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思想主张(精选65句)

2023-09-11 09:37:48

荀子的思想主张

1、(④)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页

2、荀子反对孟子的学说,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孔子传人,是儒家学者,但这一点被反复质疑,除了因为他学说内容以外,也因他的亲弟子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著名的法家人物,尤其是作为秦始皇身边重要的谋士、秦朝丞相的李斯,让他这个做老师的,很难说清楚自己与法家思想全无关系而完全是儒家学者。

3、一是阐明学习的重要性。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反复教导我们,要树立向所有人学习的观念。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所以学习的必要性更加凸显。有限的生命,无尽的学习,该从哪里开始,哪里终止?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程序从诵读经典开始,而“至乎《礼》而止矣”,即读到礼法结束。而学习的原则是从学习做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开始,直到成为圣人结束。可见,当时荀子对知识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经典上。在他看来,《礼》规定了敬重礼节仪式的准则,《乐》教人培养和谐一致的感情,《诗》《书》记载了广博的知识,《春秋》包含着微妙的道理,而这些经典涵盖了天地间所有的事情。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还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和谨慎的学习态度,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积累新的经验,才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4、《大略》篇云:“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可见,荀子是主张隆礼的,而且主张国家应分等级而治,尊君重法。

5、(21)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页

6、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

7、(29)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51页(荀子的思想主张)。

8、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9、 研究历史,服务现实。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先秦儒学之一的荀学其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已深深融合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了。其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唯物主义思想;以民为本、人才强国、礼法治国思想;尊师重教、重视道德修养的思想;重视终身学习、学无止境的精神;锲而不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等都是非常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学习荀子这些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真正把握汲取其精髓,增强智慧,对于治国理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文化教育建设均有重要借鉴价值。

10、(⑤)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9页

11、师法礼义。《荀子》中强调“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25)礼义是治国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基,师法礼义是化性修身的途径,“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而后治”,(26)得到了师法、文学和礼义的教化之后才有可能成为君子。与此同时,合于礼义中道更是“积伪”的目的所在。礼义不是神秘的存在,而是可以所学而能,所事而成的,因此,长期的“积伪”能够使使社会归于治道。

12、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

13、孔子主张: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14、摘要:荀子是中国文化史、哲学史与儒学史上的大家, 贡献卓著, 影响深远。但是, 对于荀子的评价和定位, 历史上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如宋儒及现代新儒家将荀子视为“不醇之儒”, 也有学者将荀子与思孟学派作为儒家的两极对立起来。为此, 很有必要重新认识荀子的思想特征及其在儒家乃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与意义。我们认为, 荀子是先秦学术思想史的集大成者, 他针对时代提出的问题, 较为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儒学与中国哲学。荀子是现实主义儒学传统的奠定者, 在外王学, 即统一中国及其制度文明的理论设计方面发挥了较为重大的作用;在方法论上, 发展了分疏、析别的思想传统。其超迈前人的学术贡献表现在天人关系、人性学说、社会理论与礼治建构、认识论与逻辑学等多个方面。荀子同时开启了几道思想闸门, 后世对他的不同评价说明他有着巨大的思想张力, 对荀子的批评史也将成为荀学思想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15、荀子在此已论证得很清晰条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饥欲饱、寒欲暖、耳好声、目好色等都是人生而具有的天然之性,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天然之性加以人为的节制和引导,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暴乱和相互残害。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想达到儒家追求的至善,就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

16、因此,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即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和德行是靠后天的人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天生就有的。

17、由此可以看出,《荀子》中的修身目标,沿袭了由内圣开出外王的儒家传统;同时,其对于君子人格与圣人境界的界定,又与孔孟传统有所不同,劳思光先生曾讲过荀子思想是先秦儒学的“歧出”,杂糅了道墨思想,也因如此,在儒学后来的发展中,尤其至宋明阶段,《荀子》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及孔孟经典;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正是《荀子》的重要价值所在,跟随其人性论与宇宙观的,是荀子精到的修身体系与具体的修身方法。

18、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

19、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通过教师的教授与指点,可以大大缩短学习过程。他说“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因此,荀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0、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

21、《劝学》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更是一篇文学作品。“古今劝学,此为第一”,实为经典之论。

22、(28)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5页

23、(15)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3页

24、圣人明于天人之分。知“道”而后必明天人之分别。“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16)圣人不执著于天道变幻莫测的部分,而是“参”于天地之间,所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25、 重视道德教育,荀子主张学生要具备崇高的德操。他认为,学生对知识要融会贯通,按照学习的程序,以礼法为标准规正自己的言行。这样就能做到不为权势利禄所动摇,不因形势恶劣而改变意志。这就具备了高尚的德操,也达到了成人的标准。荀子关于“德操”的主张,在当时是十分精湛的见解。对今天的立德树人有重要启迪。d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6、他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27、紧接着,老师讲到《劝学篇》。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学不可以已。”道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这一观点也是贯穿于《荀子》整个著作的主线。“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才能到达目的地;只有一条一条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万顷波涛。

28、大家认可“隆礼重法”。认为,《荀子》文本里多有原句可见。如,《天论篇》中有“上天有着常规的运行的规律,不是以为尧舜是明君,就不刮风下雨自然灾害了;不是以为夏桀是暴君,就不鲜花盛开丰收粮食了。……把天想象的无比大,而思念它,怎么比得上把天当做物品存蓄它,掌握它的用途,控制它为自己服务;顺从天,并且无比崇拜地歌颂它,怎么比得上掌握上天的自然规律,让上天为人类服务。”

29、(11)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0页

30、隆礼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级而治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张,其中,“隆礼”最为突出。荀子认为人之性恶需要用礼义法度来加以制约,这在《荀子》的《礼论》、《王制》、《强国》、《天论》、《非相》、《君道》等篇中皆有论述。

