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赏析(精选46句)

2023-09-17 08:48:05

送别诗赏析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3、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4、C.“弱柳”一句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写弱柳留不住离舟,尽管殷勤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离开,留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5、(注)①此时契丹叛乱,梁王武三思赴边讨伐,崔融等随军出征。②卢龙塞: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曹操北征乌桓时,田時献策使曾操获胜。后田時不接受封赏,说:“岂可卖卢龙塞以易赏哉!“③麟阁:即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名功臣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④蒲类津:渡口名,今属新疆。⑤燕颌:形容相貌威武,有封候之相。《后汉书•班超传》载,相士认为班超“燕颌虎颈”,有封候之相。⑥兰山:兰皋山,李陵投降匈奴的地方。

6、D.“青草瘴时过夏口”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

7、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8、(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9、A.开头两句各用“征”、“战”分别形容“鞍”和“槊”,营造了十分强烈的战斗气氛,“便匹马、蹴踏高秋”,实写了陈舍人驰骋疆场的飒爽英姿。

10、(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1、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2、(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3、C.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白居易《答微之》)

14、B.《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一句,富有深意,暗含了与友人心心相通之意。

15、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16、(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7、C.下片对四位历史人物,前两人直写名字,后两人以遗迹指代,笔法错杂多变,抒发了作者对他们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

18、(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③不应:不顾。

19、句中有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安慰,也有自己对现实的愤懑,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也有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似乎是旷达超脱,又带着点无可奈何的情绪。从全篇看,诗人以问答的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双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还使得诗意空灵跳脱,语调亲切。

20、本题要求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翻新脱妙”之处。首先,从意象的运用上,王勃的诗选用了“山”“水”,但却将“一水”“山川”隐于句中。而王昌龄的诗则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 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意境开阔,具有鲜明的个性。

21、E.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22、B.前两句写诗人从襄阳赶来荆门跟张商英会见,推想他必能澄清当前的时局,表明了诗人对张商英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

23、李太白嗜酒如命,唯月是爱,但他并不是那种“只愿长醉不愿醒”的消极入世者,也没有“一醉解千愁”的动因。他坚持人各有命,天命难违,必须豁达,不必忧愁的主张,深知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哲理,因而酒月二物自然也成了他性格的象征,这在他的送别诗中可以得到印证。

24、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25、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人。

26、(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7、B.“拂荆扉”实写好友乘舟上路,不久后便回到家里,叩开自家的木门。

28、A.“羽书”飞至,边境形势紧急,浑将军毅然出征,表现他忠勇义烈的英雄本色。

29、(注)①苏轼于熙宁十年四月调知徐州,五月到任,历时近两年,元丰二年三月由徐州调往湖州。这首词是他在离徐后赴湖州途中所写。②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③彭城:徐州。④清泗与淮通:泗水为淮水支流,在徐州与淮水汇流。

30、(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31、因而,他的人生哲理既有超脱消极的因素,亦不乏“达则兼济天下”的豪情。这种复杂的人生观也同样表现在他的送别诗中。

3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3、(3)“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东晋道士,入罗浮山炼丹)。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在当时为李白写下的一首《赠李白》。结合诗句的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4、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⑤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⑥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35、(注)①本诗作于开成4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36、(解答)(1)D.“写出了去年的今日,实际上,诗人奔赴黄州途中孤苦寂寥。

37、当亲友到这种辽远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人们自然会更多更深地表示自己的殷勤惜别之情,如这首诗所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出,元二并非离家作客,而是已经游宦长安,这一次,又奉使到更远的西安去。

38、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9、D.该词结尾三句想象丰富,造语精警,在篇章布局、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与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极为相似。

40、(8)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9)长(zhǎng):增长,振作。

41、(2)本词下阕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下阕抒写离情运用的技巧有何异同?

4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话翻译: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43、(2)尾联写送别很巧妙。运用虚写,即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只有梅花相伴,暗寓迁谪之感,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4、C.颈联对仗工整,交代李录事此次去饶州要经过金陵、江州等地,暗指赴任路途之遥远。

4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发怔(精选22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