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精髓(精选98句)

2023-09-10 09:08:32

道教文化精髓

1、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

2、谢自然的名气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关于她的传说也不计其数。相传谢自然可以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人们都颇为惊讶,有人对此持有怀疑态度。为了验证谢自然的能力,人们将谢自然锁在一个屋子中,屋子里只有一张床,没有任何的食物和水。(道教文化精髓)。

3、嘴上却说:说来说去,又是那一套,自然而然是吧,不执著是吧、躺平是吧。我也知道,还用你老人家告诉我吗?大家都躺着,谁去发展社会。真是的。(道教文化精髓)。

4、有这样一名女道士,她一生信仰道教,虔诚地追寻自己内心的向往。在65岁的时候她宣布:9月9日我将得道飞升,数千人前来围观,这名65岁的女道士后来如何?

5、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6、 道家第五原则:“正言若反”。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反动”-事物的发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考虑正反的转化。学会:放弃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那时天色已晚,漓江上伸手不见五指,旁边山峦起伏黑乎乎,和白天的秀丽相比有点吓人。我和他攀谈起来,原来老船夫以前是小学老师,退休后就在这里弄一条小船,卖点小鱼,偶尔请客人上船体验赚点钱。

9、对于谢自然的言论,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十分崇拜谢自然,因此对她的话语深信不疑,有的人则持有怀疑态度,人的生死本来就难以掌握,即便是修习道教的人也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

10、其尊道贵德、清静无为、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等理念不仅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有着深远影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11、我心里想:你坚持十年打个破鱼,也好意思说豪情壮志。

12、(2)“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13、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14、“虚静自守”——即庄子的养生方法:“养神”“守形”、“忘我、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庄子·养生主》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15、儒释道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以释为代表的印度文化圈,是大中华文化圈范围外众多外来文化中离中华最近,接触最早的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球也如同一个小村落,更多优秀的文化呈现在世人前,取长以补短,万物以冲和,方为中华之真精神,世人之福气。道根儒茎佛叶花,三教本来是一家。

16、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17、因此圣人说:能够承担起全国屈辱的,才能称为一国之主。能够担当国家灾难的,才算是一国之王。真理听起来都不是很顺耳。

18、道教养生资源可以用来助力养老事业。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张志鹏认为,面对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养老事业需要有社会组织来进入。具有独特养生资源的道教组织,显然能够成为养老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一方面发挥道教养生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彰显道教组织在服务社会中的价值。

19、我走出船头,一轮明月照在漓江上空,万籁俱寂,抬眼望去,远处的阳朔西街灯火闪烁,但与我们隔着一段很大的距离,你能看得到知道那个热闹,但明白这个热闹此刻与你无关。那时就那么一刹那,我仿佛若有所悟,忽然开朗,

20、佛家思想: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它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21、谢自然的母亲是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因此谢自然从小就被家人捧在掌心中宠爱。尽管唐朝的道教颇受重视,但是谢自然的母亲十分向往佛法,于是在谢自然很小的时候就将她送到了尼姑身边修行。然而谢自然并不喜欢佛法,在佛教修行上也一直没有巨大的突破。谢自然的母亲起初认为谢自然跟随的尼姑修行不高,于是就为她换了一个老师,然而谢自然始终对佛法十分冷漠,谢自然的母亲最终不得不放弃。

22、道教的清静教义,与浊动相互化和对应。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

23、我心里想:你懂个鬼,你在江上卖几条小鱼,打上来还放一半,你懂啥豪情壮志。但我口里说:依你老人家说,什么是真豪情真壮志?

