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精选77句)

2023-08-31 09:27:34

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

1、       从《原罪·宿命》到《第一人称》,再到《别人》,史铁生这些小说所关注的问题都是有关联的,即人之存在是一种有限之在。史铁生将之命名为“原罪”,已使得这种存在方式本身带有悲怆的性质。在一些随笔中,史铁生也谈到有限性是人类个体的普遍局限,并把它视为“原罪”之一种。“有限性”之所以是“原罪”,是因为它源自造物主,是上帝给定的。人区别于上帝,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人不能像上帝这般全知全能。也正因如此,马尔霍尔在谈到笛卡尔、休谟等近代哲学家的世界观念时,才会说他们所建立的人可以独立并完全地认识世界的观念是错误的,这是在“把传统中归于上帝的属性的自由和超越看成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能力。”{16}第人不能像上帝这般拥有永恒的生命,所以海德格尔在许多场合都喜欢说,人是终有一死者。这两方面,构成了“有限性”或者说“原罪”的基本维度。

2、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说不尽的曹禺,演不完的“曹剧”(史铁生及其他代表作)。

3、评论《认真执着的林洪桐》,发表于《大众电影》。

4、《插队的故事》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5、《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广州出版社(2001年出版)

6、书信《聆听和跟随》,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3期。

7、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中华文学选刊》《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电影剧本,多篇作品入选各种文集,有文章被翻译成日文。

8、《务虚笔记》是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务虚笔记》是201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96年《收获》杂志上,同时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

9、秋天的怀念,好运设计,合欢树,我与地坛,黄土地情歌,散文三篇,随笔记忆与印象,相逢何必曾相识,文革记愧

10、        将死亡的必然性和对生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筹划的过程,对史铁生的思想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使得史铁生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他首先是通过否定新时期前后弥漫在思想界与文学界中的那种英雄主义的、社会化的、总体性的“大我”,继而肯定那个涉身的、日常生活化的、个人的“小我”。在阅读《山顶上的传说》时,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一意图。这一步,对于史铁生思想的解放,乃至于认识到个体在现象学、存在论上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果史铁生的思想只是停留于这一步,也有可能导致另一种后果:通过对“我”的无限限定,从而导致“我”与“世界”、尤其是社会世界的截然割裂,走向极端的个人主义或极端的唯我论。然而,一旦将生与死看作是人之存在的整体结构,不断地对死亡予以沉思,史铁生就意识到肉身存在终归是有限的。死亡作为一个必然降临的事实,是人——“此在”——必然要经历的。他又曾经有过自杀的经历,这是一种对自我的极端否定。这种悬临式的死亡体验,既使得他能坦然面对死,也能坦然面对生。他既能坦然地面对狭义上的我——史铁生自身,也能坦然地面对广义上的“我”,即一般意义上的人类人体。在这一过程中,史铁生对“我”的认识实际上增加了另一维度——他既是一个“唯我论者”,又是一个“泛我论者”。

11、《务虚笔记》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2004年出版)

12、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小说感情深厚,娓娓叙来,令人回味无穷。

13、       史铁生把这个故事命名为“原罪”,其用意不难想见:存在的有限性,是人生下来就有的。只要是人,就不可避免地是一种有限之在。这种源初性和普遍性,才使得有限性成为“原罪”。

14、雍和宫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院落,门牌号是大西仓2号,经常高朋满座,来自各个地方的朋友们敲开门,门上贴一张条“由于本人身体近日欠佳,谢绝会客”,但是门铃依然被按下。大家先见到的是他的妹妹史岚,走进屋后会就见到亲爱的铁生。他永远是那副模样,再大的病痛也没有将他击垮,他在我心中那绝对是可以称之为勇士的人。

15、     此时此刻,逻辑告诉我这颗星球上不可能只有我的窗口外有雨,这肯定。

16、《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17、《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18、《史铁生散文/插图珍藏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19、威廉·巴雷特在《非理性的人》中说,“人,看起来,对他自己是个陌生人;因而必须发现或重新发现他是谁,他的意义何在。”史铁生一生都在通过写作来达到沟通和确认自我的目的,虽然青年时瘫痪的重创曾令他几次想要轻生,但在重建自己对这世间的信仰过程中,他呼唤用爱来润化被孤独侵蚀已久的心田。他认识到孤独的不可稀释性,决定了人们对爱的永恒期待。周国平说,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一种普世的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史铁生在爱的路途上,怀着永恒的寻找,赋予爱以永恒的使命。他呼唤人类能够靠着爱,去避免一切不堪的自相残害,因为人类得以存在的最美注解是因爱带来的原谅、倾听与宽宥。

20、短篇小说《足球》,发表于《人民文学》第5期。

21、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英雄》之魂漫游东方,《命运》交响融入中华

22、诗歌《回家的路与葛里戈拉》(后改题《葛里戈拉》),发表于《人民文学》第8期。

23、中篇小说《礼拜日》,发表于《中外文学》第5期。

24、随笔《“嘎巴儿死”和“杂种”》,发表于《钟山》第2期。

25、《命若琴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26、因为特殊的生命遭遇,加上他的哲人天性,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以及长久的悟性,中后期的史铁生是一个历经了生命的坎坷和成大道的智者,是一个大觉悟者。我们在史铁生身上看不到那样一种智者的骄傲,在他的作品中也看不到那样一种居高临下的说教。

27、史铁生,虽然说过把悲伤当成享受,那只是一种感觉,真正的还是要寻找梦想的快乐。史铁生有个作品叫《好运设计》。当年我读《我与地坛》时是一遍遍的读,因为它里头有的句子不好理解,我不知道大家读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有的句子你读一遍是无法理解的,没有印象。我怎么读呢?我是读了几遍之后,后来不在一天里把它读完了,这15000字我今天读一节,明天读一节,一次就读一节,自己收敛着读,这么去理解,当时真是把这个《我与地坛》当作神明一样的文章。

