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对莫言的评价(精选39句)

2023-07-08 15:55:17

中国官方对莫言的评价

1、莫言得奖,太棒了!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每回读莫言的小说,都会感叹,我不如他。——龙应台

2、恩施文学向何处去?根据莫言的忠告,我以为,恩施的文学作品要以历史的眼光、地域的风情、民间的情怀、深邃的底蕴、全新的手法赢得广大的读者群,要营构一批有恩施地域的骨子里浸润着山韵巴风的艺术形象,要让作品负载着这方水土独特而丰富的人文气质走向中国和走向世界。(中国官方对莫言的评价)。

3、斗胆套用鲁迅先生这种干练精准的文风,对莫言的作品,上下(看的不多,没有上上下下的看,实事求是的说,是花花的上下看了几眼)看了看,也读出了两个字“反动”。真的是这样。就撂下不读了。

4、现在西方人却要插一杠子,他们用西方人一就是二就是二的直白方式,点破了莫言要说的潜台词,这种点破,对于官方来讲是很不悦的;对于莫言,是很为难的:收下这个奖状,等于承认了西方人的解读;如果愤然退场,拒绝这个奖项,那又做了二百五。

5、  在朋友圈里,我看到不少毛左与愤青,对莫言获奖一事耿耿于怀,用尽所有恶毒的话语来骂莫言,说他无耻,说他汉奸,什么难听说他什么。

6、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文学委员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绍了莫言的作品,阐述了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瓦斯特伯格的颁奖辞全文如下:

7、莫言得诺奖,媒体炒作得翻了天,但却没有见到发奖人是怎么说的。即使有,也只是三言两语,拿”魔幻现实主义”说事,弄得大家很不得要领。何况中国人要的是那份得奖的”自豪感“,发奖人怎么说的,是不会有几个人去较真的。

8、  如今的脑残们,喜欢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乱给别人扣帽子。

9、1985年初,莫言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同年,冯牧在北京华侨大厦主持莫言创作研讨会,汪曾祺、史铁生、李陀、雷达、曾镇南都高度评价了《透明的红萝卜》。

10、宋炳辉,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常务副主编,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外文学关系研究,1986年起发表文学批评和研究著述200多万字,出版《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视域与方法: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想象的旅程》《徐志摩传》等专著10余部。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2014)、“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6),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

11、莫言 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二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参军,任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12、所以,他就不管不顾的走了一条”捷径”,别人不敢走的,他走了,用料刚刚好,擦边球打的恰到好处。

13、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14、中国作家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进而激励外国汉学家努力翻译和向世界介绍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

15、  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十多年前的高行健可没莫言幸运,尽管两者的文学作品都有揭露现实黑暗丑恶的一面,可毕竟人家莫言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而高却是法籍。

16、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改编的电影《幸福时光》剧照

17、对于获奖,莫言本人特别低调,他告诉所有顶他的人与骂他的人,诺贝尔文学奖不过是一个奖项而已,与写作本身并无多大关系,“所以不要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问题,最好忘掉它”,“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他认为,“作家写作是在他良心的指引下,面对着人的命运,人的情感,然后做出判断”。莫言呼吁我们应该关注文学本身,他希望人们“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文学作品、写作文学作品”方面,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读书”,从大量好书中认识我们面对的共同世界与整个人类。

18、       (人文学苑6号楼,未名湖东北)

19、  文学犹如一面镜子,照出现实里所有的丑陋与肮脏。

20、购买梦情签名版小说《我的青春与你檫肩而过》 

21、2008年10月,莫言先生有过一次恩施之行。我们曾向他简单介绍当代恩施多民族文学的现状与困惑。莫言话并不多,言简意赅,他与我们促膝谈心式地陈述了两个观点。

22、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文学委员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绍了莫言的作品,阐述了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瓦斯特伯格的颁奖辞全文如下:

23、  莫言获奖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说明,时直今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全文。

24、内容简介:莫言无疑是中国当代最优秀和最富有个性的作家之30年来在中国读者中拥有广泛的影响,也引发了持续的争议,诺贝尔奖没有终止反而加剧了这种评价的分歧。莫言所选择和建构的文本内外的差异化话语策略,意在同时向中国与世界这两个既相关联、又有差异的语境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些指责莫言扭曲、污损中国形象以迎合西方目光的观点,是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误置下的产物,也是观念狭隘的文学阐释对莫言独创性的遮蔽。借助莫言评价个案的话语分析,可以观察当代世界文学语境下的中国文学处境,也为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实践如何面对内外“两个世界”提供有意味的切入口。

