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简介资料大全(精选36句)

2023-09-05 09:39:08

朱熹简介资料大全

1、现代人讲究籍贯,籍贯其实和祖籍的说法颇为近似。所谓籍贯,也叫原籍,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文件的规定(19公安部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该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户口所在地(具体到市县)。(朱熹简介资料大全)。

2、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既往的整理仅限于校点,使用者普遍反映大量的朱熹诗文撰作年代不明;其诗词创作背景、本事、人事、典故不易弄清,加上语言障碍,导致理解困难;历代对朱熹诗文的研究评论散见于南宋以来群籍之中,难于检寻;不断发现的朱熹集外诗文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这些都对研究和阅读造成了很大不便。

3、朱子喜爱游山访古,足迹遍于闽、浙、赣、湘之名山、古庙、书院等。据记载:“(朱子)自号紫阳,箪瓢屡空。然天机活泼,常寄情于山水文字……相传每经行处,闻有佳邱壑,虽迂途数十里,必往游。携尊酒时饮一杯,竟日不倦。非徒效泥塑人以为居敬者。”比如,朱子去湖南访张栻,游衡山,后来知南康军,游庐山,都曾写下不少诗篇。他在武夷山讲学、生活期间,山水诗甚多,包括有名的《武夷棹歌》十首。此外,朱子还有许多写景的小诗,如《南安道中》《水口行舟》《涉涧水作》等等。(朱熹简介资料大全)。

4、朱熹文集编刻源流复杂,版本众多。此次整理,作者在厘清源流基础上,对现存二十余种重要文集版本作了仔细校勘。其中,最重要的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宋淳熙、绍熙年间所刊《晦庵先生文集》前、後集为海内孤本,系由作者首次进行通校,据其增补文四篇,增补内容数千字,纠正了今本文集若干错误,提供了《明筮占》、《皇极辨》、《云谷记》、《少傅刘公神道碑》等众多异文;现存宋刊闽、浙两大系统二十余种文集残本第一次作了全面校勘;首次对元刻本《朱文公大同集》作了深入研究,其成果发表在(日本)《东方学报》第91期、《文学遗产》2017年第3期,并采校记61条,移正错简数处(如卷六十六《蓍卦考误》等)。

5、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骛源人(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绍兴十年(1148)进士,卒后追谥“文”。朱熹早年受业于理学大师李侗,师承二程学说,兼采周敦颐、张载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世称宋代理学集大成者。

6、梁章钜《楹联丛话》中记录有朱熹对联13副。大致可分为三类:

7、近年来,在陆河朱熹文化发展促进会朱炳火会长、朱少南副会长、朱述美秘书长的带领下,朱子文化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

8、尹波,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宋代文献整理研究,合作点校《朱熹集》《宋会要辑稿》,参编《四库大辞典》。

9、逃墨归儒一词是否有别解?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明诗综》卷90载:大圭字恒白,晋江人,泉州开元寺僧,有《梦观集》。恒白语法侣云:“不读东鲁书(儒家书籍),不知西来意(佛家教义)”,此逃墨归儒之言也。

10、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11、唐朝初期的文坛,骈文仍占主导地位。“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就曾提议改革文弊,弃用骈体文。但他自己的许多作品,仍采用骈体文(比如著名的《滕王阁序》);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都曾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建议以散体作文。

12、投稿要求:联作≥20副+个人简介+照片≥1张(原图)

13、第三个疑问是梁章钜《楹联丛话》所指《朱子全集》是指哪一部书?