24、辟谷、内丹、导引、饮食、武术……我国宗教学者牟钟鉴曾指出,“道教文化中最具有现实价值并能济世利人的内容,便是它的养生文化。”

25、试想一下,老子的这种顺应自然的观点,不正是今天我们追求事半功倍的人性化管理之精髓吗。

26、道教表现出热爱生命的精神追求,也因此在历史上形成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实践。

27、在我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

28、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袁志鸿道长说,养生不仅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因为道教养生主张“修心”,要有慈善心、清静心、平常心、宽容心、进取心。“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这既是做人的心态,也是养生的理念。

29、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30、社会生态观。老子如是理解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老子》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

31、对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科学范式,始终在追求事物内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为核心,以天地人关系为主线,以自然为原则,以道、元气、阴阳、有无、自化等为基本概念的有机科学思想体系。

32、佛家,指的是诸佛之净土。如:《观无量寿经》:“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家也指佛教者。如:《朱子语类》卷七六:“佛家有函盖乾坤句,有随波逐流句,有截断众流句,圣人言语亦然。”

33、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4、儒释道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以释为代表的印度文化圈,是大中华文化圈范围外众多外来文化中离中华最近,接触最早的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球也如同一个小村落,更多优秀的文化呈现在世人前,取长以补短,万物以冲和,方为中华之真精神,世人之福气。道根儒茎佛叶花,三教本来是一家。

35、佛教是由印度传到中国的,而道教是由中国创立的。

36、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

37、他说:真豪情壮志,看上去刚强,但捏上去必须柔软,内核里有坚韧的骨,可以迎风屡次弯折而不断。就像稻穗,沉甸甸的垂着头,但是不会断,直到结出谷粒。

38、因为修习道教,谢自然对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都十分熟悉,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生命历程。794年,谢自然已经65岁了,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谢自然对人们宣布,她将在9月9日的时候羽化成仙。

39、《道德经》是一部对天地大道(天地规律)德性的思考。天地大道(天地运行规律)为什么能天长地久呢?天地大道(天地运行规律)为什么没有历史周期律呢?天地大道(天地运行规律)让天地万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为什么没有人怨恨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天地大道(天地运行规律)公平公正、大公无私、没有私心杂念。它对天地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它内心至虚至静,不被外物(名、利、财、权)所累;它无为又无不为,让天地万物用之不尽,取之不竭,这就是天地大道啊!这就是管理者治国理政学习的榜样啊。

40、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实际上是在强调因循自然。

41、锁鬼阵:俗名“雷池”,是专门用来禁锢恶鬼的方法。按《周易》的理论,日属阳,夜属阴,恶鬼是只能在夜间活动的,古人观星时将整个夜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称之为“二十八宿”,其中每宿包含若干个恒星,而“雷池”的布法,便是在恶鬼周围布上28个铜钱,人为划定一个假的“二十八宿”,铜钱数阳,所以便给恶鬼造成了越“雷池”一步则入“阳境”的假象,这个阵法对恶鬼没有什么伤害,只能起到禁锢的作用,禁锢的时间视恶鬼力量的大小与智商的高低而定。

42、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43、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道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家黄老派的理论和实践上。

44、敬天法祖是周礼的核心信仰和高度概括,“天”就是天神、上帝;“祖”就是宗庙的祖先。

45、丁常云道长指出,道教重视生命、追求长生,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观,形成了道教所特有的养生文化。近年来,中国道教界积极弘扬养生文化,通过组织各类形式的养生研修班,举办道教养生文化研讨会,探索和研究道教养生的方法和途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但是,社会上一些“道商”给道教养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道教养生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不断丰富道教养生文化的时代内涵,积极探索道教养生文化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才能更好地体现道教养生文化的价值。

46、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董群认为,道教中有丰富的道德养生思想。道德功能是宗教的一项基本功能,在养生教育中结合道德教育,也是实现宗教道德功能的一个重要渠道。

47、“道”是道家核心。是万物的本源,也是一种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道的自然而然的,因此人要符合道的规律,像水一样柔中带刚,随其自然、自然而然的生存,不要妄加人为的因素。

48、(1)“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49、道家养生的精髓总结起来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顺乎自然和清净虚无。意思说的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活着应该少一点欲望,追求心灵的清净。

50、金刚墙:在地面上插一圈铜钱,和往常不同,铜钱要竖着插在地里,茅山术中称其为“金刚墙”,实际作用很简单,驱鬼要用属阳的材料,而子时以后地阴上行,阴阳相冲则会形成“黼气”,而“金刚墙”的作用就是避免四周的地阴因“黻气”而骤聚于中。

