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精选49句)

2023-11-26 11:16:47

凉州词

1、质疑:“欲饮琵琶马上催”是什么意思?“醉卧沙场君莫笑”又是什么意思。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2、“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凉州词)。

3、⑶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4、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5、(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口气是(①悲凉的 ②气愤的 ③无所谓的)。    

6、师:看到信息,你能大胆猜猜,我为什么要呈现这两个城市?

7、(6)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8、《唐诗别裁》: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感已极。杨仲弘论绝句,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盛唐多与此合。

9、生:我看到了地图上有兰州和杭州。地图上个有两个特别明显的点。(凉州词)。

10、王翰少时就聪颖过人,才智超群,举止豪放,不拘礼节。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中进士。张嘉贞任并州刺史时,十分赞赏王翰的才能,常以很好的礼遇相待,王翰则自做歌并于之舞,神气轩昂,气度不凡。

11、⑷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君:你。

12、全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3、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黄河入海流”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14、王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王翰生卒年为公元687至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15、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16、师:打开书,翻到古诗三首,看到其中的凉州词。读好这首诗,读好节奏,开始吧

17、师:字和字的距离一定要差不多。我们二单元的时候就学过抄写的方法,写字的时候还要注意姿势。

18、王翰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坐贬道州司马,卒。

19、(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0、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21、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22、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23、奔流而来的黄河,就像从白云间流出来,一座孤零零的城池伫立在万仞高山之中。何必用羌笛来吹奏哀怨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一带啊。

24、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从古至今出征为国效力,有几个人最后活着回到家乡?

25、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26、王翰少时就聪颖过人,才智超群,举止豪放,不拘礼节。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中进士。张嘉贞任并州刺史时,十分赞赏王翰的才能,常以很好的礼遇相待,王翰则自做歌并于之舞,神气轩昂,气度不凡。王翰性格豪爽,无拘无束,常与文人志士结交,杜甫诗中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之句赞叹王翰。

27、王翰是唐代著名诗人,遗憾的是他的诗集没有流传下来,《全唐诗》里仅保留了他的14首诗歌。《凉州词》描写了军营中的宴会与将士的狂饮,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即将上战场的将士豪迈悲壮的情怀。

28、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原题二首,此其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杨柳:指的是《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29、凉州词,又称《凉州曲》,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就是为这首曲调填写的唱词。

30、这首诗是描写古时候军中的生活。诗人借战士的口吻,抒发他内心的豪情以及战士身处边疆,生活悲凉的感叹。本诗是盛唐有名的边塞诗,耐人寻味,值得人用心思量。

31、 黄河的水向远方滔滔流去,好像和白云相接,只见玉门关孤零零地站立在高山峻岭之间。羌笛呀,何必要吹奏《折杨柳》这种充满悲伤离情的曲调呢?要知道,温暖的春风是不会吹到玉门关外的。

32、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33、③羌笛:羌族管乐器。羌,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四川一带,以游牧为主。杨柳:指《折杨柳》曲。古人送别友人时,常折杨柳枝相送表示挽留。“柳”与“留”谐音,在古诗中常以柳暗喻送别。

34、孤城: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是古代内地和边疆的分界点。

35、师:其实啊,除了王翰之外,还有很多诗人也写过这样的宴饮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可是这样好喝的美酒喝到了吗?

36、饮(yǐn) 场(chǎnɡ )   征(zhēnɡ)

37、师:是慢了一些,我们还可以再慢点。要多慢呢?听老师读

38、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39、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究竟在讲什么意思。把你理解的意思跟同学说一说。

40、王翰性格豪爽,无拘无束,常与文人志士结交,杜甫诗中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之句赞叹王翰。

41、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入朝为相,在张说荐引下,王翰即于本年或次年上半年入朝任秘书正字之职,又擢驾部员外郎。张说当时不但在政治上居宰相之位,而且是一个有成就的诗人,在文坛上俨然是一宗主,尤重词学之士。由于他的汲引,一批文人学士如张九龄、贺知章等常游其门,王翰也在其中,因此得与张九龄等名诗人交往。

42、有关小学生古诗词鉴赏《凉州词》: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43、     精致的白玉酒杯里,盛满了葡萄美酒,我正要端起酒来喝的时候,听到马背上传

44、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45、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立即感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似乎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46、《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47、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48、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适合幼儿园老师的祝福语(精选76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