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志愿服务理念(精选75句)

2023-09-02 09:23:00

怎么理解志愿服务理念

1、文宣部部长何承鑫:作为大学生,遇到如此社会性的危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国家的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去相信谣言,相信在这片神州大地上,没有什么能够摧毁我们强大的祖国,在苦难过后,生活将会更加的美好,我们将会再次走出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想见的人,实现自己所期望的人生目标。

2、(1)确立基本原则。规定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

3、此次志愿者培训由社工站的王社工主讲,王社工通过PPT向志愿者们讲解有关志愿服务的四方面内容: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是志愿者精神;理解志愿者服务;志愿者需具备礼仪。在培训的过程中王社工每讲解一项都会提问一下参加培训志愿者们培训的内容以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在需要时做示范,让参加的志愿者能及时正确地理解。此次的培训内容通俗易懂,让参加培训的志愿者增强了对志愿服务的理解,清楚地明白作为一名志愿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4、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符合广大大学生的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的最直接原因。

5、"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应通过与志愿者组织或服务对象签定服务协议书等形式,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和有关的权利、义务。未满十八周岁的注册志愿者可参加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志愿服务。"

6、志愿者部部委吕煜宸:疫情会渐渐得以控制,但我们每个人的使命还在继续。也许生命的最大价值,就是这路上的相遇、相伴、麻烦和被麻烦,就是使用生命的过程中给多少人带去了善意和改变。

7、外联部部长范昕涵:我响应石工青协的号召,参加了爱满密云志愿活动,进行一对一线上作业辅导。志愿服务是双向的,志愿活动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8、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

9、志愿精神: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的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不仅仅是联合国精神的体现,更是人文精神的最高级表现形式。

10、(3)“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11、志愿服务理念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怎么理解志愿服务理念)。

12、  “妈妈,看我堆的积木!”“奶奶,我想看看这本图画书……”走进芝罘区东花园社区绿房子儿童家长接待中心,小朋友们正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各种有趣的亲子互动,歌声与笑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在一旁进行教育指导的中国农大烟台研究院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教研与临床教师林向英告诉记者,“绿房子”是东花园社区专门接待婴幼儿和其父母的特色活动场所,每个周周六对外开放,每次接待都有儿童精神分析师、心理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陪伴和指导,为儿童早期心理发展温和助力。

13、志愿精神源于无私的爱、传递真诚的善,志愿服务铸就人的精神品质,提高社会文明水平。4月30日,石工青协依托腾讯会议平台,在线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服务理念及志愿精神宣讲会。

14、满足心理需求。大学生是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总体素质较高,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回报社会的培育,积极推动社会文明。

15、青年志愿服务委员冯丽婷老师介绍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16、2 、志愿者不是救世主,而是与被帮助者处于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

17、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正能量慢慢积聚的过程,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在全国各个阶层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之际,我们将与广大志愿者们共同携手,不忘初心、不矢初志,用实际行动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18、调研会上,李冬梅馆长代表馆领导班子详细介绍了我馆的基本情况、文化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文化志愿服务的基本工作思路。使调研组全面了解我馆文化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开展以及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等相关情况。

19、通过此次培训提升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知识,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观和为能成为在责任、有担当的志愿者而不断进步!

20、志愿服务精神是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1、志愿者部部长郭行师:我们虽然害怕新冠疫情但是我们要面对它并且战胜它,这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我相信,新冠疫情会很快结束,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它。

22、3 、志愿者不仅是给予了他们帮助,同时也得到了收获——自我的一种成长;

23、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志愿服务的功能:社会动员;社会保障;社会整合;社会教化;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

24、然后,青葵社工陈社工围绕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以形象的语言、轻松的互动开展培训。

25、   东花园社区有一个2岁多的男孩,刚来“绿房子”的时候,他有些紧张,喜欢吐舌头,紧拉着奶奶的手不放,稍微熟悉后,他就开始在绿房子中不停地走来走去,从一个玩具换到另一个玩具,或者跟其他小孩争抢玩具,一刻也停不下来,奶奶就在旁边使劲数落他,他也不听,还是我行我素。

26、实践部部委刘帮丹:这次疫情,我们也充分展现了青少年的志愿服务精神,无论是武汉抗疫一线,还是村口小巷到处到处都有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我相信他们的身影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年志愿者。我希望我们都能热爱公益事业,践行志愿者精神,让志愿者精神永放光芒。

