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顾炎武的评价(精选41句)

2023-09-11 09:19:09

对顾炎武的评价

1、  受“黄培诗案”牵连,顾炎武在济南府狱里被折腾了一年有余,最终得到亲友们的合力营救。随着危机的化解,一度被谢氏强行夺占的那千亩庄田,也被当局重新判归顾炎武。“食力终全节,依人尚厚颜”,顾炎武十分看重这份产业,因为这是他赖以维持生活独立和保全其遗民气节的经济基础。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前,他一直都是亲力亲为地管理其田庄,直到离开山东,才委托他人代为管理。

2、·胡继堂赞曰:“范文正公为有宋理学名臣,功业文章载在史册,彪炳人间,故与日月争辉。”

3、  不过,作为“通儒之学”,顾氏做学问并非像清代朴学家那样局限于书斋,仅做博览群书式考证,而是主动走出书斋,直面大千世界,进行类似田野调查的实地考察,广泛求证于学友。这是顾氏儒学区别于清代朴学的一个独特之处。潘耒在《日知录序》中提道:“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全祖望《顾亭林先生神道表》说:“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4、顾炎武原名顾绛,字忠清,又名顾亭林。明朝灭亡之后,改名为顾炎武,他学识渊博,精通经学、文史、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與地、诗文,是清代承前启后的学术奠基人,号称清代“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他虽然满腹经纶,志向远大,但是,面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场贪赃枉法,以及清兵对百姓的野蛮镇压,顾炎武毅然拒绝进入清廷为官,他投笔从戎,投身于群众自发组织的武装抗清斗争。因为清兵的疯狂追杀和官场小人的陷害,顾炎武入狱。被友人营救出狱后,顾炎武便远离故土,云游各地,寻找故交挚友。他曾到过南方各地,后又到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他之所以来到北方,主要是这里有许多与他学术观点、理想追求相一致的义士名流,可以继续探讨他的“经国济民”之道,“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

5、往返数千里,不辞跋涉之苦。又在漂泊各地途中,两次到北京昌平县长陵哭吊明成祖朱棣,六次到明思陵哭吊明代末帝朱由检。

6、  顾炎武自小受到良好的家教,首先是嗣母的道德教诲。归结起来有三点:第王氏信守婚约,未婚归顾,她以这种身教方式,教导炎武做人当守“信”。第王氏孝敬公婆,数十年如一日,让炎武懂得了为人当尽“孝”。第清顺治元年(1644年),王氏听闻昆山、常熟相继陷于清军,毅然绝食自尽,临终遗命炎武:“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王氏绝命之言行,使炎武牢记为人当尽“忠”。

7、  内容简介:作为宋明理学向清代考证学转型的开山,顾炎武提出“经学即理学”的思想,通过对宋明理学的深入研读,对理学作出了从论学旨趣到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清理与取舍,进而以引入金石之学考证经史、以音韵学为训诂之基石,对经史之学作出了全面的开创性工作,取得了广泛的成果,为清学奠定了规模,标示了方法。

8、·《四库全书》总编纪晓岚称颂范仲淹:“仲淹人品事业卓绝一时,本不借文章以传,而贯通经术,明达整体。凡所论著,一一皆有本之言,故非虚饰词藻这所能,以费高谈心性者所及。形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无愧于天下。”

9、顾炎武说:“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10、·王鼎赞曰:“观其书而究其心,诵其文而论其事,千载之下流风犹袭人襟怀。”

11、      在《日知录》中,顾炎武还说:“《黄氏日钞》曰:夫子述六经,后来者溺于训诂,未害也;濂洛言道学,后来者借以谈禅,则其害深矣”。“孔门弟子不过四科,自宋以下之为学者,则有五科,曰语录科。”(《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录》卷七)这话虽然没有明确批评程朱理学,但对其不满情绪也显而易见。他曾借孔子的话批评宋玉“为俑者不仁”,濂洛言道学,导致后来借以谈禅,是否也可以说“不仁”呢?

