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精选42句)

2023-07-05 11:30:09

刘基

1、事迹之二:余姚王守仁(1472-1529)因曾筑室于会稽阳明洞侧而被学届称为阳明先生,他是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据《王文成公全书》记载,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是文武全才,元末奉老母避乱居诸暨五泄,他与诸暨的王冕、永嘉(今瑞安)的高则诚等均有交往。刘基也数度前往拜访,他对刘基说过:“你有辅佐君王成就大业之才,将来建功立业,但应‘厚施而薄受’,我是山野之人,勿以世俗之事累我’。”其后刘基辅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开国功臣多有封公封侯,而刘基只封了个诚意伯。

2、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成了其谋臣。其时陈友谅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再据守钟山(南京)。朱元璋不能决断,刘基则沉默不言。朱元璋知刘基有见地,召入内室与其密谋。刘基认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认为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中,应利用其弱点诱其入伏,一举重创,灭其锐气。刘基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使朱元璋茅塞顿开。朱无璋按计行事,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同时按刘基建议,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并取国号“大明”,以号令天下。

3、刘基临终前,与姚广孝见过一面。刘基拜托姚广孝说,“眼下,只有你能帮助燕王。”姚广孝是如何帮助燕王反败为胜,暂时不得而知。但是从姚广孝的祈愿可见,他的计划早已实施,且胜利在望。而刘基的死因,也从姚广孝的举止中透露出重要信息。(刘基)。

4、朱元璋因事要责罚李善长,刘基劝道:“他虽有过失,但功劳很大,威望颇高,能调和诸将。”朱元璋说:“他三番两次想加害你,你还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说:“这怎么行?更换丞相如同更换梁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细木,房屋就会倒坍。”后来李善长辞官归居,朱元璋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平日待刘基很好,可刘基仍极力反对,说:“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须保持像水一样平静的心情,将义理作为权衡事情的标准,不能掺杂主观意见,杨宪就做不到。”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他气量比杨宪更窄。”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刘基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朱元璋说:“我的丞相,确实只有你最合适。”刘基说:“我太疾恶如仇,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因事获罪。

5、民间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6、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朱元璋要封刘伯温为一品左丞相,可是刘伯温己看透了朱元璋,因此,他坚决辞封不受,要求告老回乡。朱元璋觉的反正基业己定,有没有他亦无关大局,也就顺水推舟,遂了他的意愿。

7、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起兵后,刘基秉承天意,出山投靠,并最终助朱元璋成就帝王之业。

8、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桧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9、以姚广孝之能,既然能在帮助燕王上,给胡惟庸下上一盘大棋,又岂能不对刘基的安全加以防范?以刘基之能,与姚广孝不遑多让,又岂能在这关键时刻中了对手的暗算,一命呜呼?

10、刘基非常高兴,拿着兵书四卷,回头就走。待他走出洞外,石壁复合如故。

11、关于刘基的死因,有一种说法,说刘基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刘基死后的第四年,御史中丞涂节上书揭发,说刘基重病在床时,胡惟庸曾派心腹医生前往探视,给开了一副药,刘基服用后,病情加重,回到老家一个月后即死去。

12、刘基回到老家后,本想好好养老,过一过清闲的日子,可哪成想,朱元璋又把他想起来了。刘基走之前,曾给朱元璋提出了几点忠告,其中有一条,是让朱元璋集中力量消灭蒙元的残余势力。但江山在握、志得意满的朱元璋,当时没能重视刘基的这条建议,结果逃回大漠的蒙元残部成了北部边疆的大患。

13、刘廌,字士端、号约斋,又号闲闲子,浙江青田人,是明代刘伯温的长孙,参政公刘琏的长子,世袭诚意伯、光禄大夫,职官正一品。

14、刘基娶富氏,封永嘉郡夫人。继室陈氏、章氏。长子刘琏、次子刘璟为陈氏所生,二女为章氏所生,适吴彪、沈安。(刘基)。

15、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并不以功臣自居,被封诚意伯。后与丞相李善长、胡惟庸意见不合,逐渐失去朱元璋的信任,61岁的刘伯温告老还乡,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16、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17、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18、在最新剧情中,刘基死亡,三处细节直指真凶,姚广孝早已猜出答案。燕王向皇上举报,从凤阳到北平,从京师到地方,从六部的一品大员到地方上的小小七品县令,无不借开中之便谋取私利,贪赃枉法。皇上别无良策,便想到了重新启用刘基,以御史台之威来名正言顺地整肃纲纪,打击作奸犯科的众官员,揪出首恶。

19、可是,就在刘基接旨之后的夜间,刘基突然暴毙,令人好不惊异。这个害死刘基的真凶是谁呢?哪三个细节直指真凶,姚广孝早已猜出答案,从何说起?