14、   对镜写真画像石刻板。1974年发现于建瓯朱子后裔家中。该板高93厘米,宽50厘米,厚5厘米。石板为黑色页岩石,板面平滑,字迹图像清晰。石板中勒圆圈,圈内为朱熹对镜自画像,半身写生图,两手插袖拱胸前,面部有七颗黑痣形如北斗,须发清楚,栩栩如生。画像圆圈上方刻有朱熹亲笔行书题词:“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得有意焉,而力莫能与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遗矩,惟暗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文后注:“绍熙元年(1190)孟春良日,熹树镜写真,题以自警。”题款末尾有两方图章,上方曰:“熹印”,下方曰:“晦翁”。圆图左右有其后裔将朱熹自画像刻于页岩石的记述,说明这幅图是朱熹六十一岁时,在崇安五夫里紫阳书堂对镜写真之作,由十六世孙朱玉择石制刻。过去,朱子后裔多将朱熹对镜写真图拓印挂于厅堂,表达对祖先的缅怀。这块石板是考查朱子生平的一件珍贵文物,现在的朱子画像都是以这张自画像为标准。石刻板原件原本存放在县文化馆,1984年西大街失火,文化馆被毁,石板经火损坏,后征得拓印件复制一块,现存于市博物馆。

15、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朱熹既相对轻视,又十分宽容,这与其复杂的思想渊源有很大关系。就创作而言,朱熹的诗歌作品主要以哲理诗、山水诗和政治诗为主。其中,哲理诗将深奥的道理予以形象化的表述;山水诗则清新自然,余味隽永;而政治诗又写得直抒胸臆、金刚怒目。

16、朱熹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继孔子以来的第二座高峰,其思想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直至辛亥革命,官方的御用哲学仍然基本上是朱熹的学说。13世纪,这一学说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一度成为两国的统治思想。稍后,在东南亚地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又传入欧美。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朱熹的学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学说。当今,国际朱子学方兴未艾,继续向纵深发展。

17、朱熹提出在小学儿童阶段,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制定了其教育教学的任务是“学其事”,教会儿童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即可,并辅助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养成,具备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这种理念是非常科学的,在教学方法上,朱熹秉承了孔子的理念,因材施教,及早施教,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把文化知识传授给身心未成长完成的儿童,而进入大学后,就要改变方法了,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其事”,大学就是“知其事物之所以然”,通过探究辩论知晓事物的义理规律,并提倡大家应该互相交流,不同的学术派系之间要更是如此,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为后世人们推崇。

18、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南宋绍兴进士。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家。在理学上师事李侗,为二程(程颢、程颐)四传弟子。他发展了二程理学,世称程朱学派,在元、明、清三代被崇为“绍道统,立人极,为万世宗师”,成为地位仅次于孔、孟的“夫子”。

19、   五经博士府。明景泰六年(1445),建安朱熹嫡长九世孙朱挺奉旨入京,被授予“世袭翰林五经博士”,归以奉祀文公。于是,在建宁府朱文公祠左侧动工兴建博士府,屋院相隔,主体建筑两座,左侧有附属用房。大门顶上中心立着一块皇帝敕造的“博士府”三个金字的直匾,门顶左侧有明太祖朱元璋题的“定天下以四书五经程士”,右侧有明代宗朱祁钰的御笔亲书“德盛仁熟,理明义精”、“布绪方策,启我后人”两块大匾。府第落成后,由朱熹后裔嫡长孙世袭,居住于博士府内。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袭博士的嫡长有:朱梃、朱敦、朱坣、朱钺、朱法、朱楗、朱莹。博士府由历朝官府拨给粮田,以供祭祀和府祠维修等费用。民国时博士改称奉祀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原牌坊所在地被建设局用于建设办公大楼;前花园所在地被水利局用作建宿舍;一进大厅因房子破烂不堪而被其后裔分割改造成民房;后花园所在地被建设局占用盖宿舍,现只留下破旧的二进厅堂。

20、今年10月18日,陆河朱熹文化促进会还参加了在福建南平朱子故里举行的以“儒道传天下,理学贯古今”为主题的“纪念朱子诞辰888周年祭祀大典”,福建省、南平市领导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朱氏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培栋先生致辞,南平市人民政府市长刘洪建恭致《祭文》,全场齐声朗诵《朱子家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专门为这次活动发来贺信,盛赞“朱子故里”是“理学摇篮”。