12、顾炎武的“华夷之防”观念是和“亡天下”的思想紧密结合的,顾炎武以前认为清朝入关就一定会毁灭汉文化。但是后来发现清朝除了“剃发易服”这种表面上的形式外,其他都是在继承、发展汉文化,例如崇尚儒学、开科举,实行仁政。在这样的情况下,顾炎武坚持“不仕二姓”,但是公开和清朝官员交流,并且四处讲学。(对顾炎武的评价)。

13、·陈凤梧赞曰:“范公千载一人豪,小楷精兮颖上毛。真迹至今传不朽,泰山北斗并争高。青天白日仰希文,自是先朝第一人。西贼胆寒真大将,柬垣望重此名臣。”

14、·王直赞扬范仲淹:“士之能任天下之重者,必以天下为心。

15、  顾炎武曾自述其为学经历曰:“自少为帖括之学者二十年,已而学为诗古文,以其间纂记故事,年至斐然欲有所作”;“五十以后,笃志经史”。在这过程中,顾炎武的学术思想日臻成熟,到康熙六年(1667年)他在《与友人论学书》中提出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纲领,强调学者必须先立其为人之本,做到“行己有耻”,且“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乃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予之间时刻挂怀天下,念念不忘为百姓做贡献,然后方可入“圣人之道”。

16、同时,顾炎武当时也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顾炎武认为,国家不过是一家一姓的国家,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王朝。保卫国家,那是君臣的事情,和百姓无关。但是如果国君虐害人民,使得民不聊生,那就是亡天下了。另外,如果外族入侵,要毁灭华夏文明,那也是亡天下。拯救天下,那是每个人都是有责任的。这句话被后来的梁启超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7、  顾炎武主张“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故考据是顾氏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顾氏的经学考据,是从音韵训诂入手,旨在准确把握经文字义,进而合理阐发经义。他认为,训诂是经学的基础,而“汉人犹近古”,故汉学训诂最可信赖。他特别看重东汉古文经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论字者必本于《说文》”。但许慎对字义的训释,主要是从字形方向去进行“形训”;顾炎武则认为“考文自知音始”,故其经文字义考证是侧重于从字音方向来进行“音训”,并且是围绕《诗经》来开展“音训”,其成就集中反映在《音学五书》中。

18、还有一桩事,也很有名,杜月笙的名字是章太炎给取的,表面上看是杜月笙会做人,赢得了他的好感,其实狂士的骨子里始终也有些江湖气。

19、  到陕后,顾炎武先后考察了关中的山川形胜、水利物产、赋税、兵防和民情。最先接触的就是富平县的李因笃。李因笃,富平人,比顾炎武小16岁,是明朝秀才,精通经史,是清初关中的一大名儒。因受忠孝思想的熏陶,李因笃对清政府的腐败极为不满,绝意仕途,于是被山西代州陈上年知府聘为塾师。李因笃潜心遍读张载等通儒大家的著作,不仅对经学造诣很深,而且极力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还精通音韵诗学,勤于实践。李因笃结交了许多学界名流和文坛大家。与顾炎武见面后,二人可谓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因能与这位大儒、抗清斗士、词坛老前辈结交,李因笃欣喜不已,曾赋诗曰:“独树三吴帜,旁窥两汉涛。经邦筹利病,好古博风雅。”情投意合的二人,一起携手游览了关中古城潼关、华山天险;又经过骊山来到长安;去乾陵游览了武则天陵墓;在雁门关和五台山一带,二人应募垦荒,为抗清复明积累资金……这一系列的活动,大大加深了彼此的情谊。在以后的20年间,二人诗文唱和、互访一直没有中断。康熙七年,因受黄培诗案的影响,顾炎武在济南入狱七个月。其间,李因笃等社会名流竭力为其伸冤、探视、送饭,并且为了保释顾炎武,而积极打通上下关节。对此,顾炎武深受感动,曾赋诗致谢:“急难良朋节,扶危烈士情。平居高独行,此去为同盟。抚剑来燕市,扬鞭走易京。此埃随马涨,黑水系船横。 救宋裳初裹,囚梁狱未成。盈庭多首鼠,中路复怔营……”这年深秋,被囚禁7个月的顾炎武终于获救出狱。

