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还是恶(精选42句)

2023-09-01 11:37:46

人性本善还是恶

1、为什么团队九型越齐成功率越高?越能走得远?

2、人生有了很多刻意的羁绊和外在的雕琢,又充满争斗,外在的物质标准会改变人的本性,如得不到教化,“惑”将折损人的本性,包括本来善的一面。

3、在小说中,人性的贪婪、黑暗、嗜血都被一一展现。

4、“人之初,性本善”。乍一看来,非常浅显,清楚明白。意思是说,人从出生开始,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当我们细究这句话时,却发现它其实包含了非常深刻的哲理。

5、中国人从小被灌输“人之初,性本善”的概念,但是在西方的基督教义中,认为人是有原罪的。

6、四面楚歌的拉尔夫落荒而逃,杰克带着队伍到处围剿他,甚至不惜将森林点燃。拉尔夫无处可藏,在绝望之时,大火吸引了一艘海军军舰的注意,一位军官发现了他,拉尔夫扑向了救星。

7、拉尔夫决定拿着海螺和猪崽子一起去石头堡讨个说法,结果杰克的挚友罗杰在动物性的驱使之下从高处扔下一块偌大的卵石,将海螺打得粉碎,并击向猪崽子,猪崽子被砸死,坠落到海滩上。

8、孟子说:“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里,孟子说,人性善就是指人均有侧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人只有将这四端充分发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即然人都有善的四端,为什么又有相当多的人最后变成“恶人”了呢?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将人性与生俱来的这四端发展起来,而是发挥了人性上动物性的部份才变成恶人的。这是孟子的性善论。性善论最早由孟子提出来,后经宋代理学家程颐、张载、朱熹等人补充发挥后,成为儒教人性论的正统观念。有趣的是,当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宗六祖慧能提出“人人皆有佛性”的观点,明显也是受到孟子性善论的影响。

9、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荀子却提出“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10、道家从人性之初剖析,“齐物”、“坐忘”,即以去世俗之情、以忘世俗之情,继而以“心养”过渡到“心斋”,以顺应万物之情,达到人性的一个升华,引导人淡泊名利,修心练性,返朴归真。

11、不过,我们是不会承认的,也很难看到,看到就已经在道上了,但我们要一边不要一边。在道上是不会有拣择的抗拒心的,只会有慈悲心。

12、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物欲。他因此举例说:“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骨体服理好愉逸”。人生来眼晴就喜欢看好的东西,耳朵喜欢听好好听的,嘴巴喜欢吃好吃的,身体喜欢安逸,心好贪图利益。这些都说明了人性本是恶的。如果人这样成长下去,就会生出争夺,残暴,淫乱等丑恶行为。而这些都是人的物欲带来的。困此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是一切恶的根源。他还认为,人并没有善的根源,人之所以有礼义道德都是后天学来的,并非与生俱来。而所谓礼义道德是为了限制人性而设置的规范。如果说人性是“真”,那礼义道德就是“伪”;“恶”是真,那善就是“伪”。甚至于他认为,所谓圣人之善也并非真善,而是通过培养道德,改造性情从而“化性起伪”以此来达到某种道德境界。注意,我们这里说的“伪”是相对于“人为”与“天生”而言,并非其它意思。这就是荀子的性恶论。

13、西蒙让人联想到人文知识分子,他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正直的人格,敢于探索真理。其他孩子群起群居,而他则喜欢孓然独处,冥思苦想。他总结出真正的“野兽”在人的内心深处,无奈这样的理性与独立思考,被极端的声音淹没甚至打死。

14、猪崽子是一个出身低微、有严重哮喘病而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戴眼镜的胖子,爱思考问题,和拉尔夫一样,一直保持着理性与文明。他的眼镜可以反射生火燃烟,可作为向岛外求救的信号,象征着科技和现代文明。

15、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激发人心中的善。

16、“向善”理想成分多一些,“扬善”现实成分多一些;“向善”是积极的引导,“扬善”是严肃的警示。

17、道德经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8、所以有人很简洁地说,共和d和民主d的政见分歧,其实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的分歧,是相信人性本恶,上帝绝对公义,人也同时必须为自己负责任,相信市场,还是相信社会环境为个人困苦负责,其他人(政府、精英)可以为另一部分人伸张正义,并且要求个人为此放弃一些自由,同时政府来介入市场失效。要求个人放弃自由,尤其是宪法赋予的自由,触动西方民主社会的敏感神经,危险巨大,有些人认为宁死也不干,这在欧洲和美国民众中相当有市场,也是很多国人不太理解的。因为“人都死了,要自由有什么用?”反方观点是:“宪法赋予的自由是先人流血奋斗争取来的,值得以死捍卫。 “  

19、朱熹认为,人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其中,“天地之性”是善的,“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他强调,一切事物皆有其规律性,是理,即“天地之性”,是事物的共性;而气则是事物的物质基础,理气结合则成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事物的个性,有清浊,当清气与人的规律结合则成为善,当人的个性善与人的共性统一时就达到至善。当浊气与人的规律结合则成为恶。当人的个性恶与人的共性统一时就成为至恶。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