21、典例1单项选择: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

22、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23、此书虽然“用力颇勤”,但缺点也很多。首先是“割裂烦琐,究不及大全集之原本,为能存其旧也”。其次是“其间考订未精,多有误收及伪作者”。

24、(俞宋祐,即俞靖,朱子父亲的文友。朱子还乡时,特地拜访了婺源这位“乡先丈”。)

25、(5)着紧用力。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读书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26、清人全祖望(《宋元学案.晦翁学案》):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

27、   朱文公祠。在建瓯城内中和坊紫霞洲(现磨房前农业局宿舍到樟树下种子公司),宋宝庆二年(1226),由朱熹季子朱在辅佐长兄朱塾之子朱鉴而建。建筑物有正堂、东西廊、重门、库厨、存书阁等。三门并列,左右两门分别石刻“道学渊源”、“泰山乔岳”各四字。祠内正中供奉朱熹像,两边有四门人真西山、蔡九峰、刘文简、黄勉斋配享。明天顺五年(1464),知府刘钺加以扩建,题其额为“道学渊源之祠”。清顺治五年(1648)毁于清兵屠城。康熙五十年(1711年),朱熹十六世孙朱玉重修。雍正八年(1730)焚于火,知府姜公重建。约道光十一年至咸丰六年(1831-1856),朱子后裔朱振锋重修。祠后有座启贤祠,即迁建的朱韦斋先生祠。民国十九年(1930),全国朱氏后裔派代表集于建瓯朱文公祠,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拜祝朱熹八百年诞辰活动,并商议各地祭祀等事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因拓宽磨房前街道,大门部分被拆占,后来部分附属房被种子公司占用。1978年至1979年,主体建筑被拆,偌大的祠堂全然荡去。

28、那么明清以前,是否有脉络源流呢?据资料,逃墨归儒一词,自孟子以后一直到宋代,之间始终没有找到脉络源流,但是元代有,而且是一个和尚,名字是释大圭。

29、     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百姓中国周刊》陆河讯(倪真真 朱珍 朱伟鉴 )2018年11月23日,由广东陆河县朱熹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飞燕村朱氏宗祠文化广场,隆重召开“纪念朱熹诞辰888周年暨朱氏宗祠(文公祠)重光五周年庆典活动”。

30、总的来说,以朱熹的道德文章和见识,将皇帝写寺庙(佛家)的一首诗,取出颔联,加上4个字,变成一副对联,以后又题于书院(儒家),这是匪夷所思的事。

31、   二程夫子祠。主祀程颢、程颐。原创于城南,始创无考。顺治五年(1648)清兵屠城时焚毁。康熙四十四年(1705),程氏后裔程仕任建宁知府时重建于建安县学(今市公安局)之右(建筑公司旧址,今建设银行市支行处),以备学子春秋祭祀。二程乃北宋著名理学家,兄弟俩为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最杰出的弟子,其四代孙程深于南渡时入闽,在建瓯定居,为古建瓯程氏之始祖。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至1928年,县政府教育局设在二程夫子祠。抗战时期,建延师管区司令部设于此。五十年代后,改作第四建筑公司办公用房。九十年代末改建建设银行大楼。

32、理气论。朱熹认为各种事物都具有两个方面,即性和形,而其来源则在于理和气,理是“生物之本”,是超越世间一切事物的绝对本体;气是“生物之具”,是形成万物的质料。理和气浑然一体,从宇宙生成的角度来讲二者不分先后,而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讲,理在气先,理是宇宙的最高实体,即“天理”也。朱熹特别强调“天理”的普遍绝对的客观存在的伦理意蕴,阐释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理,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

33、我国古代的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34、    文公祠水秀山环,形势峥嵘,钟灵毓秀、宁静致远、一尘不染。后裔分布在陆河、海陆丰、汕尾、惠州、河源、东莞、深圳、广州、港澳台以及海外,人口达三十万之众!

35、(2)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毋庸置疑是什么意思请解释(精选4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