27、提高道德评价。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普遍较强,他们内心崇尚自我激励、完善,以构建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独立、健全的人格。

28、  志愿者价值  精神价值  志愿服务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这是超越物质追求的。对志愿者个人来说,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精神得到彰显,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同时,志愿服务对整个社会的精神追求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古老的东方文明,还是悠久的西方文明,都含有对至善至美的社会精神的追求。  社会价值  志愿服务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志愿服务以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为主体,在城乡发展、社区建设、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志愿者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怀,消除了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志愿组织的存在是政府和市场功能的重要补充,它们以独特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另外,通过共同参与志愿活动,不同社会群体与阶层之间加强了相互了解和沟通,缓解了社会矛盾,增进了社会信任,对社会问题的消解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济价值

29、对于志愿服务的无偿性,我国主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强调其非盈利性和利他性。中国志愿服务中的无偿精神不是过去我们所理解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式的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也不是“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绝对崇高,而是强调志愿服务的非盈利性和利他性。

30、首先,石工青协的各位部长们总结了上学期的工作成果,阐述了这学期以来的一系列志愿工作的开展及成果,并发表了对未来的希冀与工作计划。

31、2006年11月共青团中央印发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规定:"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向注册志愿者发布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岗位,志愿者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注册志愿者也可按照相关规定自行开展志愿服务。提倡具有相同服务意向和志趣爱好的注册志愿者在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指导下结成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服务。"

32、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

33、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志愿者可以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自行依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可以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城乡社区、单位内部经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或者本单位同意成立的团体,可以在本社区、本单位内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

34、农村公共事业薄弱,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全面建设农村小康,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35、交流中,高迎刚副院长一行重点了解了我馆近年来在确立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志愿者招募、系统的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等几方面内容,对我馆近年来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感谢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在学雷锋志愿活动中所作出的努力,也理解目前市图书馆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

36、(1)“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

37、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精神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获得了社会的积极评价。志愿服务虽然不计报酬,但收获了心灵的净化,提升了社会、集体和他人对自己的道德评价,这对大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8、(3)“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39、志愿服务的功能:社会动员;社会保障;社会整合;社会教化;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

40、志愿者可以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自行依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可以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城乡社区、单位内部经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或者本单位同意成立的团体,可以在本社区、本单位内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41、最后,石工青协的主席邓文权对本次大会做了总结,并发表了寄语,在宣扬志愿服务理念、志愿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都全体成员的期冀。

42、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公民的成才与就业问题是各国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之一。只有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才能确立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43、项目部部委李云龙: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应该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虽然不能和医务人员一样战斗在疫情爆发的一线但是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家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小事做起,支持国家防疫工作的进行。我深信,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志愿者精神将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44、  结合区域文化特点,“绿房子”正着力打造为创新型的社区心理服务中心。秉持d建服务到“心理”的工作思路,扎根基层社区,其核心内容弥补了现阶段中国社会对低龄儿童心理关怀、心理发展评估及辅导的空白。

45、 走进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只见一排排礼品整齐地展现在居民面前,有香皂、洗衣液、纸、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据介绍,此次积分兑换活动中,志愿者们可以根据去年累计参加社区各类文明志愿活动的次数,分别兑换不同等次的礼品。活动现场,前来兑换奖品的志愿者们热情高涨,大家陆续在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兑换的奖品,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46、 据悉,该社区从2019年成立以来,在实践所共举办了文明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参与的志愿者累计330余人。(丁迎)

47、丰富社会经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大多以校外的社会需求为服务终端。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一条重要途径。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

48、首先,学校团委青年志愿服务委员冯丽婷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情况,强调了本次志愿服务委员培训的重要性。

49、  目前“绿房子”每周稳定开放三个半天,每次不少于三位志愿接待人员,共累计接待孩子和家长2000多人次,服务工作总时数1000多小时。为保证志愿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志愿者团队每周面向社会进行一次儿童心理与教育主题读书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工作讨论和督导,学习至今累计300多小时,读书活动参与人员达到3000多人次。“绿房子”的孩子和家长们对绿房子和社区有了深厚的归属感,孩子们更加自由、活泼,适应集体生活,家长们的焦虑感普遍降低,育儿经验不断获得丰富和改善。