20、  《日知录》的编纂集中体现了顾炎武著书立说的三个原则:

21、      顾炎武对孔子删订的“六经”,给予了很高的地位,但并没有神秘化。他认为“六经”也是史。他说:“《孟子》曰:其文则史。不独《春秋》也,虽六经皆然。今人以为圣人作书,必有惊世绝俗之见,此是以私心待圣人也。”(《鲁颂商颂》,《录》卷三)对《易》、《诗》、《春秋》等,他作了十分平易的解释,如他说:“圣人之所以学《易》者,不过庸言庸行之间,而不在乎图书、象数也。”“夫子平日不言《易》,而其言《诗》、《书》执礼者,皆言《易》也。”(《孔子论易》,《录》卷一)他认为孔子删诗,在于存列国之风,使人听之,知其国之兴衰。也就是说,《诗》不过是史书的特殊表现形式。“孔子删诗,所以存列国之《风》也。有善有不善,兼而存之,犹古之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而季札听之,以知其国之兴衰,正以二者之并存,故可以观,可以听。”对后儒将《诗》神秘化提出了批评:“后之拘儒不达此旨,乃谓淫奔之作,不当录于圣人之经。(《孔子删诗》,《录》卷三)。《春秋》是孔子编的史书,并且是一部阙疑之书。“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岂特告子张乎?修《春秋》之法亦不过此。”(《春秋阙疑之书》,《录》卷五)对它的作用,顾炎武说:“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与人书三》,《亭林文集》卷四)后来,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也”,“六经皆无王之政典也。”(《文史通义·易教上》)其实,顾炎武对“六经”的认识,已含有这一思想。

22、  周至李颙(二曲)年幼家境贫寒,因交不起学费,老师不愿教他。但二曲勤奋好学,坚持自学,早起晚睡,潜心苦读从不懈怠。由于广涉博览,28岁前他就熟读了《易经》《春秋三传》《十三经注疏》《性理大全》《朱子全书》《资治通鉴》《二十一史》等,成为关中第一流学者。他的才学,深得顾炎武的佩服和称赞,顾炎武说,“艰苦力学,无师自成,吾不如李中孚。”作为清代著名经学家,李二曲不仅到处讲经论道,而且性情耿直不阿,坚决不接受清政府赐予的官爵。据传,他曾经被人强行挟到北京午门外朝金銮殿叩头谢恩,可回到家乡之后,他又隐逸起来。不久又被康熙皇帝以博学鸿儒征召。他依然坚决不去,并反锁家门,久唤不应。一天,陕西一位大员亲自登门催他进京,李二曲坚定表示,“誓死不做清官”,并绝食多日,以示抗议。地方官仍不罢休,李二曲便叫人抬出棺材,他自己拿了一把菜刀,躺进棺材,准备拔刀自刎。无奈,官方只好罢休。

23、本平台范氏文化平台,欢迎各位宗亲加入,感谢大家支持,有范氏文化相关资料请联系、投稿。

24、  王氏自小受到严格的家教和礼义约束,进入顾家后,对待公婆异常孝顺。抱炎武为嗣子后,教子有方,其“未嫁守节,孝顺公婆,立后训子”的事迹,广为乡人传颂。崇祯九年(1636年),被御赐“贞孝”牌坊,其事迹被载入《明史·列女传》。

25、·袁洪愈赞扬范仲淹:“自古杰士名流岂少哉?...惟公一人,礼仪之宗盟,道学之师范邪!”

26、下面我们来看顾炎武思想的第二个方面,也即他的政治思想。在这方面,他的指向与黄宗羲一样,也是反对君主专制。

27、综上所述,顾炎武欲以地方与中央分权,目的是通过县级自治给人民以自由。美国的政治制度是联邦自治,自由建基于自治之上,顾炎武此意与美国立国精神大致相似。

28、这种家风培养出顾炎武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贞情怀。

29、就道德论而言,凡儒家无不强调于此,顾炎武也不例外。但他独标“行己有耻”的说法又太浅陋了。人的耻感,大致相当于孟子所谓“羞恶之心”,但仅仅一个“羞恶之心”不是人的道德感的全部,所以孟子提出了“四端”。顾炎武不知一端不能涵盖四端,至少是偏激之论。这一点,同为清初学者的毛奇龄当时就曾指出。毛奇龄说:“学者不体会圣人立教精意,妄执臆见,甚至以行己有耻与节文礼乐铺张盛大,以压胜之。夫行己不过躬行耳,有耻不过四端之礼乐不过六艺之两耳,夫子本举《春秋》极猥琐者为人士榜样,而学者必欲张大而压胜之,则亦小人之腹矣。”

