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精选63句)

2023-08-02 10:16:22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1、三我结构就是大家平时所听到的:本我、自我、超我

2、梦论: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梦到的内容只是其表面部分,称为显梦;而我们真正要探究的,是他背后隐藏的潜意识动机,也就是隐梦。

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这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5、口唇期(oralstage)(0—5岁):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7、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8、特点:因道德感、美感、羞耻心等心理力量的发展,和儿童兴趣的拓展,原始欲力呈现停滞或退化的现象,处于潜伏状态。对性缺乏兴趣,男女儿童情感上较疏远。性的冲动转向自然、体育、歌舞、艺术等方面。

9、动物界也有这种现象。例如猫有“踏奶”的现象。就是将它的两只前爪搭在主人身上,以一种稳定的节奏按来按去,嘴里发出“呼噜”声。这是猫在小时候吃奶时,就需要用这种方式去挤妈妈的奶。

10、现在反思,自己后来谈恋爱,和异性交往非常羞涩,放不开。包括工作后,和同龄异性同事相处也是比较有距离感。我想可能是自己那个内心小孩固着在这个阶段。

11、长大之后,我发现我姐非常善于理财和赚钱。各种投资房产,收获不小,现在自然活的比较不错。相比自己,我是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如我姐。

12、如果说,原生家庭是一个人人性最初的练习场,那么生殖期,也算是一个练习场,但已经是最接近社会的练习场了。

13、超我,是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非现实的,追求完美的,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它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遵循“道德原则”。

14、固着: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少或太多,都会导致这个人的性心理固着在这一阶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发展停滞在这个阶段,这个人会持续地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

15、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他主张,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

16、③自我:代表一个人关于生理和社会现实的观点,调和本我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冲突,受现实原则支配,为快乐的需求提供现实的选择。

17、第一阶段:口唇期(0一1岁)也称口欲期、口腔期。

18、生殖期,正好对应着青春期。这一阶段,性第二特征开始逐渐成熟。身体和力量,都在急剧地向成年人发展,发展不好的话,很容易成“残酷青春”。

19、超我: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代表社会道德标准,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他是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育而逐渐形成的。超我遵循“至善原则”,监督管制本我活动,并指导自我,它具有下列三种功能:(1)抑制本我的不容于社会要求的各种行动,特别是性欲和攻击行为,因为这两种行为最受社会谴责。(2)诱导自我,用合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3)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

20、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受现实制约的部分。是人格中有组织合理现实取向的人,跟随环境,自我逐渐得到了发展,自我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本我冲动,但考虑情景现实性的方式进行。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一方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的束缚,它遵循的是现实性的原则,与本我不同,自我能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各部分之间自由移动。

21、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体型上,青少年也逐渐接近成年人,这意味着,他们终于有了可以平等抗衡同性父母的生理条件。

22、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程度和各种复杂心理,可以在6岁前找到各种对应。

23、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为人却极其吝啬,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如他的一枚零币。是守财奴的代表。

24、那么,新型肺炎爆发,全国人民居家隔离两个月,甚至更久。在隔离中,虽然受到了现实的限制,但也是这段时间,无数人学会了电饭煲蛋糕、凉皮等等厨房技巧,给无趣的生活增添了一丝甜味,这就是实现了“本我”。

25、三个人格结构,各行其责,分别代表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应的人是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

26、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以父母中之异性者为“性爱”的对象。于是出现了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父情结”。

27、特点: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认识到两性之间解剖学上的差异和自己的性别,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性爱”的对象,出现“恋父”“恋母”情结),也因此是性别认同的重要阶段。(儿童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害怕报复,最后在压抑自己的性欲,停止对父亲的敌视,逐渐接近、接纳、认同父亲,并逐渐发展起同性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否则,儿童就可能演变成同性恋或异装癖、异性癖等性心理障碍。)

28、精神分析学派,是现代关于无意识最流行的派别之 主张无意识的冲突对人行为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该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本能构成隐藏在人格中的内驱力,它有来源、目的、对象和原动力的功能。

29、自我,德文原意即“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同时又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30、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

31、接下来,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就会启动“认同”的心理机制,去解决这个复杂的难题。也就是说他决定成为和父亲一样的男人,那样他长大后,就可以娶像母亲一样的女人。这样一来,父亲的形象,就内化到了孩子的心中,成为孩子的超我,也就是道德。

32、此时期开始时间,男生约在13岁,女生约在12岁,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自此以后,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以臻成熟。