5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2、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53、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任继春表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为而不争”“道法自然”,这些道教的养生文化和理念,不仅对当代健康养生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乃至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和民族间平等与和平相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教养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思想神韵。

54、《广弘明集》卷一载有《吴主孙权论述佛道三宗》一文,同时提及儒、道、释三家。以及“南北朝的《理惑论》,论儒道佛思想之一致;道安以《老子》语解《般若经》;这些可以说是三教一致的最初意见”。

55、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们的楷模。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56、儒、释、道的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先后宗教化了,由儒、释、道各自的学说、哲理演变成一种宗教理论,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的儒、释、道三教。在谈儒、释、道文化时,必然与儒、释、道三教相联系,由于这种文化的宗教化长达千百年的历史,谈其文化时,无法从其宗教学说中割裂开来。

57、他又笑笑:你这种豪情壮志,是要保持住,但是在这种豪情壮志里面,你要学着去体会,什么是真豪情,什么是真壮志,还是说,这里头也包含着莽撞和盲目。

58、————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涵予心身健康”————

59、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治理企业也不能大胆妄为,随意滋事,一定要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了解员工心态,突出人性化管理。相反如果领导者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随性而为,不能为员工利益着想,那这个企业也就无法有序运转,甚至无法正常生存。

60、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61、自东汉张道陵创五斗米教以来,道教除了继承春秋时期,老子和庄子的学朮和思想以及战国时,阴阳家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并且兼容了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62、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63、庄子思想的可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观。他认为“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气,即物质的自然性,故其主观精神的“道”,是与客观自然的“气”分不开的。

64、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65、信仰永远不会老去,老去的只是丧失信仰的人。人生之路漫漫,站在分岔路口之前,每个人的内心都曾经动摇。一面是舒适安逸却碌碌无为,另一面则是披荆斩棘与人生巅峰,做出选择的那一刻,我们便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世间充满着未知,纵使身形聚散,精神依旧流传于世。

66、第二个层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其实就是在生活层面问题解决方案。

67、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68、无为战法以“弘扬传统文化、问道大国金融”为团队使命,以“帮助别人,成就自己”为出发点,立志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投资者教育平台!

6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0、几个小时前我才从那团热闹中走出来,却依然带着那团热闹的聒噪,现在离得它远远的看着它,才明白我与它的真正关系。

71、2:“释”是指释迦牟尼,代表的佛家思想,追求出世,讲究清净,一心向善,相信因果循环,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总结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72、我说:不如你和我合作,我帮你去岸上弄个点接客,你这船上呢,重新整几个好桌椅,每天打多点鱼,,船头挑起一杆大旗,写着船游吃漓江鱼,这样干才对。

73、公元720年,一个名叫谢自然的小女孩出生了,彼时的人们不会想到,这个在名门世家出生,从小便不喜荤腥的孩子最终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唐朝年间,国富民强,百姓们生活安逸,统治者也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推行着休养生息的政策。那时候老子是整个唐朝供奉的对象,整个国家都将道教的规则奉为圭臬。

74、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影响。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支柱之曾以黄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汉初期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后世有人用道法家称呼黄老道家。

75、2“因缘”。在对儒释道的研究中,大家有一个共识:儒释道在两千多年中相融相济,携手并进;  “君子动口不动手”,在辩论中学习了对方,丰富了自己,才能把中国的儒学、佛学、道学都    推进到了世界思想和哲学的顶峰。

76、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77、船篷内他点起一盏小应急灯,却也刚刚足够光亮。除了小桌子就是被窝床板,别无他物,我说:老人家,你一个人过啊。

78、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做到。

79、或许是修习道教的缘故,谢自然并不在意自己的离去。在她看来,自己的得道成仙是幸运的,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她也劝告自己的忠实追随者不要悲伤。