30、黄龙士(1651 - 不详)名虬,又名霞,字月天,号龙士,以号行,江苏泰州姜堰人,生于顺治年代。清代围棋国手,和范西屏、施襄夏并称清代三大棋圣,康熙中期围棋霸主,棋风不拘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泪篇",著《弈括》。 "血泪篇"为黄龙士授徐星友三子的十局棋局,为古代让子棋的名局。

31、顾炎武的经学批评,针砭宋明陆王心学之弊,对扭转清代经学的发展方向,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价值不容忽视。

32、  顾炎武曾经五次来到陕西关中。在此,他结识了不少朋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富平的李因笃、周至的李颙(二曲)、华阴的王宏撰(山史)。

33、上面几段话不仅批评了宋明儒学沉湎于玄理的弊端,认为儒学本来是经世致用(“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学,而且开出了矫治病症的药方,那就是“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前者属于知识论,后者属于道德论。

34、明朝灭亡后,年仅三十二岁的顾炎武誓不损节,不为清朝服务,还参加抗清复明的复社。每年端午节,他总是在门前悬挂一块红色的蔓菁,在里面塞上一点蒜青,并在后面挂一块白布。

35、  (1)“毋剿说,毋雷同”的创新原则--顾炎武在《日知录》(八卷本)自序中说:“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日知录》(三十二卷本)第十九卷《文人模仿之病》更明确提出:“毋剿说,毋雷同,此古人立言之本”。

36、  顾炎武在关中有三位挚友:华阴王宏撰、富平李因笃、盩厔李颙。顾炎武以他们为“秦人”的代表,认为“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与他省不同”,这是其所以愿意终老于关中最重要的原因。

37、对这样的名士、狂士,袁世凯既不忍杀,也不敢杀,思来想去,最后只好将章太炎骗到京城,看看再说。

38、海瑞的另一个品质就是他敢于进谏、不畏强权,而历史又总是选择站在他身边。嘉靖皇帝一生都在研究怎样长生不老,他宠信严嵩这样的奸佞小人,发生重大失误就推卸责任,对忠臣的意见置若罔闻,当时整个朝廷都是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想要指出他的问题。

39、  思想缘时势逶迤,因此,在晚清中国“世变之亟”的当口,相较于黄梨洲、王船山,与经世相关更密的顾亭林是被引申较多的一位。晚清的顾炎武评述中,举曾国藩、梁启超二人为例。曾国藩说:“我朝学者,以顾亭林为宗。国史《儒林传》褎然冠首,吾读其书,言及礼俗教化,则毅然有守先待后,舍我其谁之志,何其壮也”;亦讲其“博大精微,体用兼赅”。而梁启超在1902年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言清学之祖,必推亭林。诸先生之学统,不数十稔而俱绝,惟亭林岿然独存也。”他在后来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亭林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清代许多学术,都由亭林发其端,而后人衍其绪,“我以为现代青年,很应该用点功夫,多参阅些资料,以看出他的全人格”。

40、有人或许会问,他这么长年在外游历,钱从哪里来呢?这对顾炎武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他家原本有钱。虽然因为天下板荡,他家已经破落,但毕竟根基深厚,基本生活保障还不成大问题。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善于理财。他在游历过程中,发现某个地方不错,就会在那里买田,然后交给朋友、弟子去经营。他在苏北、山东、山西等地都购置了田地。67岁时,他开始定居陕西华阴,原因是:“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势。”67岁了还有四方之志,不能不说顾炎武是个豪杰。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评价(精选64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