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主要观点(精选29句)

2023-09-04 08:15:08

黑格尔主要观点

1、他认为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现象虽不可数计,无限杂多。但它们有个统一基础,这就是意志。

2、关于将Reflexion理解和表达为映射的说明

3、(以上节选自《黑格尔哲学讲演录》导论,小标题为小编所加)

4、“世界是我的意志,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

5、正是这种真理性,由此出现作为自知的、作为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绝对东西,从而以自身为对象那样的概念。这就是以主观形式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客观的绝对真理性。普遍性的特殊化。

6、了的”存在。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前面较低的概念就是“自在的”较高概念,而较高的概念则是“自为的”较低概念。存在是同一个东西的“自在”,而本质则是它的“自为”。存在是本质的内容和现象,本质是存在的真理。从存在到概念的发展就是同一个东西由“自在”到“自为”的发展,是由非真理性到真理性、由不真实到真实、由直观多样性到多样性统由表面现象到深刻本质的过程。黑格尔关于概念由“自在”到“自为”发展过程的叙述以唯心主义歪曲的形式表达了包括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性,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因素。

7、  黑格尔的全部美学思想都是从一个中心思想生发出来的。这就是他的美的定义:

8、《黑格尔全集第10卷:纽伦堡高级中学教程和讲话(1808-1816)》

9、因此,我们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从康德的哲学出发的,同时又扬弃后者,发展了后者的理性思维,建立了庞大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10、黑格尔《逻辑学》“有论”的“有—无—变”部分译文及相关解读

11、黑格尔在批判康德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纯理性的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体系是彻底的辩证唯心主义体系,它有两个特点:第纯思辨的理性体系这种纯思辨的体系,就是以理性概念为本原的体系。它以绝对概念为出发点,以绝对精神为归宿点,整个哲学体系就是概念运动的体系。

12、对黑格尔兴趣的复兴主要指向《精神现象学》⑦,其次是黑格尔的早期论文。绝大多数传统的知识分子——天主教徒、马克思主义者、存在主义者、现象学者和学院哲学家——都在阅读和讨论黑格尔,沉浸在一种与既有的思想格调迥异的思想体系之中。对《精神现象学》的不同吸收尤其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分歧的出发点。有人认为,阅读黑格尔可以消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长期存在的矛盾并开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向。对传入法国的黑格尔思想的研究为一种新的知识综合的最终形成拉开了序幕。将《精神现象学》介绍给广大受众,展示这一文本里的力量和见识的任务落到了两个人的肩上:亚历山大·科耶夫(AlexandreKojève)——一个苏联的流亡者,和让·依波利特(JeanHyppolite)。这两位哲学家各自翻译黑格尔,讲授黑格尔,并出版关于《精神现象学》的长篇评论,以一种崭新的思考和领会世界的方式启迪公众。黑格尔的复兴激起了法国思想界的剧烈震荡与重组,后来法国思想中的很多重要成就都直接或间接源于此。科耶夫和依波利特对《精神现象学》的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复兴、萨特的存在主义,甚或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的知识资源。⑧

13、其次,哲学与时代的结合就是揭示和把握蕴含其中时代精神。所谓哲学与现实的联系和结合,不是要用实证的事例去应验哲学的原理,也不是要把哲学作为先验的原则去规划和改造那粗糙的现实,而是要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去发现和把捉那统摄一切的时代精神,从而为人们指明历史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让自在自发的精神提升到自由自觉的高度。(黑格尔主要观点)。

14、自然界是无意识的感性客观存在,人类的艺术是模仿神明所造的自然,它经由心灵产生,于是它的存在便获得一种符合自身本性的显现。神性只存在于无意识的外在事物中。

15、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

16、“只要我们一直是纯直观地行事,那么,一切都是清晰的、固定的和明确的。我们既已确信直观是一切证据的最高源泉,只有直接或间接以直观为依据才有绝对真理”。

17、在黑格尔看来,回到自然环境中教育学生,意味着“把人从日常一般生活中抽出”,其实,不仅不可能使人与世隔绝,而且现实社会中的精神不管多么微弱,也会吹拂偏僻的地方。何况,每个人“只有成为良好的公民,才能获得自己的权利”

18、形式的缺陷源于内容的缺陷,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表现理念。不是用思维和纯粹心灵性的形式表现。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的协调统一。