33、②超我:价值观的储存处,包括从社会习来的道德态度,遵循道德原则。超我经常和本我出现矛盾,本我想要做感觉上快乐的事情,而超我则坚持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34、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即要求自由表达寻求快乐的各种欲望。如果每个人的人格都只受本我控制每个人都为所欲为,那么这个世界定会处于无法想象的混乱之中。本我为人的整个精神和人格的活动提供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力比多,源于人的生存本能。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力比多决定了人的生存的愿望,即一种潜在的满足性欲的愿望,人追求快乐的一切形式都是这种愿望的表达方式。与生存本能同时存在的,还有破坏本能,这种本能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和破坏的欲望。弗洛伊德列举了人类漫长历史中的种种暴力和战争,作为这种本能存在的佐证。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会通过非破坏性的形式释放本我的能量,缓解由于性冲动或攻击冲动造成的内部压力。

35、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时期。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情就会对今后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在童年及青年时期的经历,对性格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来看看这个视频和下面的讲解吧!

36、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一个人应该偶尔释放本我,一般能够自我,时不时做个超我,这样才恰恰是人格和人生的平衡状态。

37、我还记得我小学二年级,学校六一儿童节表演,我们班级音乐老师编导了一节目,男生和女生一对一做舞伴跳舞。老师选我的时候,我感觉天像塌下来了,走上刑场的感觉,就感觉和女孩跳舞是一件莫大羞辱的事。有非常大心理障碍,想下次训练的时候逃学。最后自己死活不肯跳,后来音乐老师非常不高兴,罚站了好几节音乐课。

38、潜意识,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等因不符合社会道德或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的心态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39、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40、那么,最近火爆全网的澳洲“跑步女”事件,无疑是“本我”的最好写照:从澳洲回国的梁女士,完全不顾当下防控需要和大局观,不戴口罩、不自主隔离,并且明目张胆地出门跑步,美名其曰“需要锻炼身体”。在工作人员的劝阻下,这位高学历的女士用词十分粗鄙,完全不近人情,甚至用“非礼”来威胁执法人员,无理取闹的行为着实令人大跌眼镜,而她透露出的轻蔑和高高在上之感,也让网友感到相当愤怒。

41、弗洛伊德的观察为后来的人格理论和研究确立了方向。在他之后的多数人格理论家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借用了重要的精神分析的概念和假设,建立了自己的理论。

42、再详细地说,就是孩子可以亲近异性父母,让孩子自然表达,当他对同性父母表达竞争和嫉妒时,也不必大惊小怪甚至大加斥责。但是,也不给孩子这种感觉:你赢了!

43、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求。

44、(答案)C。解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至善原则)。故答案为C。

45、这不仅是禁忌,更是一种真理。毕竟,“我”是父母所生,如果“我”竟然仇恨同性父母,这在背叛父母的同时,也背叛自己。

46、本我(英文: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Groddeck)的作品所建。

47、七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48、意识: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49、③转移:将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改换为另一种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

50、发展较好的孩子,会形成这样的感觉:我可以尽情展现我的力量,也输的起。我可以表达我的竞争欲,我也可以接受别人的竞争欲,我们可以PK。我可以展示我的力量,也可以接受我的失败,我还可以认同对方的强大。

51、梁宁建「心理学导论」第十六章第五节「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52、写文章是一个高级状态,而在高级状态受挫时,就会下意识地退行到口欲期满足中,寻求安慰。

53、1990年出版《梦的分析》,精神分析心态学正式形成。

54、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55、肛门期(两岁至三岁左右):前期——排泄—解除内部压力—快感体验;后期——保持—痛与性刺激—引起关注

56、(3)性器期(3—6岁):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

57、弗洛伊德后的精神分析主要是客体关系心理学。它们非常注重研究自体和客体关系的,所谓自体和客体,按通俗话来说,就是自己喝自己想要指向的仁义外部世界,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泛指一切外部世界。

58、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和同性合作的能力,如果没法形成这一点的话,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以后都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59、当然,孩子也必须学会尊重界限的存在,其实就是学会尊重别人。也就是说,既可以释放自己,做自己,又能懂得尊重别人,这样的话,孩子就在原生家庭的练习场中获得了最初的宝贵经验,然后,就可以进入社会大熔炉了。

60、而精神过程本身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不过是一些孤立的、附加的过程。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

61、自我:个体出生后,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遵循现实原则,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弗洛伊德说:“每个人都有一些心理过程的连贯组织,我们称之为他的自我。意识就隶属于这个自我。”

62、特点:原始欲力(力比多)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并因此感到快乐。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弗洛伊德画(精选21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