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思想主张(精选80句)

2023-11-14 09:02:09

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1、〔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三册30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2、特点是他认为“理”全在人“心”,主张知行合一。

3、四是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初始,所谓言传身教,家长一定要起到典范作用,不可沾染恶习,给儿童造成不好的影响。社会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它以全体社会人员为教育对象。王守仁认为,社会风俗的好坏,关乎社会治乱,而社会风俗的好坏又取决于社会的教育程度。因此想要改善社会风气。就必须重视社会教育。

4、关于知行关系,王守仁抛弃了宋儒“知先行后”的传统看法,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5、他举例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6、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7、    当然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我们会员都听说过“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

8、他以“心即理”为理论前提,批评朱熹“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是导致“知行之所以二也”的原因。(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9、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10、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碗,,帮爸爸捶捶背,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这就是“孝”的知行合一。

11、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扩展资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12、人之根本在心,培根就是重视修炼心这个根本,心本澄澈,就是天理,应当诚意使其发挥作用。

13、   王守仁虽然为效忠明王朝,一生从事政治军争生活。但他自三十四岁起,讲学二十三年。他在长日时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符台儿童心理学和教护才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14、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15、自求自得,要达到自求自得,必然采取独立思考的办法,提倡怀疑,不盲目迷信书本、圣贤,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轻易受别人左右;

16、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主要成就: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17、(教招)分清这些“元素”,教招复习省几步!

18、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阳明:《答聂文蔚二》,《全集》卷第95页)

19、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20、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21、心如明镜,私欲是尘,格物就是去除私欲使心复明,从而关照万物。

22、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

23、既然“知行工夫本不可离”,所以他主张“知行合一并进”,认为学、问、思、辨、行五者,“合其事而言一而已”。

24、他服膺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以为简易直接,有以接孟子之传。

25、地址:贺州市八步区灵峰街32号(维也纳酒店旁)

26、(教招)数一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有哪些?

27、但他认为“格”不应以“至”字训,而当作“正”字解。

28、第一是道德理想主义。前述王阳明诗中所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示诸生》、《答人问良知》,《全集》卷第870-871页)这些都是概括王阳明道德理想主义根本精神的话语。所以“良知”是心之本体,是进入圣门的秘诀,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这正是阳明学的道德理想主义精神。

29、   (3)实施情感、礼仪、知识、德行四位一体教育。王守仁为儿童教育设计的课程包括歌诗、习礼、读书和考德四类。一方面,他认为这四类课程分别具有陶冶其意志情感、养成其礼仪规范、开启其知识智慧和训练其道德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他认为这些课程具有德、智、体、美等综合教育功能。

30、〔7〕林方、王景和等译《近代心理学史导引》商务印书馆1年版。

31、”(《传习录》)他认为“性无不善,知无不良”,而且“人人之所同具”,故“致良知”具有普遍的意义。

32、他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推而衍之,便为孝、弟、忠、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从而完成了由哲学到伦理学的逻辑论证,树立了封建道德的绝对权威。

33、“心即理”为王氏心学之理论基础,也是其宇宙观。

34、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而对儒学的理论贡献尤其卓著。其学远承孟子,近继象山,而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本文仅对阳明学的理论结构、根本精神以及阳明学的当代意义作一概述。

35、(教招)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36、第二是人文精神。阳明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哪里?我觉得主要表现在王阳明对《大学古本》的修订。因为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王阳明就根据《大学古本》把“在新民”改为“在亲民”。这个“亲民”就像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亲之即仁之,就是孔子所说的“安百姓”。这么一种重民生的精神,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也贯彻在他的儒学实践中。古往今来,王阳明确实是一个“真三不朽”的大儒。孔子主要是讲学,他的学说统治者不接受,他也无从发挥。朱熹也是以讲学为主,一旦实践人家把他当作伪学。王阳明文治武功,“社会实践”显著。比如说,平定宁王朱宸濠之叛,平定少数民族之乱。王阳明平乱之后,他向朝廷申请,在江西、福建设几个县。贵州龙场是蛮荒之地,王阳明去那里办教育,所以当今贵州学人一直在大力弘扬王阳明的丰功伟绩。

