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不是个好东西(精选54句)

2023-05-26 08:17:50

弗洛伊德不是个好东西

1、当然会有个别警察渎职过度执法,有白人警察也有非裔警察,我们知道会有少数这样的人存在,因为我们都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这不仅仅在美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2、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你对弗洛伊德的兴趣非同寻常。你实际上受训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之后还编辑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全集。

3、听好了!据统计,每年白人罪犯死于警察执法的比非裔罪犯高出25%。基于2018的统计数字,白人占全美人口的60%,非裔13%,全年有19个白人未持枪罪犯被警察枪杀,有9个非裔未持枪罪犯被警察枪杀。

4、为什么弗洛伊德要分离出一个焦虑型歇斯底里?因为歇斯底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机制是转换。所谓的转换,涉及到表象和情感的分离。比如说当创伤事件发生过程中,如果主体处于类催眠状态,主体没有条件在事件发生时有情感的宣泄,会导致创伤的表象压抑到无意识中,情感保留在前意识中。被压抑的表象通过不断移置,被移置后的表象与保留的情感产生错误联结,表象和情感的分离,比如癔症病人会有呕吐、肢体瘫痪等身体症状,没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是转换机制在其中起作用。弗洛伊德之所以提出焦虑型癔症,是认为力比多没有完全被转换成某一固定形式,比如说某一躯体症状,或某一固定对象,我们会发现,癔症病人的躯体症状总是变化的,都跟这个未完全转换有关。而恐怖症是已完全固定于某一特定对象或场所,比如广场恐怖症、动物恐怖症。所以,我们可以把焦虑型癔症看作是焦虑型神经症和恐怖症的中间阶段。

5、在德语中,术语“dasUnheimliche”具有多重隐含意义,在其他许多语言中并不存在与之相对的词语,因为日常使用的德语形容词“unheimlich”可以引发相互矛盾的情感,它同时融合了“heimich”(熟悉的)和“un-heimUch”(不熟悉的),即陌生的或奇怪的。尽管该词的法语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学作品启发,仅部分译出了原词的内涵,但读者还是可以体会到德语词“unheimliche”引起的各种情感变化留下的痕迹,而弗洛伊德对此更是给出了多种解释。此外,本文也提到了“强迫重复”的概念,那时弗洛伊德正将它作为临床上生本能与死本能之间基本冲突的表达方式予以修正,而这个概念后来也将成为《超越快乐原则》(1920g)之中的核心主题。

6、要知道,大国崛起注定是一场长久的战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永远不能盲目自大,绝不能让狂热的情绪占据主导!

7、你是说意识本质上是关于感觉的,而非认知或智力。

8、弗洛伊德把对个人的分析编造成一套广泛运用的理论?

9、在弗洛伊德的许多(或许是大多数)著作中,焦虑问题均有论及。下面的目录不无实际价值。其中,著作题目前的日期是弗洛伊德开始撰写有关论题的可能日期,题目后的日期是出版日期。带*者是弗洛伊德的选著。

10、人们能够欣赏达利这样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也是因他们的作品展现了自己梦境中的夸张、怪诞、变形与诡异——而这些都曾经被冰封在逻辑的严密世界里。弗洛伊德就是在这个世界的坚壳上打破了一条缝的人,让涌动的梦境像一缕妖烟,飘了出来,路过世人面前。

11、    值得一提的是,在1917年《精神分析导论》和1923年的《自我与本我》中,弗洛伊德提到出生是一个巨大的焦虑状态,出生是所有创伤情境的原型。这个观点不知道是他借助于兰克,还是兰克借助于他的,因为《自我与本我》跟兰克的那本书是同一年出版的。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兰克认为所有焦虑发作都是企图发泄出生创伤,完全废弃了俄狄浦斯情结,而弗洛伊德保留了俄狄浦斯情结,他只是把焦虑作为所有神经症的最底层或最地基性的情感的状态,所以拉康也说焦虑是一个最基本的可以确定的情感。