50、  东花园社区居民滕军常带宝宝到“绿房子”玩,她告诉记者:“这里环境自由,鼓励孩子解放天性,这种开放、轻松的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性格。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为孩子的情绪化问题苦恼,这里的指导老师教会我们科学对待,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安抚,让我这个新手妈妈十分受益。”

51、(2)“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

52、(3)强化权益保障。规定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者应当说明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以及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安排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其年龄、知识、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并提供必要条件;需要专门知识、技能的,应当开展相关培训;如实记录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等信息,无偿、如实为其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应当尊重志愿者的人格尊严;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应当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人格尊严,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行指派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

53、(2)“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

5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需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55、文宣部部委段武章:在平凡岗位坚守的志愿者们,全国上下成千上万的社区才能形成稳定的抗疫检疫工作线.。他们平凡的付出,为抗疫工作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我想,奔赴一线,驰援武汉的志愿者们,固然是可敬的。他们的担当与勇气令志愿精神发光发热。但在坚守在大街小巷中的普通志愿者们也同样是志愿精神最好的诠释。

56、大学生特别注重对自己各方面能力和特长的培养,而在活动中获得专业培训,掌握实用技能,就成为大学生从事志愿者工作可期待的直接回报。

57、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已经不满足于校园内的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他们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今后能够迅速的融入社会。

58、      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 “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表达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由衷赞美。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奉献      “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友爱  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 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互助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  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志愿服务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志愿者受到人们的尊敬,志愿服务也受到社会的重视。那么,志愿服务的价值有哪些呢?

59、在培训过程中,志愿服务委员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认真记着笔记。通过培训,他们对于志愿服务与志愿系统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将在班内开展志愿服务理念培训,将志愿服务精神在校内广泛传播。

60、志愿者行动的宗旨为: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整体素质,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贡献。简单说来就是服务社会、关爱他人。

61、《志愿服务条例》是为了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制定。经2017年6月7日国务院第175次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于2017年8月22日发布,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62、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63、(1)“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

64、项目部部长王广祖:使命精神是奉献这一种人生的选择,也是青年的一种责任和担当,当善意与奉献相连,当朴素和崇高相伴,志愿精神也就成为了平凡心灵的伟大回响。

65、1 、志愿者是无偿,不是开业、打工,而是不计报酬的;

66、志愿服务:(zhì yuàn fú wù)

67、“受疫情影响,我们志愿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线下志愿活动暂时搁置下来并转为线上志愿。同时,我们在国家以及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力所能及的承担起社会责任,无私的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大家能够感受到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承担的价值。”

68、 1月10日下午,丰城市河洲街道徐杨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了一年一次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

69、外联部部委田昊: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步步积累,一步步落实,困扰我们的问题总会有解决的方案,新冠肺炎终究会被打败,尽管我只是众多防疫人员中的一员,但我相信回到正常生活轨道的日子正在向我们走进,虽然我所做的工作比起那些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来说微不足道,但他们的事迹精神如明灯一般指引后进我辈日后的报国之路,我愿用一腔热血浇灌中华沃土,惟愿山河无恙,人间安好,祖国强盛。

70、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公益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71、      志愿服务能够创造社会经济价值。志愿服务不以获得直接的工资、福利为目的,因此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和大量的非营利组织愿意让志愿者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大大地节约了成本,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出价值与效益。如在大型活动中,通过志愿者提供无偿服务,可以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3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有约7万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9000多万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有6万多名志愿者,节省经费约2亿美元。

72、(4)“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73、4 、志愿者的出发点不是好奇心的满足,而是对社会的回报;

74、  接待员观察到这些后,慢慢和孩子以及奶奶了解情况,了解到孩子身体很结实,好动,在家里还爱说话,一见到陌生人就不行了。看到他开始喜欢玩滑梯,甚至变换着花样玩滑梯时,接待员叫着孩子的名字,对他说:“我看到你很有力气,很会玩滑梯,我相信你也有力量滑下来时,不撞到其他小朋友!”听到这话,孩子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接待员,笑着点点头,说:“我特别会玩滑梯,我不会撞到他们的!”又过了几次,接待员发现孩子的奶奶也开始和孩子用正向的、鼓励的语言说话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精选4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