37、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38、 学习过程中,王守仁要求学生:“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袖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舒)其心意,久则义礼侠洽,聪明日开矣。”〔22〕这段话灼意思,要求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集中。一面诵读,一面积极思维,一字一句,都反复闸述其含义。在明读时,要抑扬顿挫,音节和谐,能使心情舒畅。久之便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于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在礼义道德和智慧方面得到发展。他主张对学生不是“责其检束”,主要是“诱导”,诱之歌诗,导之习礼。可见王守仁的心理学巴想中,包括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和美育心理巴想,不愧为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家。

39、我们知道王阳明在晚年以致良知为宗旨,时时处处宣传致良知学说。而在这里,他强调,如果不明白他的“拔本塞源”论,他的良知学说虽能暂时为大家接受,但最终恐怕错误思想此起而彼伏,“按下葫芦又起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于救治天下不能起分毫的作用。这样看来,他的拔本塞源论在实践的意义上已成为王阳明良知思想能够传播、流行于天下的关键。从全篇来看,他是认为,如果人不能除去所怀功利之心,致良知的学说将无法流行于天下,也不可能在改变社会上发挥出作用。这样看来,去除私欲功利之心和致极良知二者是阳明晚年思想的两个关键点,而这里去除私欲功利之心的理论依据是万物一体的思想。如果按本文所说万物一体的思想是要落实到去除私欲恢复本心,那么也可以说,万物一体说和致良知说,共同构成了王阳明晚年道德哲学的主体。王阳明的论述意在指出历史上学术的混乱对学习者的影响和所造成的结果,论述了功利主义的起源、演变。王阳明在这里特别指出了以私欲为中心的“功利之见”是圣人之学的根本阻碍,认为功利之习已经成了毒害社会文化的罪魁祸首。这在今天仍是有现实意义的。在他看来,士大夫风气充满了私智和功利,已经成了败坏社会的主要痼症。这些仍值得我们今天深加反省。

40、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1、什么是阳明学?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阳明学,就是形成于明代中叶,由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而兴盛于明代末叶、转型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这个良知之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良知学。我们可以把阳明心学定义为阳明良知学。

42、〔14〕《主文成公全书》卷之二十六续编一。

43、要学圣人之学,必须要了解“圣人之心”、“圣人之教”。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什么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照王阳明的说法,圣人看待天下的人,无论与他有没有亲属关系、有没有社会关系,也无论与他的距离远或是近,只要是有血气、活生生的人,圣人之心都会看做是他的兄弟或亲属的婴儿,都希望使他们安全,要养育他们、教育他们,以实现和满足他的万物一体的心念。王阳明认为,天下所有的人,他们的本心(也就是本来的心),在开始的时候与圣人并没有分别,都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只是后来由于被个体的私心和物欲的蒙蔽,才把自己与天地万物间隔开来,也就不再能有万物一体的意识。本来的心是广大的,现在变得狭小;本来的心是通彻的状态,现在变为阻塞的状态。于是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私心,而私心作怪的结果,甚至使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如仇人相对,完全失去了他们本来的一体之心。圣人忧虑于此,因而立下了圣人的教法以教化天下的人,“圣人之教”的内容就是指推广“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克除人的私心,去掉其蒙蔽,恢复人们的本心心体。

44、王守仁自称其“致良知”为“孔门正眼法藏”,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45、    作者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著有《孔孟荀哲学》、《孔门弟子志行考述》、《墨家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宋明理学》(北宋篇、南宋篇)、《王阳明哲学》、《新儒家的精神方向》等书。

46、《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47、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48、“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宋代的程颢最先提出来的,用“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来解释“仁”,发展了古典儒学对“仁”的理解。王阳明继承了这一点,并把这一点视为“圣人之心”的基本内涵,并作为“圣人之教”的基本内容和出发点。圣人之教就是以这样的万物一体之仁,教导人们去克服个体私欲的蒙蔽,恢复心的本体,即心的本来状态。那么圣人之教的内容是什么?他又说:

49、下面我们正式进入这篇文章的文本。在《拔本塞源论》中,王阳明提出了对圣人之心、圣人之学、圣人之教的阐发,这也是本文全篇的宗旨。他说:

