至1988年之间,听课者与木心(右一)的聚会,紧挨木心的是课堂的发起人李全武,这次讲课的地点在李全武家的二楼。 (陈丹青供图/图)

67、耶鲁大学美术馆室内总设计师法比安这样描述木心的画作:“它们亦真亦幻,也许是树木、山峦、大海,也许只是对旧世界的表达。这些画尺寸虽小,蕴含的力量却非常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画作要表达的确切内容:关于生命、死亡,还是昼与夜?” (木心/图)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木心作品赏析(精选3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