28、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作家。对他的记忆应该也确实有很多抹不去的因素。

29、再后来,他又得了尿毒症,靠着每隔一天做一次透析来维持生命。

30、       可能性小些,或者很小,但不是不可能。{14}

31、《散文杂文》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32、短篇小说《两个故事》,发表于《作家》第5期。

33、评论《太阳向上升起》,发表于《北京青年周刊》。

34、我们残疾人兄弟姐妹现在唯一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自己,读书、阅读、朗诵,调剂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现实。需要我们阅读朗诵来给自己带来快乐。

35、铁生将来的地位,他对后代的影响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他的作品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的知晓,取决于更为重要的过程,就是怎么阐释他的作品和理解他的思想。这样的阐释和理解要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

36、草地周刊|折翼天使在“中途”:合肥“口罩天使中途宿舍”,重疾患儿家庭中转“港湾”

37、书信《我早就相信写作是宿命的》,发表于《西部》第5期。

38、书信《写给〈地震〉作者的一封信》,发表于《三月风》第4期。

39、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发表于《青年文学》第1期;获“青年文学创作奖”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40、我跟铁生有点缘,见过一面,当时想排他的戏。我跟他聊,我也有残疾,9岁扔掉拐杖,所以寂寞我有体会。我甚至在想我演铁生怎么演,我甚至曾经有动力想脱掉自己的裤子,让人家看到我残疾的肢体。但是这戏没能出来。

41、       短短一段话,却多次出现了“可能”“完全可能”“为什么不可能”这样的字句,用意正在说明确定性是难以追寻的。这种思考和追问,在《第一人称》中业已存在。然而,较之《第一人称》,《别人》在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上又有其深入和不同之处。《第一人称》中讨论认识问题的落脚点在于个体是否可能“把周围的环境都看全”,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别人》则提出了人类个体如何能证明外在世界的“实在”这一问题。小说里提到在西方哲学、尤其是科技哲学里曾得到着重探讨的问题:“你没有看到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存在了。”这实际上是在追问世界本身的“实在”问题。在小说的叙述者看来,上述观点并不准确。因为“我”看见过它,在“我”之前人类也早已发现了月亮,因此,哪怕是月亮躲在乌云里,我们依然能从逻辑上知道月亮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压根就没有发现它,我们就会说它不存在。借助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史铁生再次强调了视域对认识的重要性,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重申存在和认识的有限性。

42、       但也许是:一次谋杀。一桩谋杀案正在发生,筹划多年的复仇正在实现。

43、散文《相逢何必曾相识》,发表于《昆仑》第3期。

44、《以前的事》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出版)

45、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46、短篇小说《巷口老树下》,发表于《青年作家》第6期。

47、短篇小说《车神》,发表于《三月风》第1期。

48、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做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49、散文《感悟体育》(后改题《我的梦想》),发表于《体育博览》第2期。

50、第三个是肉体。他对肉体困境的突破,当然肉体的困境最极端的就是死亡。我们每个人的肉体作为一种物质早晚会毁灭、会丧失。但是铁生突破死亡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让自己的灵魂强健起来,插上翅膀飞翔起来。铁生去世十年了,他的肉体早就不在了,但是他的灵魂还在我们周围,给我们带来美感、带来思考、带来温暖。

51、书信《人生重要的是过程》,发表于《三月风》第5期。

52、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53、       或者:一对恋人在亲吻,翻来覆去,正欢畅地相互依偎、呼喊、爱抚。

54、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55、《扶轮问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56、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57、书信《理想的危险》,发表于《花城》第2期。

58、《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59、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60、《记忆与印象》是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所著的散文集。其主旨深刻、文字优美,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讲述了故乡、故人、故事。

61、这是一部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现代爱情小说。小说家和思想者的史铁生用洁净优美,富于诗意和理性的文字描写爱情,性和性爱,追溯爱情的本原,探寻爱情的真谛和意义。

62、《我与地坛》《扶轮问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63、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

64、《史铁生散文》(插图珍藏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65、铁生他是用生命在写作,铁生是向死而生,死亡已经就在他身边,他在写自己。铁生对后人的意义在于,面对艰难,面对生命,人还能怎么样,我们都得面对铁生的最终困境。

66、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和《命若琴弦》,固然是偏重于感性和经验的,但实际上他已注意到大历史中个体的荒诞感,从而使得他关于插队生活的叙事,能与当时流行的知青文学叙事划清界限。”

67、散文《“忘了”与“别忘了”》,发表于《挚友》。

68、他有一次在他的床上抽烟,跟我详细描述了人有没有灵魂这件事情。他经过非常复杂的推导,最后想说服我,人是有灵魂的,但是我没有同意,我们两个有点争论。我看他的《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思想跟当年讲有没有灵魂的时候的思想有了非常大的拓展。

69、       此时此刻,那窗口里:阳光爬上桌面。一束花,寂静地开放,其中的一朵正扑啦一下展开。

70、短篇小说《史铁生小说一组》,发表于《天涯》第5期。

71、第一点是知识分子要静心思考,特别是对社会和热点要做到谨慎写作。铁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写作的,绝境是后现代哲学探寻的过程,绝境写作虽是无奈之举,但是他由此成功,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72、《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系列》(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3、《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74、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75、评论《游戏·平等·墓地》,发表于《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

76、评论《〈立春〉感想:价值双刃剑》,发表于《北京青年报》。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中国人的名人名言2000句(精选3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