50、三是教育内容多样;王守仁提出,当是针对儿童的教育内容过于单不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更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读书”之外,增加“歌诗”、“习礼”。以丰富儿童对学习的兴趣,真正宣泄自身的情感。起到调节儿童情感的作用。

51、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 致知就是要致良知。

52、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同上),“凡谓之行者,只是实去做这件事。

53、吴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本文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阳明全集(简体版)》序言节选。

54、王守仁认为,顺导儿童性情进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兴趣在提高儿童教育质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意思是说儿童如果对学习兴趣盎然,则学习时必然心情愉快,能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样进步自然不会停止。就像时雨春风滋润草木花卉,没有不生机勃发,自然而然地一天天长大的。反之,如果忽视了儿童兴趣的培养,则会压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儿童的学习很难进步,如同遭遇冰霜的花木,“生意萧索,日就枯槁。”

55、    第辨是非(智慧)。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56、二是针对儿童自身特点展开教育;王守仁强调,儿童和成人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按照对待成人的方法去对儿童进行教育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儿童教育,就是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出发,以“诱”、“导”,来代替“责”、“罚”。只有让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到愉悦,才能释放天性,激发志气。

57、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等等。

58、  他说:“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荫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19)这是非常生动而有现实意义的比喻。现在有些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把高中课下放到初中,把大学的教材塞进高中教材。以填肥鸭的方式提高教学质最,这是违背教育心理学原则的。王守仁还有些极精辟的教学和学习心理学r琴想如:“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民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20)他既注意到少而精为原则,也注意学生有不同的天资,又很重视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和兴趣。学生积极的自觉的学习,就能体会到学有心得的愉快.所以王守仁主张启发学生自觉的解决问题。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21)意恩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己彻底了解的问题,一通百通(即举一反三的意思),如学生一窍不通,多指点一也无用。

59、第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阳明虽然与朱陆有差异,他也想折衷朱陆,会通佛老。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不少东西。我曾经在陈鼓应先生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上发表一篇文章,探讨王阳明与道家文化的关系。也有学者研究王畿,说其“四无”说很大程度上受了道家的影响。我觉得很有道理。尽管王阳明折衷朱陆、会通佛老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我觉得这种折衷会通的精神却是应当发扬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

60、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61、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62、关于认识方法,王守仁的核心思想为“致良知”或曰“致知格物”。

63、    要理解这两个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古人的学习和今人的求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研究生物、物理、化学,是要探索其间未知的东西,叫闻见之知,而古人的学习则很简单,就是要探索一个东西——道,可以理解为万物之至理,即德性之知。有了德性之知就可以内圣外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这个道又没有标准,众说纷纭。到了宋代,朱熹的意见成为了主流: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所以废话少说,都去格物吧!”另一派则是影响力相对较弱的陆派陆九渊,他主张向内求,心(我)即理,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64、“吾心”不仅化生天地万物,即便六经学术,亦在“吾心”之中,“六经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同上)。

65、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66、地址:崇左市花山路嘉苑小区A-24号(市直A区对面)

67、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只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就本质而言,王阳明所说的“知”只是“吾心之良知”,或曰“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只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最后一个是关于阳明“四句教”的问题。这引起了弟子后学的许多纷争。刘宗周和黄宗羲对四句教提出了一些批评。也有不少人认为,四句教反映了王阳明思想的成熟。我觉得四句教应该说是王阳明的精神所在,是王阳明对致知与格物、本体与工夫关系的疏解。

68、地址:柳州市解放南路1号3层3-1号(五星街中影星天地影城3楼)

69、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己!

70、《大学》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即天理,即中和,即良知。良知不在心外,应向内求,只要去除了私欲,天理自然呈现。

71、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72、致良知(价值归宿)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73、〔1〕《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下,《国学基本丛书》商务印书馆出版。

74、〔11〕均《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84页,人民出版社第二版。

75、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76、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77、陆九渊和王守仁都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他们均主张蒙以养正,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其身心特点适时展开。和陆九渊相比,王守仁不仅深刻地批判了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端,而且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儿童教育思想。

78、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79、主张“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认为求理不在“格物”,而在“致知”,“致吾心良知之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皆得其理”,从而以一元论的“良知”说代替了程、朱客观唯心主义的“天理”论。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环保倡议书400字左右(精选71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