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赏析(精选75句)

2023-09-13 15:43:41

论语十二章赏析

1、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2、•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 “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的德行学问的人。这里用二义。(论语十二章赏析)。

5、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6、“浮云”聚散无常,瞬间即逝,指不义得来的富贵极为短暂;云在天上,高不可及,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与己无关,用不着汲汲而求之;喻不义得来的富贵无足轻重。孔子在这里用比喻表明了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

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①有北面复匈奴之志(桓宽《盐铁论?本议》)

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0、孔子面对周式微衰,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做入世拯救的事业,正是在此过程中,他建立了他的仁学体系。他试图通过他的“仁”学,培养一批有道德修养、人文情怀的君子为国家与社会带来文明与秩序。

11、这一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知之”只是一般的了解,“好之”则会有更大的热情拟投入,“乐之”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所成就。

12、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4、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5、文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16、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7、注释:笃:忠实,坚守。     仁:仁德。  

18、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19、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21、✦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22、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23、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           ”。

24、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25、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26、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寓意: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这则讲了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

28、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9、文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

30、(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有所创新,就可以当老师了。”

31、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32、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3、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3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5、5以“仁”的精神,贯彻于政治生活的过程当中,就是要做到尊五美、屏四恶。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这些是对君子从政的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要求,是以“中和”为原则,融道德与政治为一体,混修己与治人为一团,是其后儒家修齐治平的先导,对中国士人政治思维影响既深且巨。

36、(赏析)对这句话的理解,大可指文化,小可指修身,还可指文学、艺术等等。比如用来谈表演,“质胜文则野”如同演小品,“文胜质则史”如同看春晚,“文质彬彬”那是看歌剧了。

37、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的追求,这样即使生活清苦也会自得其乐。

3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3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40、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4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42、“乐”在这里并非音乐的意思,而是礼乐!礼乐是外在的,而仁是内在的。孔子身处乱世,面临贵族旧制的瓦解,社会阶层激烈变化,而文化方面也是圣贤不明、百家齐放。因此他力图复兴礼乐,希望挽回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然而,他同时也认识到,所谓礼乐,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而内在的仁才是真正的人性核心和文化的根本。礼乐追根溯底也是发自人心的内在情感,对孔子来说,礼乐的真正意义就是正人心、塑造完美的人性心理。所以,失去了仁这个内在核心,礼乐就不成其礼乐,而只省下一个无用的空壳了。这样的礼乐绝不是孔子所努力复兴和弘扬的礼乐。

43、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           ,           ,           。

44、(3)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45、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6、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

4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8、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书下注释,理解其意思。

4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0、○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51、孔子语录,是由丁往道精选《论语》中一百则,分为“论仁”、“论礼”、“论孝悌”、“论政”、“论知行”、“论教与学”等十二个主题,将孔子对道德、教育、修身、齐家、治国的看法和他的崇高理想系统地表现出来。

52、因此,在理解时,要有“动态人生”的观点。就是把“君子”视为“立志或努力成为”君子的人,小人则是“无心或放弃成为”君子的人。只有这样理解,才可进而主张:君子若是懈怠,可能沦为小人。小人若是上进,可能改头换面。如此一来,孔子的教育工作才有实质的作用与效果可言。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其行事时不按义、不按该与不该。而按有利没利,利多利少。小人受物所转。君子行事因为按“义以为质”,所以能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处有,可处无”“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正由于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所以能够“泰而不骄”“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差别,都源于行事时这一点用心的不同,而君子小人立分。

5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56、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57、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58、释义: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59、✦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惑: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从心所欲:顺从意愿。✦逾矩 jǔ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60、参考答案:见“译文”和“简析”。注意不要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割裂开来,言之成理即可。

61、•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62、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6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64、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65、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66、寓意:时光匆匆易逝,应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6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68、(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9、在《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

7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71、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73、在商品经济社会,会出现金钱至上的思想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面对金钱、财富,我们要“义”字当头。合于“义”的“利”可取,不义之财,虽贫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行义以达其利,通过做“义”之事,获得利益。

74、(翻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行加在别人身上。”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冷门诗句(精选3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