20、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21、刘琏,刘基长子,生于1348年(元顺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与胡惟庸的d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

22、那么这座义塾为什么称作“湖山义塾”呢?原来高湖以前的村名就叫湖山,这也是现在位于高湖境内的北山移民安置点就取名为“湖山小区”的原因。

23、这一段公案,到了明史专家吴晗那里,有了新的结论,吴晗经过多方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刘基被毒,出于明太祖之阴谋。胡惟庸旧与刘基有恨,不自觉地被明太祖所利用。”

24、听说燕王被贬为庶民,姚广孝来到老友刘基的灵前,默默道,“为你申冤的日子不远了。”

25、徐达一直把刘伯温的话记在心里,自上楼后,他就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边,寸步不离。朱元璋一一给功臣们敬过酒后,看了李善长一眼,推说要去小解,便与李善长下楼去了。

26、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上《戊申大统历》。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刘基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大旱,刘基请求处理久积冤案,朱元璋当即令刘基予以平反,大雨随之而降。刘基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基问原因,朱元璋将所梦告诉刘基,刘基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过三日,海宁归降,朱元璋很高兴,将囚犯全部交给刘基释放。同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定都应天(今南京),国号大明,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27、明朝建立后,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28、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向其数欲害君,君却为之善耶!吾欲以君为相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以杨宪为相。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宪则不然。”

29、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思想理论依据。民本思想是刘基德政的出发点,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还有经济性,是统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针,并通过生产实践和一生的亲民行动为表率。

30、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元末,兵荒马乱,战火连连,在家闲居三年。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绩。他深入乡间,体察民情,发现高安县一些豪绅地主勾结贪官污吏,无法无天,骗人钱财,夺人妻女,杀人害命无恶不作。刘基倾听百姓的哭诉后,义愤填膺,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明察暗访,掌握了真凭实据后,对几个劣迹昭著的豪强恶霸,坚决予以严惩,并对县衙内贪赃枉法的官吏也进行了整治,高安县的社会风气很快就有了好转。刘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的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因为他的正直,地方豪绅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

31、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郑复初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刘基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有一次,探访程朱理学故里—徽州,得知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书》,便探秘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原来这里隐藏了一个完整的明教社会,不仅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基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学就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回家后就在家乡出了名,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32、   刘基,生于1311年,卒于1375年。元末明初人,明朝开国元勋。

33、刘基的曾祖刘濠、祖父刘庭槐、父亲刘爚和刘基都生长在南田武阳。

34、得知刘基死亡,老朱又惊又怒,怀疑是胡惟庸所为。因为刘基赴任,必然对“开中谋利案”进行审查。胡惟庸是此案的背后黑手,为了阻止刘基审查,自然是先把刘基干掉,致皇上一个无人可用的境地。这是依据“谁受益谁是凶手”的逻辑推理。

35、行善之人得一见,作恶之人不得观;世上有人行大善,遭了此劫不上算。

36、第一种被胡惟庸毒死的说法传闻,据《明史》记载:刘基在南京养病期间,当时官居丞相的胡惟庸带着医生前来看望刘基,还开了一个药方,后来刘基喝了两服药,之后就有异物在腹部堆积,形状像拳头一样的石块,之后刘基去世。胡惟庸案爆发之后,当时的御史中丞涂节迎合朱元璋的心意,首告胡惟庸谋反,并且提到了胡惟庸毒死刘基。但是这种事情只是传闻,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无法让人信服。

37、当年高湖有位乡绅季谦(1306—1372),字伯益,曾经做过官,任过恩州学正一职,“平生好学尚义,乐于施舍”。其见识也非同寻常,他认为,大家都爱自己的子孙,但并不清楚怎么去爱。世人的通病是以为多留田宅财物给子孙就好,殊不知“骄淫生于富溢”,如此反倒可能会害了子孙。

38、这一大胆的提法,试想一下,那么多功臣都被朱元璋杀掉了,他能放得过刘基吗?想来他欲杀刘基之心早就有了,只是没找到适当的借口。恰好胡惟庸与刘基有过节,欲治罪于刘基,朱元璋便决定借胡惟庸之手杀掉刘基。

39、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刘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支持且被责难,只好上书辞职。至正六年(1346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邀请,与其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不远的蛟溪书屋住下,过起了半隐居生活。其间以教授村中子弟维持生计,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交游往还。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结束隐居,来到杭州,不久夫人为他生下儿子刘琏。居杭州四年,与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唱和。至正十二年(1352年),于徐寿辉陷杭州前回到故乡,不久朝廷发来公文,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协助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最主要者为方国珍。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刘基认为方氏兄弟为首犯,不诛无以惩后,然方国珍重赂官府,终被招安授以官职,反而谴责刘基擅作威福。刘基一怒之下辞官还里,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

40、刘基在文章的最后写到“邑人洪应求道其事于予,且请为之记,予既乐乡里之有善人,而又嘉洪生之乐道人善也,故善而书之”。原来是乡人洪应求把湖山义塾之事讲给刘基听,并请刘基为之作记,刘基为家乡的好人好事所感动,所以作就此文。

41、刘基的父亲叫刘爚,传说他的父母心肠非常好。一日,一位化作癞头乞丐的白鹤仙师来家乞讨,他们不仅不嫌弃,给他饭吃,而且还上山采来草药,为其医治烂头脓疮。白鹤仙师感念他们的善良,就告诉他们将先人的尸骨埋在家后面的五峰山脚下,日后必出将相之才。在仙人的帮助下,刘爚将祖先的尸骨埋在了山脚下。三年后,刘爚的妻子生下了刘基。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搞笑qq留言(精选45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