12、童年的历史是一场梦魇,我们只是刚从其中醒来而已;越是往历史上追溯,儿童得到照顾的水平就越低,儿童遭到杀害、遗弃、殴打、恐吓与性侵犯的情况就越严重。

13、“无忧无虑”的“童年”——这是多么不假思索又一厢情愿的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14、人是社会动物,不是狼孩,我们自打出生就活在一套社会规则中。社会规则推崇稳定和理性,因为这样才能实现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

15、https://mp.weixin.qq.com/s/ItsqjvTS9c9-dcFeqE4mHA

16、但他觉得艺术作品一定要有真实的东西在里面。

17、假如有一个小孩,就叫小明吧。小明长到十六岁后慢慢出现了自闭、自恋的倾向,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不愿意或者很少与其他人交往。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是集中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上。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说这个小孩出了问题,因为他表现得越来越另类。

18、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以上的焦虑的演变是以男性为前提的,在女孩处,弗洛伊德认为要对焦虑的决定因素稍做修改,在女性里,失却对象不是真实地失却对象本身,而是失却对象之爱。 

19、索尔姆斯:很有可能。我不会假装弗洛伊德没有犯过一些重大错误,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他是一位先驱,迈出了系统性研究主观经验的第一步。他之所以没有在神经科学上取得大的进步,并放弃了这一领域,是因为当时还没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事物。即使是脑电图,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被广泛应用的。所以,当时没有研究活体大脑活动的方法,更不用说我们现在拥有的方法了。但他基本的观察总结,是占据中心地位的情绪——情感感受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很大。这就是精神分析的本质所在,即我们的理性、逻辑和认知过程如何被情绪力量所扭曲。

20、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伊德对于心理学本身,并不如弗洛伊德所代表的东西重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要抓着弗洛伊德不放?他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甚至使1980年代和90年代爆发了所谓的“弗洛伊德战争(FreudWars)”。这场战争的一方,用科学史学家约翰·佛雷斯特(JohnForrester)的说法,是一群“如果没法不让弗洛伊德出生,就希望能让他所有的作品和影响都消失得一干二净”的作者们。的确,我在写作这篇文章时遇到的一个很大困难就是找不到能对精神分析持客观中立观点的人,我也坚信我不论写什么都会使一部分读者感到不高兴。保存主观性?挺好的啊,我支持。但为什么不丢弃精神分析这个饱受争议的累赘、采取比如欧文·亚隆(IrvinDYalom)的存在主义心理咨询方案以应对生活的挑战呢?为什么不接受维克多·弗兰克(ViktorFrankl)将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欲求置于首位的意义治疗(Logotherapy),或将主观性放在一切之前、哲学领域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传统呢?

21、潜意识就是这样无形中控制你的行为,却又让你意识不到的东西。

22、当然,有人会说,即便弗洛伊德就算是劣迹斑斑,也罪不至死,不应该在街头无辜的死于警察的膝下。

23、凤凰选诗001期|我们称之为土地的是最近的星星

24、    在1895年,在《论在神经衰弱中区分出焦虑神经症为一特征症候群的根据》这篇文章里面,根据功能主义的代表费希纳提出的恒定性原则,即一定数量的兴奋会保持一个恒定的原则,弗洛伊德提出,性紧张的兴奋的积累会导致焦虑作为一个出入,会直接转化成焦虑。这是弗洛伊德早期的观点。

25、1895年,《强迫症与恐怖症》第二部分(1895c)

26、你们总不免觉得“焦虑”一词的用法有某种浮泛而不明确之处。大概地说,这个词常用来指知觉危险时所引起的主观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情感。那么,情感在动的意义上,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呢?它的性质当然是很复杂的。第它含有某种运动的神经支配或发泄;第它包含某些感觉,这些感觉计共两种——即已经完成的动作的知觉,和直接引起的快感或痛感,这种快感或痛感给予情感以主要的情调。然而我决不以为这种叙述已深入情感的实质。关于某些情感,我们似可有较深切的了解,而且知道它的核心连同整个复杂的结构,都是某种特殊的已往经验的重演。这种经验的起源很早,带有普通的性质,为物种史中的所有物,而不是个体史中的所有物。为使你们较易了解起见,我或可以说,一种情感状态的构造和癔病很相类似,它们都是记忆的沉淀物。因此,癔病的发作,可比作一种新形成的个体的情感,而常态的情感则可比作一种已成为遗传的普遍的癔病。