20、生命中本没有真正的公平可言,遇对了人,皆大欢喜,遇错了人,满眼的神伤。

21、一次,两个守护信号火堆的男孩看到一个失事战机飞行员的尸体和他的降落伞,误以为这就是“野兽”,跑去告诉了大家,引起一阵恐慌。拉尔夫咬定没有野兽,杰克却笃信有野兽,并认为拉尔夫没有能力保护大家抵御野兽,两人的关系紧张了起来。

22、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了懂懂,一个山东的小伙子,坚持写日记,远远超过8年,我就是向他学习开始写“乔妈日记”。

23、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堕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24、你可以强调个人有不补习的自由,而公司有提供补习的自由,你因为看见邻居补习就心里焦虑,那是你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人拿着枪逼着你补习。但是你因为心里焦虑,荷包羞涩,就要求大家都不准补习,是不是对他人自由的剥夺?携程的梁建章写了一个文章,说补习不是原因,高考和教育资源的缺乏才是。最后还是谁有钱,谁私下请一对一的私教,造成更大不公平。对了,网上似乎已经有人呼吁, 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补习也是不公平,必须禁止。既然政府可以管到卧室里生孩子的事情,似乎管到客厅里,辅导还是不辅导自己孩子学习,在法理上也是可以的吧? 

25、一个人是善是恶,成长环境非常重要。我们是生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还是生长在一个每天争吵不休的家庭,大概就已经决定了一个人成年后的善和恶。

26、小说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有大量的隐喻,我们可以从现实社会中一一找到对应。

27、从小熟读《三字经》,开卷篇“人之初,性本善”,朦朦胧胧不甚理解,却以为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28、叔本华认为,在每个人的内心都藏有一头野兽,只等待机会去咆哮狂怒,想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或者说,如果别人对他有所妨碍的话,还要杀害别人,这可以称之为人性的根本邪恶。

29、为了行善,毛主席发出伟大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做好事在神州大地上蔚然成风……

30、一次,两个守护信号火堆的男孩看到从天上飘下了一个东西,以为是“野兽”,跑去告诉了大家,引起一阵恐慌,同时也使拉尔夫和杰克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31、或许先贤们所说的人性,是指天性吧?即人在成为细胞之前,还是分子,原子,原子核乃至夸克等等之前的什么克便携带而来的(或者这就是"道"所说的无中生有~它看不见,摸不着,若无!但其实却早已存在!也就是佛说的空!同时也就是前世今生的因果之缘…薛定谔的猫理论也只是据"道"学说,和佛学的出相入相而来而已)

32、因为我确实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性本恶。爱人身上有很多人性的阴暗面,比如暴躁、傲慢、刻薄、贪婪、挑剔、记仇、小气.....没有一点温柔体贴,我对这些黑暗面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想以离婚逃离。我看到我对人性的评判和排诉,对人性美好的向往,我害怕自己成为“衰人”,我努力地想做人人口中的“好人”,我看到那只是要获取存在的价值感,是我以为的立命之本,是我追求的一种体验境界,也许正是这种追求,我容不下我身边有这样的人。

33、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的,不论是保姆的贪婪还是赌徒的恶与愚昧都不能成为这件事必然的理由,不结怨其实是一种对自己人身安全的最大保护。

34、慢慢的,岛上的秩序发生了变化。由于无所事事,在孩子们中间滋生了一种恐惧感,他们开始认为岛上有“野兽”存在。

35、人性:当我们任何一个人,在感到自我(小我)的延续受到威胁时,是会挣扎拼命的,一拼命的话,哪里还分什么善恶对错?不顾一切啦!不顾一切之下,善恶对错只会成为拿来利用的名相和道德绑架工具了。

36、我们也只有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从本质上理解人性的弱点,才知道如何趋利避害,将“性本恶”的一面,扼杀在萌芽状态,将人性的理性和光辉,发扬光大。

37、有了善恶分别,便不相容,也容易争斗和相互影响。

38、1983年,威廉·格尔丁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因为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

39、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40、严格的说,荀子名为儒家,但实质却是法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对中国历史进程有巨大推进作用的两个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就出自他的门下。所以,后人也称荀子为“儒表法里”。在他的身上,并不具备孔子提出来的“贤良工正方”的观点和作风,相反,他却是法家先驱商鞅的继承者,对人性否定一切,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对待人性。说的更明白一点,荀子是尽可能从最坏的角度去理解人性的。有趣的是,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推断人性,相反地却证明了礼乐教化的作用,也就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他的这一观点,也为“法治”提供了人性上的根据。也许,荀子的性恶论较之孟子的性善论可能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更深刻,抛开生物学和生理学,如果人性真如荀子认为的性恶,那么,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人类会是个怎么样的世界呢?至少,人,不能称为人了。

41、海军将领家庭出身的拉尔夫,年龄12岁,举止优雅,乐观自信。他吹响了一只海螺,将分散在岛上各处的孩子组织起来,在全体会议上当选为领袖。孩子们在拉尔夫的领导下搭帐篷,采野果,用小胖子(绰号“猪崽子”)的眼镜片点起篝火,等待救援。还制定出一条规则,吹响海螺,代表召集会议,而海螺在谁手上,谁就有发言权。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议论文(精选8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