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是什么人(精选26句)

2023-07-13 10:28:34

歌德是什么人

1、席勒和歌德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歌德喜欢运动,骑马、登山、滑冰,热爱大自然。席勒几乎不运动,很少待在户外。他年轻时自然精力充沛,但是由于总是过度劳累,一旦患病就很难康复。一个流传很广的轶事是:歌德到席勒书房里,闻到一股可怕的味道,原来是席勒把烂苹果塞到抽屉里,用发酵的气味来提神醒脑。歌德喜欢清新的空气,立刻打开窗户才没有被熏倒。席勒去世时歌德正好也患病在床,他没有参加席勒的葬礼,只是希望自己将来也要葬在席勒身旁。

2、   老学员享受优惠报名截止时间8月15日。(歌德是什么人)。

3、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

4、德国著名学者、传记作家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给出了令人心动的回答。萨弗兰斯基认为歌德“不仅以其著作,而且也以其生命而令人振奋。他不仅是个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个生命的大师。两者合让他对后世来说,成为取之不竭的源泉……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机会,以歌德为镜,更好的理解自身和自己的时代。”萨弗兰斯基于2013年推出了可作为其创作巅峰标志的传记《歌德:生命的艺术品》(Goethe:KunstwerkdesLebens)(三联书店于2019年5月首推中文版,书名为《歌德——生命的杰作》,译者为卫茂平教授)。(歌德是什么人)。

5、主题是“人的内在与外面的世界”,好像打开了一扇门,“观察的过程,点燃了意识之光,人的内在与外面的世界在灵性层面上交织在一起,彼此滋养,共同演进”。下面节录的,是亚历山大老师在早晨的演讲中讲述:

6、《哀格蒙特》(悲剧),1775年开始创作,1788年复印

7、一个孩子?贝蒂娜对自己的定位可真够怪异的!

8、环环觉得,她哥哥克列门斯还是相当了解她的,曾对她下了这样的断语:

9、我们看石头的时候,要用两只眼睛:一个是感知,一个是精神。我们一直有疑问,我们深入,我们成就了精神的眼睛。

10、·《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创作,1806年复印

11、1827年是歌德与中国文学发生关系最多的一年,也是他最频繁地谈论“世界文学”的一年,可见中国文学在其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然而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即是歌德对中国文学的重视,其实是在他“世界文学”这一概念的框架下进行的,不一定是对中国文学本身有特别的兴趣。

12、最足以显示一个人的性格的,莫过于他所嘲笑的是什么东西了。

13、《德意志逃亡者讲述的故事集》(框形结构小说),1795年

14、http://m.bbs.liuxuecom/530html

15、《潘多拉》(为节日创作的戏剧),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复印

16、《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1795年/1796年

17、令人思考的是,为什么马克思的原产地德国信仰马克思的并不多?甚至共产主义的苏联都放弃了,而有的却坚守不渝?实际上,这也是历史的选择,国情的选择。事实证明,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适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和土壤;而西方的国情和土壤并不适宜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18、再譬如论及“自由”,歌德认为一个人只要有足够的自由来过健康的生活,从事本行的工作就够了。他甚至认为对自由理想的过度追求害了席勒,导致席勒身心耗竭,断送了性命。我们可以想象歌德说此话的时候心里该有多么遗憾。席勒应该是歌德一生中唯一智力上“势均力敌”的朋友,生得比他晚,却死得比他早。十年亲密相处,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今故人音沉响绝,歌德难免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孤独。即使后来歌德又有了策尔特这样的密友,也难以填补他失去席勒的空白。在席勒去世20年后,歌德有一个惊骇之举:据说他悄悄把席勒的头盖骨带回,放在自己的书房里,朝夕相对,长达一年。

19、他的方法,是经验主义的(而非抽象推论的),跟实证论的经验主义不同,它并不把人当成外在的观察者,而是把人当成观察对象内部的,从属于观察对象的对象来对待。

20、我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不幸拿来反复咀嚼(念念不忘);我要享受现时,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21、看不清未来,不敢应对变化,纠结、迷茫症患者

22、每周一本书,跟大咖一起读。以书会友,遇见更好的自己。

23、被鸡汤洗脑得厌倦到死,想要学点有用干货到你

24、在歌德留下的格言诗和谈话录里,我们常常读到他对“理智”的重视和对“适度”原则的主张。这两样也是歌德保持健康、长享盛名的秘诀,正所谓“知足知止,知足不辱,知足不殆”。

25、《论色彩学》(科学论文),1810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心人的话温暖人心的句子(精选4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