27、亲爱的Facebook朋友们,近几天我心情格外沉重,有很多话很早就想说。

28、“精神分析”听起来很吓人,让人联想到一群疯子什么的,但事实是,这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走向大众的基础,弗洛伊德也成为如今心理咨询师们的鼻祖。 

29、但是为什么要坚持声称乔治为一个良民,像是美国非洲裔中的英雄?现在有人要利用这件事,去暴乱抢劫,在暴乱中让正直良善的人死去,比如77岁的退休前警长大卫多恩(DavidDorn)在这次暴乱中为保护一家商店不被抢劫时被射杀。大卫的一生正直良善,退休前是一名警长。

30、使弗洛伊德很难以任何科学方式进行评估的一点是,他其实更是一个哲学家或文化评论家。1930年——人类还需要整整15年才能目睹原子弹的可怕威力——弗洛伊德就在《文明及其不满》中写道:

31、纽约教堂非洲裔主教詹姆斯·大卫·曼宁曾在几年前的一次礼拜中慷慨陈词,面对非洲裔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他怒吼到:在理解世界这方面,一个连环杀人犯与一个非裔医生没有半点区别。

32、弗洛伊德认为,人对难以承受的痛苦经历,有一种天然的逃避——不愿意想起和记得。特别是童年的难堪经历,会被打入潜意识的冷宫,但却又掌握了巨大的报复魔力,在日后每一个类似的情景出现时,当时的情绪和应激行为就会无意识地重现,形成一次次的锁链轮回。尽管,当事人不知道为什么,也可能早想不起当年的事件了。 

33、“不管他是谁,他可能是个医生,是个天体物理学家,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无所谓,你去跟他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根本理解不了这个世界”。

34、这张力十足的项目将我们展示给了自身。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在《疾病的隐喻》(IllnessasMetaphor)中写道:“心理学的普及和说服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其作为一种升华的精神主义:一种肯定“精神”胜于物质的,世俗、表面上科学的方法。”弗洛伊德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他对所谓的海洋感觉(OceanicFeeling)不屑一顾。但是今天,相信反思的变革性作用,是在更具精神性传统、而不是现代科学中的主体性概念进行结盟;而出于同样的原因,所有这些精神性思想、正如精神分析一样,不会消亡。

35、因为它涉及到,镜子阶段的完成需要通过一个大他者话语的引入,这个大他者的话语的引入,需要主体形成一个自我,形成一个误认,形成一个异化的自我,误认镜中的虚像,必须要接受一个阉割,语言的阉割,一个象征的大他者的阉割,所以,拉康把焦虑联系到阉割。

36、人,常常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尽管知道这不对,却从禁忌中得到快感——这一切,都是与理性及道德相背离的。 

37、怀孕初期的女性容易梦见自己来了例假,这明显不符合真实情形,类似的梦只是在传递一个信号——承担母亲的职责对于自身而言是无法承受之重,但愿自己没有怀孕,依然可以享受自由的生活。对于另外一些已经有过生育经验,打算生养第二胎的女性来说,如何更好地哺育第二个孩子,弥补第一胎时的点滴遗憾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议题,于是有的女性会梦见胸口沾上了乳渍,这显然也是一种欲望的满足:希望这一次怀孕能有比前一次更多的乳汁喂养孩子。

38、   在1962年到1963年的时候,拉康开办了以“焦虑”为名的研讨班。拉康指出,焦虑是一种情感,而不是一种情绪,此外,它也是唯一毋庸置疑的、非欺骗性的情感。刚才我们也讲,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一个根本的情感,或者说所有神经症里最基底的症状和内在的情感。