25、莫言获奖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

26、我认为只有毛泽东主席可以称之为当之无愧:文豪。

27、  诚如莫言所说:我看到了人心,也看到了自己。

28、坦率的说,不知道陈丹青这句话出处在哪里。但是光从字面上看,符合他在江湖中的风格。

29、伟大的作家的诞生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就莫言也是如此,能够将中国社会的传统伦理关系的细致末节都捋的清清楚楚,并且能够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件经天纬地的事情。莫言文学的诞生源于文革后,改革前中国的社会形态,与当地文人长于思考,生活困苦,努力求变的特点密切相关。因此,他的作品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极为深刻,对要改变现状的迫切表达的极为强烈,这使得他的作品最能抓住人心。我们渴望这样的作家,这样的作品能够涌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30、他之所以尴尬,因为委员会的评价,准确地揭示了莫言文学的本质。莫言文学是“揭疮疤文学”,揭制度的疮疤,揭社会的疮疤,揭人性的疮疤。它的方式是只讲故事,讲各种各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但不做结论,结论由读者去做。在东方文化里,这种方式是很讨巧的,读得懂的人,会心一笑,他们断不会说破莫言的心事;而在官方,只要你不说破,只要你不涉及那几个敏感词,大家便相安无事。何况,能真正读懂的并不多。

31、他是继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后,也是继我们这个时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比很多人都更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他的辛辣是胡椒式的。在他描写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宏大如挂毯的故事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也没有跳绳的少女。但他所描写的猪圈般的生活如此独特以致我们觉得已经在那里呆了太久。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是人类的自我中心和贪婪却永存。所以莫言为个体反抗所有的不公,无论是日本侵略还是毛主义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热生产至上。

32、有朋友发给我”诺贝尔文学委员会对莫言颁奖辞“的全文,细细一看,才知道为什么颁奖辞的全文在网上很难看到,要么被屏蔽,要么语焉不详。我不知道莫言对这份颁奖辞是如何表态的,但我想,如果同声翻译很准确,或者他事先得到了中文译件的话,一定很尴尬。

33、听了他的话,联想到我曾读过的几部莫言作品,如《红高梁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酒国》等,我发觉自己才第一次真正懂得文学这两个字的份量。正如作家王蒙所说:“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手法的新颖,其实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冷峻哲思,对人性的深刻品悟。而愚钝如我者,空负作家之名,几部出版物中有长篇而非小说,有小说而非长篇,蜻蜓点水,支离破碎,哪里有丁点儿“长篇胸怀”可言?

34、莫言的东西就到了聚光灯下了,有种说法,莫言的东西少儿不宜,或者说成年人才看得懂。莫言获奖以后,才真莫言了,沉默了。是国人文人相轻?嫉妒他?那倒未必。

35、一部作品的好坏,有个最简单的评判标准,就是你愿意看几遍。聊斋志异,可以每年都看一遍,是可以陪伴一生的阅读对象。对我来说,马桥词典也是,王小波也是,类似的好作品很多,不一一举例。

36、   讲座最后,车槿山教授评议道,宋炳辉教授指出莫言如何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特殊处境上,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面对内外“两个世界”的矛盾;同时点明批评界忽视叙述者借由文本來叙事的行为以表达悲悯之心;再者,深入探讨了莫言的手法折射、超越甚至化解现实的维度,并以自贬的方式瓦解叙述者主体的现象;最后,以中外文学作为相对的例子,体现莫言的创作观与批评界的不对接。车槿山教授也问道,基于场域及语境的不同,倘若中国作家意识到内外世界的需求相异,为了生存的目的而放弃身为作家“自由知识份子”的艺术写作态度,当他做出某种妥协以保护自身能够自由发生,那么妥协下的事件再发生是否就使他不再是作家?宋炳辉教授答道,以文体的流变为例,不同文体可以说是在不同语境的压力下的结果,以此或可探讨任何文体的生长及创造,是否真正存在典型自由发生的案例。随后,宋炳辉教授就在场听众的发问(如何看待顾彬对莫言的批评、作家如何在“内外世界”中平衡及把握写作的动机及方法)言道,相较而言,顾彬在文学偏好上更倾向于诗歌及经典文学,且身为外国人,对于外国文学的熟悉度有限,这些皆有可能影响他的文学判断;针对第二个问题,宋炳辉教授以莫言为例,并认为他是从福克纳等许多作家中找到自己的对话方式,同时站在自己的文化立足点上,创造并转化成自己的写作方式。

37、莫言的故事都伪装成神话和寓言,将所有的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中。在莫言笔下的中国,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理想具有合乎标准特征的公民。莫言描写的人物都充满了活力,不惜用非常规的步骤和方法来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打破被命运和政治所规划的牢笼。

38、所以救急的办法,是不要让大家知道西方人胡说了些什么,先拿到奖再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用劫难造句(精选84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