80、因为你会情不自禁地举起你认为是全宇宙最精确的道理,挥起一手电光神鞭,一鞭两鞭三鞭四鞭,抽打自己、抽打别人、抽打你眼里的一切。那个时候你并没有在成事和做事,而是加入了宇宙无敌神鞭队。

81、他说:不是退路和余地,而是搞清楚这个事情,我每天打鱼,每一网下去我都是很用心地去对待和享受,但我永远不执于它的多少。即使捞上来一条都没有。就像这样,我已经在漓江上坚持打鱼十年了。一件事坚持十年,总算有点豪情壮志吧。

82、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

83、他微笑地看着我说:人啊,其实像你这样挺好,有想法,有冲劲,年轻人就是这样,我四五十岁的时候,做老师没什么钱,也想发财给子女读书,于是我也去做生意,搞点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在西街去卖。那时候西街还没有开发成这样,人比较少。我也赚了一点点小钱。后来有个公司要和我搞合作,和你说得一模一样,要做大他做强它。

84、时光的水流缓缓淌过,谢自然已经修习道法数十年。40岁的时候,谢自然已经透彻地领悟到道教文化的精髓,她便有了新的人生目标。谢自然走出自己的一方狭小的天地,她开始在人间游历,向更多的人传递道教文化。民间的百姓对道教的修习者都十分尊敬,谢自然的出现也让他们受益匪浅。

85、绿皮     ☯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道”是道家文化核心。

86、我说:不如你和我合作,我帮你去岸上弄个点接客,你这船上呢,重新整几个好桌椅,每天打多点鱼,,船头挑起一杆大旗,写着船游吃漓江鱼,这样干才对。

87、道家的最高生命状态,就是天人合形与神俱(心身合一)、知行合这就是所谓的“仙”,其实就是人性的真正超越与升华。这种状态,不是“锥处囊中,不得不发”的锐利,也不是纷繁复杂的疑难,更不是木秀于林的卓越,而是泯然众人、是光华内敛,是和光同尘,是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的心念,是“功成,名遂、身退”的“天道”!

88、3:“道”指的是道家,创始人是老子,著作《道德经》,讲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眼观天地,天人合心不要被一个东西吸引,不要偏执。总结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89、   中国传统社会讲究风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李涛以南宋西湖周边道教御园与西湖十景为例,说明中国古典园林建造布局有“道通天地”“得位当时”的阴阳、四季观念,以及山石“通天”、水住“气聚”的山水间修行智慧。宋代以来,无论皇家还是私家园林,道观或是文人园林,其规划多去写意道教天界的琼岛瑶台、阆苑仙宫,既为灵憩诉求,也为藏风纳气;既为观想修行,也为引凤栖真。

90、虚其心,实其腹:把心放下,放在肚子里,这其实就是道家修行中练精化气的过程。我们一般人的状态是“悬(实)其心,虚其腹(气不落地)”,就像之前我在《冠心病及其前兆的心身整合治疗》中说的那样,提着心劲儿,所以膈肌紧张,心气不通;心亦随之悬起,所以不能放下。无法做到“气沉丹田”,就无法安心,整个人就落不了地,感觉一直不踏实。

91、我一看那船夫,大概七十左右,慈眉善目,看着不像个坏人,心想船上吃饭岂不更好,于是应允上船。那船不大不小,刚刚能坐三两个人。老船夫把刚打上来的一网鱼拿给我看,示意是新鲜刚打的,然后放走一半到江里,拿另一半煮了给我吃。

92、他笑了笑:好啊,你来运作,然后搞大它做强它,然后半年后扩大到十条船,把漓江都挤满,晚上这一带可以灯火通明,你到时候当CEO,我做董事长。怎么样?

93、水具有最高的善行,“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94、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 “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 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可以简单概括为 “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95、 道家第二原则:“为而不争”。“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情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96、嘴上却说:说来说去,又是那一套,自然而然是吧,不执著是吧、躺平是吧。我也知道,还用你老人家告诉我吗?大家都躺着,谁去发展社会。真是的。

97、 道家第三原则:“清静为天下”清静之道,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邓稼先的素材积累(精选73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