39、非裔虽是少数族裔,却在全年总枪击案件中占44%,也就是说近50% 暴力犯罪是非裔所为。

40、在《压抑、症状和焦虑》的最后,弗洛伊德尝试着谈了一点焦虑与痛苦悲伤的关系。痛苦是对对象失去的实际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因对象失却而引起的危险的反应。痛苦由于贯注过程的连续性和对之不可能的抑制,而产生与焦虑相似的心理助状态。悲伤也可以作类似的解释。 

41、因为成人早已知道如何保存里比多而不用,或如何应用于其他方面。但是,假使他的里比多附着于一种受过压抑的心理的兴奋之上,那么类似于儿童——在儿童尚未有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的所有情形便随而再起;因为这个人已退回到儿童时的恐怖,于是他的里比多便很容易变成焦虑。你们须记得我们已大略讨论过压抑作用,但是那时所注意的仅为被抑观念的命运;那自然是因为它较容易辨识和陈述,至于附丽在这个观念上的情感究竟如何结局,我们却忽略过去了,现在才知道这个情感无论在常态上将有何种性质,但在此时它的直接命运却是转变为焦虑。这种情感的转变乃是压抑历程的一个更重要的结果。此事较难陈述;因为我们还不能主张潜意识情感的存在也象前所主张潜意识观念的存在。

42、如果你去查看911的报告,里面清楚描述记录当时他行为怪异看上去吸毒过量,再加上他使用假钞,这也让店员感到害怕恐惧和担心。

43、弗洛伊德最出名的著作《释梦》,展示了他如何摘下梦中潜意识那层层面具的高超身手。今天仔细读起来,他那些解梦的技巧并不玄虚,而是建立在对梦者本人的细致了解之上。

44、好些作家都有记录梦境的习惯,他们把一个小本子放在床头,梦醒之后就飞快地把记得的情节写下来,因为梦总是溜得很快。心理咨询师也会借助来访者的梦境,破解这座冰山之下的秘密活动。 

45、性器期:3-6岁愉快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儿童对异性父母有乱伦的愿望(恋母情节或恋父情节)。

46、索尔姆斯:我接受这个观点,除了“基本”这个词。我认为,意识是自然界的一种属性,但不是一种基本属性。这很容易解释。很久以前发生过一次宇宙大爆炸,过了很久之后,生命第一次出现。如果查尔莫斯认为意识是宇宙的基本属性,那么意识一定早在生命诞生之前就存在了。我知道有些人相信这一点。但作为一名科学家,当我们看到这些证据的分量时,“甚至在宇宙大爆炸之时,就已经有了意识的某种基本形式”的说法,就不那么可信了。“基本属性”这个说法,基本上等同于上帝,所以它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47、(3)这个“既经停止”,笔者认为,是指婴儿的母亲供给营养已经停止,但是婴儿自己靠呼吸供氧还没有开始,这时有一个暂时的中断,这会引起呼吸的紧张。 

48、达尔文曾自称看见拦在一块厚玻璃板后面的蛇扑来,也不禁感到恐怖。第二组所有的对象和危险仍不无关系,但是这种危险是我们常常忽视的;大多数情境恐怖症属于这一组。我们知道在火车中比在屋内较易遇险——譬如火车互撞也间或有之;又知道船沉则乘客常有灭顶之祸;然而我们对于这些危险并未放在心上,游历时坐船乘车都不至于担忧。又如正在过桥时,桥忽断塌,我们在桥上也必落水,但是这种事件很少发生,它的危险也就不值得注意了。又如独居也有危险;在某种情形之下,我们虽不愿独居,但未必在任何情形中都不耐独居。他如群众,围场,雷雨等都是如此。我们对于这些恐怖症不能理解的,与其说是它们的内容,不如说是它们的强度。随恐怖症而来的焦虑是绝对无法形容的。反过来说,神经病人对于我们在某些情境中感到焦虑的事情,实际上却丝毫不怕,虽然他们也同样地称它们为可怕的。