19、  黑格尔的这种理性与感性统一说在美学史上是带有进步性的。西方美学自从一七五○年鲍姆嘉通创立Aesthetik(美学)这门科学的称号起,经过康德、许莱格尔、叔本华、尼采以至于柏格森和克罗齐,都由一个一线相承的中心思想统治着,这就是美只关感性的看法。美学的名称Aesthetik这一词的原义就是研究感觉的学问,是与逻辑对立的;这就是说,美只在感性形象上,美的享受只是感官的享受。这种思想发展到最后,就成为克罗齐的直觉说。在这个潮流之中,黑格尔可以说是一个中流砥柱,他把理性提到艺术中的首要地位。他说得很明确:

20、《黑格尔全集第17卷:讲演手稿I(1816-1831)》

21、但是,我们看到,通常把称为客观性的存在作为据斥形而上学的理由。由于客观性与自在性的关系在哲学史上是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所以,客观性的迷误是形成所有问题的主要原因。把客观性---排除主观的自在性的纯客观性作为实在,是一切形而上学的基础,客观性的唯一标志---形式,使形而上学成为可能。当一切反形而上学开始的时候,只是企图改变客观性或主观性的形式,所以,反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

22、“意志这个词儿,好像一道符咒似的要为我们揭露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最内在本质”。

23、他把这部分称之为“实践的哲学”,而以前的部分叫做“理论的哲学”,他认为:

24、“道德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很高的修养。但在我们这里,法律的制定以及公民法律的体系之中即包含有道德的本质规定,所以道德既表现并发挥在法律的领域里,道德并不是单纯地独立自在的东西;但在中国人那里,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的规定,所以中国人既没有我们所谓的法律,也没有我们所谓的道德。但当中国人如此重视的义务得到实践时,这种义务的实践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内心的情感,不是主观的自由。”

25、只折磨自己是单相思,只折磨别人是虐待狂,既折磨别人更折磨自己是爱情。

26、早在“黑格尔主义”炙手可热之际,柏林大学教授贝内克(1797-1854)仅仅由于所著《道德的物理学纲要》(1822)一书,被教育行政当局视为从经验而不从绝对者引申出道德的谬论而撤职,后来虽复职,又因黑格尔学派教授的干涉,被剥夺担任正式教授的资格。其实,就连持实证科学取向的赫尔巴特和贝内克,也没有割断同思辨哲学的因缘:“赫尔巴特和贝内克的教育学”(与其说是教育学),“不如说是对他们的心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补充。”(6)更有甚者,后来还有纳托普旗帜鲜明的思辨哲学的教育学问世。19世纪末,思辨哲学一度重新抬头。就连一些远非接受思辨哲学原理的人,如冯特(1832-1920)、约德尔(1848-1914),也表现出对思辨哲学的高度重视,这在较前的时候是少有的不仅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与美国还兴起了新黑格尔主义。也正是在这种时候,早被打入冷宫的罗森克兰茨的《作为系统的教育学》一书,在罗森克兰茨逝世15年之后,被美国女学者布雷克特(1836-1911)从故纸堆中捡了出来,译成英文,更名《教育哲学》,列入美国新黑格尔主义者哈里斯(1836-1909)主编的纽约“万国教育丛书”,于1894年出版,成为第一本题为“教育哲学”的著作。

27、第一个特点是他的能动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它最突出的特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是一种能动性思想,也就是他在《精神现象学》导言里讲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实体理解为主体。实体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一个实在的东西,主体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这个东西的能动性。在黑格尔看来,如果一个东西真的是实体的话,那么它就是主体,实体只不过是主体的能动性的一种表现而已。宇宙的实体是能动的,万物都是能动的,从这个角度看待宇宙、万物和世界,就产生出一种能动的辩证法思想。这种辩证法强调“自己运动”的能动性,不要用静态的永恒不变的眼光看待万物,当你用这种眼光去看它时,它就会表现出一种自己运动的能动性,它就会使你失望或大吃一惊。自己运动的能动性体现出对自由意志的强调,特别是对人的自由意志的强调。当然在黑格尔那里,自由意志不一定采取个人的自由意志的形式,也可能采取上帝的自由意志或者万物潜在的自由意志的形式,采取概念的能动性这样一种表现方式。所以它是一种自由的哲学,也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哲学。真正的自由就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否定的意思就是说不愿意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要改变自己,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永恒的不安息”。他经常用的比喻是“火”,这可以说是一种“火的哲学”。西方哲学都有这个传统,喜欢用火、光明、太阳来做比喻。火的哲学体现了一种自我燃烧、自由的自我否定,同时烧向外部世界,灵魂的自由像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能动性的特点,黑格尔哲学主要就是突出能动性的作用。

28、①分别于1809年9月29日、1810年9月14日、1811年9月2日、1813年9月2日、1815年8月30日发表学年年终讲演。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鼓励的名言名句有哪些(精选7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