31、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需相结合,而思虑则需审慎,只有审慎地思虑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当经历博学、审问、慎思之后,会形成一套思想理论和评判体系,而在将其付诸实践之前,还需要对其进行明晰的分辨,以及可行性的论证。

32、(⑨)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1页

33、(20)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页

34、章太炎认为荀子的养民思想比孟子的博大,最重要的原因是提出了以礼养人。荀子多次强调的礼,是基于现实社会而提出的。以礼来养民,比孟子的以仁养民更具现实性。荀子认为无群,个人无法存在;无分,群又难于维系。

35、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36、关键词:重新认识; 荀子; 哲学地位; 历史贡献;

37、“明辨”乃是治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笃行”的开端。笃行之义包含两层:一是对常规之事能切实去做,持之以恒;二是对困难之事能不畏艰难,勇于承担。中国古人历来重视践行,如《论语》中的“力行近乎仁”,《墨子》中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子》中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等,都将践行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践行之难在于如何在困境中持之以恒。

38、《王制》篇云:“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39、(25)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4页

40、(23)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29页

41、“隆礼重法”是荀子重要的治国理念。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即人类行为的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结果。治理国家,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42、这让小编想到了悟空,悟空当年拜师学法术,临走时,菩提祖师对他的叮嘱:“说什么报答之恩,日后你惹出祸来,不把师父说出来就行了。” 多多少少也道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学习学习学习久了,就容易变革、出新、分野。

43、“天行有常”的思想: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44、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认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教师是礼义的化身,必须绝对服从,不能容许有人背叛、怀疑、非议教师。同时,他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

45、 在经济思想方面:荀子以“富国裕民”作为振兴封建经济的纲领。他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通过“裕民”政策,使百姓先富起来,“裕民则民富”。这一思想,是对管子富民思想的继承。为实现“富国裕民”目标,又提出“强本节用”和“开源节流”两大经济政策。他主张把努力发展农副业生产与节约开支结合起来,达到由贫变富。他肯定工商业的重要作用,主张禁止奢侈品生产的“末业”。他又主张把开发财源、缩减开支结合起来,以使物资充足,进而实现统一天下的政治目标。荀子经济思想,对于今天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弘扬俭约自守的精神均有重要借鉴意义。

46、荀子思想的核心价值:“劝学修身、先义后利、隆礼重法、积善成德”,更有理由让我们推崇。

47、“先义后利”出自《荀子·荣辱篇》。本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光荣与耻辱问题,大意是“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光荣的人常常通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通达的人常常统治人,穷困的人常常被人统治。这就是光荣和耻辱的主要区别。

48、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49、(14)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31-132页

50、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51、(32)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9-100页

52、圣人知“道”。“知”即“通于学”;荀子之所谓“道”,一方面袭承了道家的“道大”思想,却没有保留其“道”的神秘色彩,其所讲的“道”分为自然和伦理两个维度,即自然化育的博大与规律和社会政治的规范与教化。圣人知“道”而不缚于“道”,体物而不役于物,所谓“圣人也者,道之管也”。(15)

53、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54、儒、道两家思想更为不同。老庄思想强调“出世”,认同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启示后人世界的运行规律不止一种,可以用另一种态度来面对生活,在政治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魏晋时期的魏晋玄学之风。而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却导致魏晋灭国,由此道家思想在政治上受到排斥。与之相反,儒家强调“入世”。在西汉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但这一时期的儒家实质上是儒法合并“儒为表,法为里”。

55、(22)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2页

56、张焕君老师通过这一系列思想主张的介绍为我们揭开了今天的序幕。

57、就道德修习而言,荀子认为最高的要求就是“成圣”。圣人与普通人一样,只有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成就自己。“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强调精神气质、文化教养,荀子学说有浓重的知识化、工具化的倾向,然而在追求成圣,追求贵族性的精神气质与品格的这点上,与孔子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荀子讲成圣,又希望借圣人的教化,使得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以至于善。

58、(18)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03页

59、积礼义为君子,积善全尽为圣人。荀子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但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成语舜、禹这样的人,仍然会有小人君子之分,正是因为人性中美善的成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属于“伪”,是“积伪”而成,圣人君子与众人的区别就在于其能够化性起伪,所谓“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如果有人能够“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县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23)同样能够收获完善的人格,成就利他的事业。

60、《荀子》中的修身方法非常系统具体,例如其提出的“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三个步骤,十分明确的提出了如何培养君子人格以及如何化成圣人境界,下文讲进一步细化梳理《荀子》中具体的修身内容和修身方法。

61、“修身”紧随《荀子》开篇,名列第二。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62、天道自然的思想: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63、荀子把理想人格分为士、君子和圣人三个层次,其中的“君子”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士大夫的理想人格,因为,士大夫与俗子的区别正在于修身与否,“然士夫独欲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②)在《荀子》中有大量文字描述了“全、粹、美”的君子人格。

64、 虚壹而静,然后知“道”。在由“学”到“知”的过程中,“心”是中间环节。荀子认为“心”是人的形体与神明的主宰,人有“心知”,方能使“学”与知“道”成为可能。荀子提出的修养方法便是“虚壹而静”,虚是指“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谓之虚”,静指“不以梦剧乱之谓静”,壹则是“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荀子强调的是一种静中有动,盈而常虚,周全两行的致知途径,关键在于不滞于偏见曲说,虚心须道,一心事道,同时以静心思道,最终达到“大清明”的境地。这里并无神秘色彩,而是指在经历虚壹而静的功夫后,通于万物之理,一切明明白白,见则无不能论说,论说则无不得其宜。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助人为乐的作文300字(精选3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