49、这句话既如此简单动听,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我们用来研究神经过敏问题的观点确将因此而动摇了。这种“自卑感”——连同焦虑及症候形成的倾向——似乎确可持续到年长,但在特殊的病例中竟出现所谓“健康”的结果,那便不得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了。然而对儿童的怕虑性的严密的观察,我们可得到何种知识呢?小孩子一开始就怕见生人,这种情境之所以重要,只是因涉及情境中的人,后来才牵涉到物。但是儿童畏惧生人,并不因为他以为这些生人怀有恶意,把自己的弱小,和他们的强大相比较,从而认为他们会危及自己的生存,安全,和快乐。这种以为儿童疑忌外界势力的关于儿童的学说,实在是一种很浅陋的学说。其实,儿童见生人而惊退,乃因为他习惯于——因此希望着——一个亲爱而相熟的面孔,主要是母亲。他既感失望,便一变而成惊骇——他的里比多,既无可消耗,那时又不能久储不用,就变成惊骇而得以发泄了。这个情境乃是儿童焦虑的原型,是出生时与母分离的原始焦虑的条件的复现。

50、索尔姆斯:感觉起源于大脑中一个非常古老的部位——脑干上部,这个部位是我们和所有脊椎动物共有的。大脑的这个部分已经有5亿年的历史了。非常明显的事实是,这些结构的损伤——在网状激活系统的某些部分中,小到火柴头大小的损伤——会使所有意识消失。仅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更复杂的认知意识依赖于上脑干产生的意识的基本情感形式。

51、我们可以这么说,每逢考试的时候,她的焦虑症状会加重。考试相当于也是要交付一个东西,就像向母亲交付一个东西,满足母亲的欲望。那一刻,她会有一个焦虑的加重,一个极致的焦虑,因为母亲的欲望总是吞噬性的,无法满足的,创伤是跟母亲的无法分离有关。母亲在婚姻中的争吵,其实每个小孩都会遇到,并不必然会带来创伤。

52、科比拜恩(CobyByran,已故NBA篮球明星)是我的偶像,我家里挂他的照片,你可以挂上乔治·弗洛伊德的像,假装他是一个正直良善的好人。记住他曾经用枪顶着一个孕妇的腹部,你有想过那名同是非裔孕妇的感受吗?这么做多么令人不堪。

53、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内省或反思已经过时了;现代的自我提升观念,很少不是基于对于我们血肉之躯的改善。我们认为幸福(无论它究竟是什么)本质上是一种生理目标。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人们这些年似乎不再晒日光浴或锻炼身体,而是“补充维生素D”或“释放一些内啡肽(endorphins)”。我们可能的确爱好冥想,但我们就不会被“将和尚放进核磁共振仪”的文章所吸引吗?我们可能的确喜欢吃三文鱼,但我们难道就不为自己“摄入了omega-3脂肪酸”感到庆贺吗?最近有个朋友告诉我,由于“大脑辟谷”的帮助,他从一段短期抑郁症的发作中恢复了过来:自然睡眠、长途散步、以及大量的绿色蔬菜。它不是“百忧解”,但它们的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通过外部的生理措施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阿道司·赫胥黎(AldousHuxley)在小说《美丽新世界》中创造了一种“理想的开心药”,使人们再也不用体会不必要的情绪,而是可以生活在一种永久的幸福之中。我们都知道,赫胥黎的这一著作是著名的反乌托邦作品。但是,正如米歇尔·侯埃勒贝克(MichelHouellebecq)的小说《原子化》(Atomized)中的角色所说:“每个人都说《美丽新世界》是一场极权主义的噩梦……但这是伪善的胡说八道。美丽新世界正是我们心目中的天堂。”从某种意义上说,美丽新世界就是现代这种逻辑的完美终点。此时,反思和内省被彻底地抛弃,以换取完美精确的生理干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心理学三大鼻祖(精选6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